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給高職院教學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院校都在大力開展資源庫建設,《港口輸送機械與集裝箱機械》作為我院的一個重點建設專業中的一門核心課程,也根據形勢的變化,需要建設資源庫。本文結合其它課程的建設經驗,提出了自己的建設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 資源庫 共享共建
【基金項目】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港口輸送機械與集裝箱機械》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編號HYYJ20140036)。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54-02
1.研究背景
2014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開展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014年度項目申請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精神,要求各高職院校,通過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推動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擴展教與學的手段與范圍,帶動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我院正處于內涵建設提升階段,需要全體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狀況,抓住當前資源庫建設的契機,打造出具有我院特色的教學資源庫,增強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為形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港口物流設備與自動化控制專業在國家骨干高職院建設過程中列為我院的4個重點建設專業,建設成果,有目共睹,大部分的專業核心課程都借此機會積累了豐富教學資源,例如:《港口起重機械》、《內燃機構造與原理》、《港口機械液壓與液力傳動》、《港口電氣技術》等,但是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港口輸送機械與集裝箱機械》這門課程,盡管也獲得了部分教學資源,但限于精力有限,建設重點沒有放在這門課上,形成的教學成果很有限。
2.建設思路
鑒于上述情況,迫切需要打造屬于自身的資源庫,以便大家共同學習進步。本專業在國內外開設的都很少,因此,很少或基本沒有同類型的資源庫可供參考。盡管內容上沒有先例,但是形式上,各資源庫總體上差不多,可供借鑒,這為本資源庫的建設可以提供較好的建設思路。
2.1明確指導思想
資源庫建設應該堅持輔教輔學、服務社會、功能完善的建設理念。把資源庫建設成為智能化、開放性學習平臺,吸引教師、學生、社會學習者更多使用,滿足“終身性、全民性、泛在性、靈活性”的學習型社會要求。
2.2確定建設思路和方法
本課程資源庫建設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的原則,一切的知識點都必須落實到為實踐服務的原則,走訪南通港各企業,充分調研,吸收各專家學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建設制定涵蓋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教材、教案、多媒體課件、習題、試卷、教師授課視頻、說課視頻、問題反饋模塊等。資源庫能夠根據當前的最新的生產實踐活動,動態的更新上述內容,滿足學習者能夠學習到最新的知識。
建設初期,我們首先查閱國內外關于資源庫建設的相關資料,比較它們的異同,了解它們在建設過程的優缺點,利用主流的理論對他們的建設思想進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建設思路,研究分析適合“港口輸送機械與集裝箱機械”的資源庫建設模式,以便指導下一步的建設工作。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走訪南通本地的一些港口企業,了解它們當前應用的一些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做到心中有數。建設完成后,要聽取行業專家、優秀教師、學生、學者的一些反饋意見,分析存在的問題,后期對資源庫做相應的改進。
2.3合理安排師資
資源庫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單個教師必定勢單力薄,即使完成,質量也不會很高。因此,本課程的資源庫建設首先要組成一個建設團隊,成員主要應包含教學能力突出的主講教師、理論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顧問、現場經驗獨到的企業技術骨干、熟練的網站建設維護人員等。并且還要考慮到建設人員的年齡要以中青年為主,這樣他們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以上任務。
2.4重視專家和學員的反饋意見
一個好的資源庫絕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盡善盡美的,必須在使用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漸為大多數學習人員所接受。而在建設中少了這些人的參入,可想而知,資源庫的吸引力會很不夠的。所以,在整個建設過程中以及在建成后的使用過程中,要不斷的聽取廣大的專家、學員的意見,動態的對資源庫做出相應的調整,只有大家都滿意,大家都方便,資源庫才會發揮它的功能。
3.建設內容
3.1平臺建設
《港口輸送機械與集裝箱機械》資源庫是在學院校園網網絡平臺上建設的,將平臺放在校園網上可以節約建設經費,同時方便廣大在校師生的教學活動,提高資源庫的利用效率。
3.2課程資源庫中心
課程資源庫中心是資源庫的核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①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部分介紹了本課程的性質,相關教學文件,技術標準,教學方法等。
②課程實施條件
課程實施條件部分將介紹本課程的教學團隊成員以及各自的教學特長,給出部分授課視頻,方便學習者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本部分的內容還對教學實驗實訓條件做了介紹,以便學習者能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性的學習,此外,還對教材和參考文獻給出了說明,方便學習者查閱。
③電子教材和課程課件
本部分將為學習者提供電子教材和課程課件的在線閱讀功能,方便學習者在線查閱和學習。
④教學視頻
這部分內容包含三部分內容。一是主講教師的說課視頻和授課視頻;二是技能訓練、實驗實訓的微課視頻;三是現場生產視頻。
⑤教學圖片
這部分包含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教學圖片和一些現場生產的圖片,方便學習。
⑥在線測驗
這部分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習題及多套試卷并附有參考答案,方便自學者檢驗自學效果。
⑦在線答疑
針對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疑問,可以通過資源庫中的留言板塊留言,教師定期去給學生答疑,實現網上交流。
3.3資源庫管理
通過資源庫管理模塊可以實時的實現資源的上傳、更新、刪除等操作,從而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資源庫的內容。定期向學生發放學習問卷,征求行業專家的意見,形成對資源庫內容及形式的調整方案。并配有專門教師,對資源庫進行維護,實現資源庫的動態更新。
4.結語
資源庫建設將為社會學習者提供資源和服務,增強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能力,為形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提供條件和保障。建設好資源庫,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責任重大。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表現資源的優勢,杜絕“書本搬家”式的資源建設。
②內容應該是當前或即將應用的生產技術、工藝,而不能是淘汰掉的東西。
③一定要共享共建,動態發展,保持資源庫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葛圣彥.高職院校課程資源庫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南通航院海上貨物運輸課程為例,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
[2]范育軍.論高職高專航海類專業精品課程建設[J].航海教育研究,2008,(1):45-47.
作者簡介:
程小平,男,漢族,籍貫:湖北廣水。生于:1982年9月10日,武漢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職稱:講師,大學本科,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港口物流設備的設計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