張建仁
在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和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中小學財務工作更加復雜,工作量更大,財務管理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對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各中小學普遍存在著財務人員能力需求意識薄弱,財務人員年齡結構老化,職稱、專業水平、收入水平偏低,無證上崗現象較為普遍,以及內控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以致于財務人員不能很好地履行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更談不上對學校的發展戰略提供財務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控制好本單位的財務風險。從而形成了經濟責任審計發現問題較多,學校領導對財務工作不滿意。而財務人員又對本職工作不滿意、不認同,沒有歸屬感,怨聲載道,換崗頻繁,強烈要求離崗現象普遍。
今年上半年,我們對全縣的中小學財務人員的年齡、會計身份、任職資格、工作量、福利待遇、對本職工作的認可度等方面進行了摸底分析,另外通過走訪學校、人員訪談等形式更加全面了解學校財務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從而提出了加強我縣中小學財務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以期能在新形勢下更好發揮財務工作的作用,降低學校財務風險。
一、縉云縣中小學財務隊伍基本情況
2016年上半年,我縣中小學有普通高中3所,職業高中3所,初中10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44 所(其中教學點3個),幼兒園 8 所,在教育局核算中心建有賬套的單位73個。本次對中小學財務隊伍調查就是針對全縣中小學 87位財務人員展開。
1.按性別和年齡結構劃分:男性為 27 人,占總人數31%;女性為 60人,占總人數69%;30歲以下的為 17人,占總人數19.5%;31—40歲的為 27人,占總人數31%;41—50歲的為24人,占總人數的27.6%;50歲以上的為 19人,占總人數的21.8%。
2.按有無無會計證劃分:有會計上崗證的為 65人,占總人數74.7%;沒有會計上崗證的為 22人,占總人數的25.3%。
3.按專業技術職稱劃分:具有助理會計師的為 12人,占總人數的13.8%;具有中級會計師的為 7人,占總人數的8%;具有高級會計師的為0人,占總人數的0%;有其他專業職稱和無職稱人員為 68人,占總人數的78.2%。
4.按有無兼課與兼職劃分:無兼課、兼職的為50人,占總人數的57.5%;有兼課無兼職的為 31人,占總人數的35.6%;有兼職無兼課的為4人,占總人數的4.6%;有兼課有兼職的為 2人,占總人數的2.3%。
5.按對本職工作是否滿意劃分:愿意的為 71人,占總人數的81.6%;不愿意的要求轉崗的為 16 人,占總人數的18.4%。
二、中小學財務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中小學校長財務意識薄弱與財務人員價值訴求之間的矛盾
從這幾年教育內部審計中發現,學校領導平時只重視教學工作和安全工作,往往忽視了對財務工作的管理。他們認為財務工作就是報報銷、傳遞一下票據,沒什么技術含量,特別是成立了核算中心后,這種思想更加嚴重。于是,就把平時教不好書的、年齡偏大的人員安排在財務崗位。這樣財務人員的工作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財務人員不能把好財務關,專項資金不重視,不清理,固定資產不去理,年度終了往來款不清,會計資料不健全,學校財務管理狀況相當混亂。
(二)中小學財務管理的要求與財務人員自身素質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中小學財務管理工作與國家財政管理制度的結合更加緊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要求更高,學校財務人員不但要管好經費收支,還要加強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健全財務風險防控機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為學校領導的財務決策當好參謀。但是目前絕大部分的中小學財務人員自身專業素養還達不到這個要求,甚至有的連財務報表都看不懂,公用經費還有多少可以使用也是一頭霧水,造成有的學校到期末經費嚴重短缺。
(三)財務工作的連續性要求與財務人員頻繁離崗之間矛盾
財務工作是一項持續性強、細致復雜、勞動強度大的工作,加之它有自身的專業理論體系,很多非財務專業出身的人員干財務工作就覺得特別辛苦,他們一有機會就脫離崗位不干了,加上人員調動等各方面原因,財務人員變動頻繁,有的學校甚至一年一換。造成學校票據、資產、債權債務交接不清,學校內部財務管理混亂。
(四)財務管理工作日益精細復雜與財務人員待遇低下之間的矛盾
現在中小學財務人員不但要做好結報、打印憑證、打印報表、裝訂會計資料等日常事務外,還要做好年初預算、年終決算、經費追加、指標核對等工作。平時申報的東西也多了不少,如社保經費申報、個人所得稅早報、勞動工資統計申報、服務業統計申報、節能減排統計等等。大部分財務人員還兼食堂賬務管理、資產管理、工資管理、崗位設置管理等工作??梢哉f每一次人員的調整、工資的調整都牽動著財務人員的神經,他們不但要做好相關表格,還要跑相關的單位審批。現在財務人員的工作其精細復雜程度與十年前是絕不可同論了。但是,在學??冃ЧべY分配中,我縣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財務人員還拿不到全校教師獎勵性工資的平均數,在平均數以上的也是靠兼課或兼職超工作量得來的。
