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余玲 周禎
[提要] 以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為研究對象,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求各級評價指標的權重,通過建立熵權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以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為例進行實證分析,為企業(yè)進一步提升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提供有益的決策依據。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模糊綜合評價
基金項目:綿陽市科技廳資助項目(MYS2014YB17)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13日
引言
目前,國內外學者在物流能力定義、物流能力評價指標構成要素和物流能力評價方法等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研究。對物流能力的定義馬士華作了較為全面的研究,他認為物流能力是指某個特定的物流系統(tǒng),從接受客戶需求、訂單處理、貨物分揀、運輸直到交付給客戶的全部過程中,該物流系統(tǒng)在響應速度、成本控制、訂單完成準時性及訂單交付的可靠性等方面的綜合反映;Fawcett認為,能力是指使企業(yè)獲得出色的績效并維持在競爭者中的競爭優(yōu)勢的本領、品質、組織方法和技能,包括響應時間、客戶服務和訂單循環(huán)時間等企業(yè)績效和過程。對物流能力評價指標構成要素和評價方法的研究,Morash在研究物流能力、供應鏈戰(zhàn)略和企業(yè)績效間的關系時,認為物流能力包括客戶服務能力、質量、信息、配送柔性和物流速度等要素;李曉萍從支撐能力、配送能力和服務能力3個方面構建物流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了灰色評價和層次評價法對第三方物流企業(yè)的物流服務能力進行綜合評價;郭梅、趙秀麗在研究供應鏈物流能力績效評價時,采用供應物流能力、生產物流能力、分銷物流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物流協(xié)調運作能力幾個要素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使用AHP和熵權結合法確定指標權重,用標桿管理法對供應鏈物流能力評價結果進行分析;薛朝改、杜瑞莉從基礎服務能力、柔性服務能力、信息服務能力和增值服務能力4個方面構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yè)服務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構建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運用熵權模糊綜合評價法,并結合四川省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福建郝佳物流公司實際情況,進行實證分析,以便為第三方物流公司進一步提升物流能力提供有利的途徑。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保證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評價質量的前提。根據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的具體內容,遵循指標體系建立的全面、客觀、科學、可操作的原則,最終構建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項一級指標和14項二級指標,具體的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表1)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一)熵權計算模型設計。采用熵權法對主觀賦權的結果進行客觀處理,再通過各個指標間的內在聯(lián)系,計算下級指標相對于上級指標的權重大小,進行主觀判斷與客觀計算結合,確定的權重則更具可信度。
(三)評價結果分析。由以上熵權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可知,福建郝佳物流公司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綜合評價得分為36.806,根據評語集準則,該公司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屬于較弱水平。分析熵權法所確定的一、二級指標權重可知,在一級指標中,柔性配送、配送低成本和生產力所占比重較大,支撐能力所占比重較小;在二級指標中,配送時間柔性、供應鏈連續(xù)性、運作標準化等指標所占比重較大,而選址柔性、產品替代、運作簡化等指標所占比重較小,所以要提升物流配送網絡的運行能力,須重點增加對一、二級指標中所占權重較大的指標的投入和建設,同時也不能忽視對權重較小的指標的建設。
此外,評價過程中專家對二級指標的打分普遍較低,可以反映出福建郝佳物流公司在物流配送網絡構建上還不夠完善。因此,本文建議福建郝佳物流公司對二級指標予以重視,優(yōu)先注重配送時間柔性、供應鏈連續(xù)性、運作標準化等方面的發(fā)展,以進一步提升物流配送網絡運行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馬士華,孟慶鑫.供應鏈物流能力的研究現狀發(fā)展趨勢[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5.3.
[2]Fawcett S,Clinton S.Enhancing logistic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a triad perspective[J].Transporta-tion Journal(Fall),1997.18.
[3]李曉萍,劉美璐.基于灰色層次的物流服務能力評價[J].物流技術,2014.33.
[4]郭梅,趙秀麗.基于模糊熵的供應鏈物流能力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J].商業(yè)時代,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