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鳳祥
摘要:數學教學過程是以數學學習為目的實踐活動,因此應當把探索意識的培養放在首位。探究式教學是引導學生學習好數學的根本,學生的探究意識可以被培養,利用有效的途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數學學習。本文主要探討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中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相應的指導價值。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
一、目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1、探究的內容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實施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法,就是通過教師或者是教材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自己掌握知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與周圍的同學進行討論,從而掌握所學到的知識。但是,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很多同學都認為數學很枯燥,導致學不進去數學,無法為初中學習數學課程打好基礎,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就會沒有動力,不愿意與周圍的同學交流,或者是學生干脆聊其他感興趣的東西了,使得學習效率低下,沒有真正的發揮出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法的價值。
2、教學過程過于自由散漫。自新課改之后,很多教師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的學習過于自主,任由學生自由討論,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的培養。但實際上,這種放任不管的行為只會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散漫,沒有真正的學習自己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也可以說,這是在浪費時間,這種探究式教學策略基本上不能夠取得任何的成效。
二、探究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程中的應用對策
1、帶領學生創造情境思考。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可以帶領學生創造一個情境。由于小學生比起成人來更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可以讓其在情境中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探索意識,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去學習。比如說,可以以故事的方法進行引入今天的課題,老師可以做動態的PPT吸引學生的注意。或者直接播放視頻來引起學生注意。
2、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要教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可以在上一堂課的基礎上作為鋪墊引入,這樣的話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學習。比如說“圓的認識”這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準備好一張白紙和一個實物圓,在新的學習內容引入的時候讓學生自己通過用實物圓在白紙上畫一畫,再剪一剪,親手得到一個圓,然后在開始后續的步驟,上課時讓利用卡片,在沒有工具的幫助下尋找圓的中心。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探究的趣味,并且通過自己的實驗,能夠發現把圓多次對折之后的交叉點就是中心點。在這個標準上,再讓學生進一步開始探究。得出“圓心”這一結論。使用這種方式來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開發,無論結果正不正確,都有著很大的意義。
3、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和嘗試。好動是小學生的主要特點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要緊緊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對事物進行大膽嘗試,自己動手動腦去解決一些問題,從而更好的進行探究式教學。比如說在課堂上給學生分發卡紙,然后讓學生剪出這節課要上的內容的形狀,比如說圓柱,就可以先讓學生剪出一個長方形,然后引入這一概念,再讓學生去動手測量,然后學生就會利用長方形進行思考,得出結論,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和探索的過程中得到答案,而且這樣的方法學生往往記憶更加深刻。又如在學習單位這一課程時,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千克、克、厘米、米等的概念,應該鼓勵學生去通過實踐來認識。比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尋重量為1千克的物品,感受它的重量。老師還可以以包裝的食用鹽為例子(一般一袋為500克),引導學生在了解重量的同時認識單位“g”,并了解兩袋鹽是1千克,即500g+500g=1kg。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特定單位的大概重量,還能讓學生知道不同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一舉多得。
4、轉變位置,讓老師從領導者變成引導者。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角色,很多學生都認為教師是高高在上的,教師說的話都是正確的所以聽從是不會錯的,但是同時教師也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在課堂上,教師應該轉換自己的角色,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并發表自己的想法,讓課堂成為師生交流的殿堂。有句話說的好“有一種思想,你也有一種想法,我們交換一下就有兩種思想”。只有在這不太有用的思想下,不斷的進行溝通與交流,才能更好的得到新的知識,讓學生進步。這就代表著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都應該有良好好的溝通與交流,不能只讓教師進行填鴨式的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生以小組進行分別,每一組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并且排除一個代表來發表自己的想法,然后每組進行交流,最后由教師來進行總體的評價,當然教師不能說孰對孰錯而是懷著肯定的態度對待每一種經過討論得到的觀點,教師可以最后說一下自己的觀點,也可以讓同學們進行點評,分析。這樣教師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上帝,而是與大家共同進步的伙伴,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們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思考,才會有更多的創新的想法和思維,獲取更多意想不到的知識。
5、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觀念是緊抓學生的成績,但是這種教學理念是應該被摒棄的。教師們應該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教師的教學基本都是啟蒙式的,只有在一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續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要將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價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要表揚那些善于思考,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要對學生的想法表示尊重,要積極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引導,激發他們對于學習學術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能夠靈活的使用多種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理念,讓學生能夠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為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起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其想象力,這樣才能讓教學更加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袁愛均.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以小學高年級幾何知識教學為例[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14.
[2] 王麗燕.小學高年級科學課自主探究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3] 蔣勁松.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5,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