三、中小學財務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以上種種問題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學校領導在認識上存在誤區。有些領導認為抓財務管理就是捆自己的手腳,認真堅持財務制度就沒法辦事了。二是學校任用或聘用財務人員不嚴肅。不少學校任用財務人員不是根據業務水平能力和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而是考慮關系的遠近、是否聽話服從等等。三是財務人員自身綜合素質跟不上形勢的需要。財務人員缺少培訓,對國家的新政策學習不夠。對教育業務、學校工作不太熟悉,缺少從教育、教學角度出發來思考、統籌安排財務工作的能力。四是激勵機制不配套。學校獎勵措施幾乎都是傾向于教學一線教師,作為學校中較為重要的崗位財務人員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評優評先靠邊,績效工資靠后。
四、加強中小學財務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觀念,充分認識財務工作的重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毙iL是學校的法人代表,當然要對學校財務上的錯誤和過失負第一責任。所以,學校財務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校長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認識到財務人員和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讓財務人員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教育局等上級機關在組織財務政策培訓時,也讓校長或分管校長參與培訓,共同提高財務政策理論水平。
(二)加強學習,健全財務人員培訓機制
財務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政策性強的工作,這項工作本身要求財務人員持證上崗。作為財務人員應該加強財務知識的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業務水平。教育局和學校領導要鼓勵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財務人員參加培訓學習,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業務培訓要制度化、經?;?。擴大培訓對象范圍,受訓者不僅僅是財務人員(包括基本賬、食堂賬、基建賬、工會賬的出納和會計),校長、分管財務副校長、總務主任、政府采購操作人員、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都需要培訓,要使財務政策信息溝通流暢、傳轉有力、貫徹到位。把財務人員業務培訓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把財務培訓與教師96學時培訓結合起來。
(三)加強管理,建立財務隊伍管理的配套機制
為了確保財務人員的相對穩定,維護財務工作的連續性,要逐步建立健全財務隊伍管理的配套機制。當前,中小學人員編制基本上是按教學人員來核算,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將中小學財務人員獨立定編、獨立招考,將財務人員從教師編制中分離出來。為中小學財務隊伍補充新鮮血液,優化財務隊伍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在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中,學校主要考量教師的工作量、教學業績等因素,而財務工作存在很多隱性的工作量,業績和貢獻很難度量,因而有不少的學校財務人員就是按最普通的后勤人員來考量,他們稱自己承擔的工作量和責任與收入是極不匹配的。這樣不公平的待遇勢必挫傷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此,應該把財務人員從教師的考核體系中分離出來,有條件的可實現同系統同職業之間進行比較考量,這樣才具有科學生。另外,財務人員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輪崗,使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避免一人長期一崗工作而出現舞弊現象,起到有效監督作用,捍衛了學校利益,保護了財會人員。
(四)保護權益,完善獎勵和評價體系
財務人員依法行使工作職權要得到學校領導的充分支持和尊重。要避免出現對財務人員堅持原則、反映情況進行刁難、阻撓,甚至打擊、報復等行為。對財務人員業務提升學習、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方面在經費上給予適當傾斜。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校長要關心財務人員的工作、學習、生活,在學校工作安排中,應充分考慮到當前財務工作的難度與量度,盡量不再讓財務人員兼課,讓他們有時間有精力做好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把財務人員放在適當的管理崗位,讓財務人員享受學校中層領導的待遇,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系數。教育局也要在本系統范圍內進行評優、評先等考量,給予業務精良、工作積極的財務人員以精神與物質鼓勵。當然,財務人員也要加強政治學習,堅守職業道德底線,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在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的同時,大力支持和營造從業財務人員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良好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