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園
[摘要]當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全球信息資源網絡化,經濟發展模式越來越多元化,涌現出大批的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已成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這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會計的環境,對傳統的會計實務中收入的確認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對電子商務企業的收入確認應當始終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收入時間確認要以權利已經形成或義務已經發生為標準,充分考慮控制權和履約義務的完成進度,不得提前或延后確認收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會計確認與計量原則需要有所變革,但是對此我國目前缺少統一的會計核算準則,這對電商企業的持續發展可能存在著制約,這需要加快相關準則的出臺,規范電商企業的收入核算。
[關鍵詞]電子商務企業;會計;收入;核算
財務信息是否能夠被真實完整地披露對利益相關者的決策影響很大,這意味著,恰當的核算企業收入十分必要,恰當地核算企業收入需首先滿足可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四個基本前提,其次是恰當把握收入的確認時點和計量金額。目前,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電商企業數目大量增加,對電商企業收入核算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一、電子商務模式對傳統會計的影響
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傳統的會計收入準則存在很多局限性。(1)電子商務交易周期的不確定性對會計分期假設提出了挑戰。(2)電子商務模式下交易通過互聯網來完成,這使得會計主體變得多樣,界限模糊,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3)電子商務中虛擬貨幣交易的出現對傳統的貨幣計量假設進行了挑戰。f4)由于存在創新銷售模式,電子商務企業在銷售商品時對商品的主要風險和報酬的轉移的判斷存在困難。(5)電子交易形式的出現使會計核算資料可以通過企業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來實時反映,進一步形成了自動化、無紙化、數字化、信息傳遞迅速的環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對于電子商務企業收入核算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一定層面上的探析,他們以電子商務活動為會計對象,以貨幣單位為計量單位,通過會計方法和網絡技術對企業的電商活動進行監督和核算,但是并沒有統一的結論。
二、電子商務會計的確認原則及計量屬性
(一)確認原則——權責發生制
在電子商務企業確認收入時,應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相比于收付實現制原則更可靠、更公允、更準確,更好地反映一個會計期間的盈利情況,為投資者提供更為可靠的財務數據,從而準確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因而也更被信息使用者所接受。投資者進行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回報,因此投資者在投資決策時非常關注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這就要求收入確認時要堅持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以應收應付作為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準,與貨幣資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無關,這就使得收入能夠得到及時的確認,及時地反映了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從而更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及時地反映了受托管理者的履約情況。此外,權責發生制原則是國際核心原則,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應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
(二)計量屬性——貨幣計量
虛擬貨幣支付雖然對貨幣計量假設提出了挑戰,但是消費者購買虛擬貨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享有企業提供的服務或商品,可將虛擬貨幣按恰當的比例折算成真實貨幣,若存在虛擬貨幣與真實貨幣比例不確定的情況,也可根據歷史經驗估計出一個恰當的比例,如此看來,虛擬貨幣支付本質上是貨幣支付的拓展和延伸,其最終實質仍然是真實貨幣計量。
三、電子商務企業的收入核算
對于電子商務企業收入的核算,本文主要從收入確認條件、收入確認時點、收入確認金額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收入確認條件
企業銷售商品時,需在下列條件同時滿足時才可確認為收入:(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控制;(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4)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5)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但是在電子商務企業中,往往難以同時滿足以上五個條件,首先,在電子交易平臺下,買方通過平臺付款后,賣方發出貨物,買方在收到貨物后確認收貨以完成銷售過程,在賣方發出貨物之后到買方確認收貨之前,交易尚未完成,商品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實際上尚未完全轉移。其次,在買方驗收確認收貨之前,賣方實際上對發出的貨物仍保留了繼續管理權,賣方對商品的控制權也并未喪失。再次,由于電子商務的虛擬性,電商企業一般都會承諾買方在收到貨物后7天內非人為損壞無條件退貨,買方是否退貨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相關的經濟利益不一定流入企業、收入的金額以及相關的成本不能夠可靠地計量。
在2014年5月新出臺的IFRSl5新收入準則的收入確認條件中,IFRSl5十分強調控制權,并把其作為收入確認的唯一標準,只有對一項資產形成了控制,才能利用該項資產并可直接使用該項資產以獲取持續收益,同時該控制權具有排他性,有效地保證了企業獲得潛在的現金流入。
(二)確認時間和方法
在IFRSl5新收入準則的收入確認時點中,IFRSl5主要根據履約義務的完成情況來確定相關收入確認時點。
所以對于有形商品,在收入確認時,可根據歷史經驗或可比公司的經驗來確定退貨的概率,在發出商品時將估計不會發生退貨的部分確認收入,估計可能發生退貨的部分確認為一項負債。對于數字化商品銷售,由于其不具有實物形態,所以其控制權的轉移和有形商品的控制權轉移存在不同,可在對數字產品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時直接確認收入。如:銷售點券(游戲點卡和話費充值卡等),雖然最終的服務還沒有發生,但這類點券一經銷售,一般情況下不會被退回。如果消費者放棄使用未使用部分的消費點券,未使用部分的款項也不能退回。因此,此類收入應在出售點券時即可確認為當期收入。對于捆綁銷售,應將取得的價款按照所售商品的公允價值比例進行分配,相關成本同樣按照公允價值比例分配,若無公允價值,可按照生產成本比例進行分配。
對于提供電子商務平臺供第三方銷售商品或勞務,則可視同委托代銷收取手續費的方式確認收入,或者視為服務費收入。對于提供勞務確認收入時也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但是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交易的完工進度能夠可靠地確定;交易中已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該確認中更加注重“交易的進度”的判斷。而其他收入(如使用費)的確認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與交易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與收入相關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三)確認金額
在IFRSl5新收入準則的收入金額的認定中,IFRSl5通過把成交價格按比例分配至履約義務,然后根據其完成進度來確定收入金額。銷售自有商品給買家,應以收入全額為收入確認金額。提供電子商務平臺賺取差價或手續費,應以差價或手續費部分為核算對象,確認為收入。銷售數字化商品,其收入核算對象應當確認為銷售商品的收入,金額為收入的全額。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對電子商務企業的收入確認應當始終堅持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收入時間確認要以權利已經形成或義務已經發生為標準,充分考慮控制權和履約義務的完成進度,不得提前或延后確認收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會計確認與計量原則需要有所變革,但是對此我國目前缺少統一的會計核算準則,這對電商企業的持續發展可能存在著制約,這需要加快相關準則的出臺,規范電商企業的收入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