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好”問題驅動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P9)一文指出,創新意識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新增加的一個核心概念,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有探究價值的“好”問題,激發學生創新的動機;讓有應用價值的“好”問題,引發學生創新的思考;讓有開放性的“好”問題,促使學生創新的表達。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嘗試,用學過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在“問題”中萌發創新意識。
《原型 經驗 應用——數學生活化教學的三個關鍵詞》(P33)一文提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需要教學同生活中的實例聯系起來,將課堂所講的知識融入生活中,并適時引入生活素材,為數學教學服務。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巧用生活原型,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并通過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可以有效建構學生的數學知識。
《小習題 大命題——教材習題試題化改編引領教學改進的策略及思考》(P47)一文指出,通過評價改革引領教師教學行為改進是有效路徑之一。教師把教材習題作試題化改編,可以有效達成學生的培養目標,提升學生學力水平。通過教師調查問卷的分析并結合區域教學改革實際,可以提煉出以下三點行之有效的策略:1.將檢測知識技能向考察過程理解轉換,讓學生經歷完整學習過程;2.保留教材習題原型或蹤影,引導學生建立關聯理解;3.實施項目制命題改革,幫助學生整體構建認知實踐證明,以教材習題試題化改編引領教學改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