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外貿企業對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已經不能滿足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本文以我校電商學院的外語教學為例,針對跨境電商外語人才的需求,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為我國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持和保障。
【關鍵詞】跨境電商 外語能力 外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111-01
引言
隨著跨境電商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商人才的外語能力凸顯出來,學習和掌握電子商務外語知識,對那些正在從事或即將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人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高校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外語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本文以我校電商學院的外語教學為例,針對跨境電商外語人才的需求,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為我國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電子商務專業建設中英語教學模塊的課程設置
本院結合跨境電商人才應具備的各項能力素質,對外語教學模塊進行了合理的課程設置,外語教學貫穿整個四年課程教學,采取“EGP+ESP”外語教學模式,具體設置如下:
(一)《大學英語》(EGP)
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 《大學英語》課程。EGP,即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也就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公共英語。旨在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打好英語基礎,為以后的行業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簡稱ESP)的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商務英語》(ESP)
大學二年級學生開設了兩個學期的《商務英語》課程。 學生每周上2節商務英語課,學習商務英語基礎知識和國際貿易常識,拓展國際商務專業知識,以便提高電子商務操作能力。
(三)《外貿英語函電》(ESP)
大學三年級學生上學期開設《商務英語函電》。圍繞進出口業務流程,學習就國際商務活動中建立業務關系、詢價復盤、確認、訂貨、支付、包裝、裝運、保險、投訴和索賠等環節中的商務英語信函的撰寫,為電子商務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四)《電子商務英語》(ESP)
大學三年級下學期開設《電子商務英語》。學生在掌握一定的電子商務知識和商務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電子商務英語,用英語介紹部分典型的B2B、B2C、C2C網站。學習電子商務專業英語詞匯,加強英語對話訓練,以提高學生與國外買家進行在線溝通的能力。
(五)《職場英語》(ESP)
大學四年級學生結合自身的職業、興趣、英語程度以及銷售產品,學習職場英語會話和職業英語詞匯,提高工作場合使用英語的能力,具有明確的針對性。本階段以網絡教學與自學為主,教師及時加以指導。
(六)小語種選修課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小語種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例如,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本院開設了小語種選修課,加強對掌握小語種的電商人才的培養。
二、應用型英語教學團隊的組建
(一)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
圍繞企業崗位要求和能力需求進行教學內容優化和課程整合,創新教學方法,采取團隊合作式授課,突出任務驅動、項目教學,倡導自主式、合作研討式學習,形成具有推廣示范價值的應用型課程教學文件。
(二)掌握行業知識,提高教師自身實踐能力
要求英語教師學習跨學科知識。除了基礎英語教學以外,能勝任行業英語的教學,熟悉進出口業務操作的整個流程,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熟悉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了解典型電子商務英語網站的操作程序,學習電子商務英語網站的專有詞匯,有的放矢,培養精通英語的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提高教師社會服務能力
加大師資培訓力度,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每年選派教師到企業中去,掛職鍛煉,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這是英語教師快速、有效提高應用型教師素質的途徑。
(四)通過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擴大團隊外延
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有助于團隊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系,為教學走向社會拓展空間。組建一個由學科背景與行業背景、專職與兼職、學術理論深厚與實踐經驗豐富等各類教學人員組成的團隊,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提高團隊整體的教學創新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結語
隨著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迎來的跨越式發展前景,我們只有組建應用型外語家教學團隊,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制定出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開設切實可行的教學課程,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優秀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從而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作者簡介:
嚴紅仙(1967-),女, 漢族,浙江東陽人,講師。研究方向: 電子商務外語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