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姣+王雅潔+楊冰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形成了現代化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迎來了智能時代,這就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應急處理能力、快速反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诤A康氖称钒踩珨祿?,食品安全管理已經由以往的人工、分段、重懲罰等事后監管方式向事先與事中監管轉變,整個監管體系實現全方位的覆蓋,這種變革的背后需要智能監管機制的支撐。
關鍵詞食品安全;新媒體;監管模式;智能時代
很長一段時期,食品經營企業多為中小企業,在生產環節與監管難度上有著很大的難度,總體上“多、小、散、亂、差”。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食品企業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就導致一些食品企業不得挑戰安全生產底線,以至于各種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嚴重危害,公眾也對很多食品企業失去信任,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也因此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勢。
2015年10月1日,我國正式實施新版《食品安全法》。新法以“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作為準則,構建起食品質量追溯體系,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質量追溯制度,各種信息資源得以共享。在信息時代下,人們的思想與觀念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各種科技水平也不斷提高,監管機制方面的各項技術手段創新力度不斷加強,逐步構建起新的監管模式。在各種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下,食品安全電子監管系統的建設速度加快,安全監管大數據已經初見端倪,提高企業的食品安全意識,打造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精細化的大數據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實現社會監管與政府監管的結合,實現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全面監控。在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了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的主要源頭。新媒體的迅速出現,為食品安全監管的工作提供了更為時效、快捷的通道。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曾提出“互聯網+”計劃,大力提升全國信息化水平,實現各行各業與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的融合,使得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有效開拓市場。他指出了推動社會變革不僅僅是互聯網,還有無所不在的數據和計算。如今,食品安全工作步入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時期,迎來了智能發展時代。
1食品行業實現智能生產,從實體營銷轉向網絡營銷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運用到了食品企業的生產流程中,使食品生產實現了智能化,銷售方式也從傳統的營銷模式轉向電子商務營銷,食品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得以提升。作為食品安全的責任主體,食品企業應積極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將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不斷地滲透到企業的食品生產體系中,進一步健全安全的生產體系。如進貨渠道、材料保質期、庫房出貨等各項信息的管理工作,可以從數據庫中及時獲取這些信息,促使整個食品生產更為集約化,這就極大地改變了傳統食品信息平臺的封閉狀況,消費者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直接獲得商品信息并進行購買,銷售方式也由單一的傳統模式向著系統模式轉變,線上與線下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了與消費者的互動,食品企業的發展也逐漸向著更深、更高的程度發展。
新媒體時代,食品企業打造出了食品安全產業的全方位體系,以食品的信譽和質量贏得市場,在行業合作中也可以細化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對安全生產風險進行嚴格防范,構建起比較穩固的供銷網絡,實現強強聯合。
2信息化監管新模式的推行,實現了向快捷、精準、高效轉變
新媒體時代,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化監管可以將責任區域網格化,能夠細化到各級部門,在食品安全的監管責任與定期巡查上,可以與網絡技術有效結合。此外,通過對網絡管理系統模塊進行遠程授權,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借助平臺下達各項任務。監管人員也可以借助各種移動設備或者電腦對巡查過程中出現的數據和問題,進行信息化的歸檔,自動產生電子標簽,從而有力地確保了食品質量安全的源頭,這樣一來商家可以輕松建立臺賬,相關監管部門也可以更方便地展開工作。
各種互聯網技術,如無線網絡、移動終端等技術,能夠實現精準定位,從而有利于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移動執法。監管人員只需要通過搜索就能夠查詢企業的主體信息,準確地定位,可以有效地防范一些不法企業主體進入食品市場,通過對違法企業的信息取證,可以在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傳入到系統內,借助移動終端隨時來查閱這些信息,實現動態監測,能夠追溯到食品企業的源頭信息,并且能夠及時協調與解決,從而使得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加科學化與高效化。與此同時,不斷完善企業安全信用系統,還能夠促使各項監督制度落實到位,及時淘汰失信企業,提高守信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3新媒體時代,食品安全監管實現社會共治
新媒體時代,公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正規渠道獲得食品企業相關的安全信息,食品監管部門對失信企業會予以嚴查,無形中對食品企業形成了約束力。在無所不在的互聯網時代,監管工作人員應加大相關知識與法規的宣傳與教育工作,及時在平臺上發布有關信息,使得消費者能夠參與到互動過程中,從而進一步強化對食品安全隱患防治。同時,有力抵制網絡對食品安全的謠言傳播,減少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恐慌,避免因為網絡謠言對食品企業以及行業造成的名譽傷害和損失。
食品安全進入智能時代,集中體現在公眾對于食品安全的知情權得到了保障,公眾借助知情權、監督權與參與權對食品安全進行了解,其可以借助多種方式來對失信企業加以檢舉。公眾還可以掃描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查看食品安全信息,能夠實現明白消費、放心消費,同時還可以參與對食品安全的監督。遇到不合格食品,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QQ等形式,將文字、視頻、圖片等資料上傳至監管平臺上,對失信企業加以舉報或投訴。相關監管部門也會及時公布失信企業,并對公眾的舉報情況進行處理,及時解決各種問題,給消費者以答復。
4結論
“到2020年,建立完善以國家級檢驗檢測機構為龍頭,省級檢驗檢測機構為骨干,市、縣級檢驗檢測機構為基礎,科學、公正、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充分發揮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作用,使檢驗檢測能力基本滿足食品藥品監管和產業發展需要?!痹摗吨笇б庖姟窞槲覈乘帣z驗檢測確立了總體目標??偠灾谛旅襟w時代,我國的食品安全工作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由此可見,我國的食品安全工作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監管在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方面將發揮巨大作用,其大數據將對我國有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使得風險評估與應急模式更為科學,有力的避免了食品安全風險,為中國的食品安全撐起了一道強大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