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霞
摘要: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本文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做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培養;方法探討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素質問題愈來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提高學生個體素質的需要,也是優化社會文化素質的需要。因此,我們在進行兒童智力開發活動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兒童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愉快地進行學習的情緒
兒童心理的發展,是在他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地溝通師生間的情感,創造適合兒童健康發展的和諧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成長。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并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善于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托,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例如我班崔海波,由于父母的離異,原本活波可愛的孩子,變得冷漠、孤僻,不愿和同學交流。在家里也常常躲在陰暗的屋子,抱著媽媽的照片哭泣。我了解到這些情況,找崔海波談心,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抱抱他,只有8歲的孩子對我說:“老師能不能讓我媽回來,我很想她。”我答應孩子一定讓媽媽常來看他。從那時起,媽媽常來看他,常常打電話跟他交流。平時我在學習上多鼓勵,給了他更多信任和認可,漸漸地他變了,愿意和同學玩了,笑容常常掛在臉上了,學習也有了自信和興趣。看到孩子的轉變,我由衷地為他高興。
二、培養學生堅定的自信和強烈的進取精神
自信心是進取精神的支柱,是有無獨立學習、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礎,是開拓型人才必備的心理素質。小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求知欲高、好奇心強,我們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特長,挖掘他們的潛能,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求知需要,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或幫助學生做出成績,讓每個兒童都有成功的體驗,以推動他們不斷進步。
三、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
意志是人在行動中自覺克服困難,以達到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完成各種學習任務的基本保證。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不僅是智力活動的過程,而且是人們自覺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的意志過程。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與挫折,意志薄弱的人一旦遇到困難與挫折就會畏縮不前、半途而廢,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教會學生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培養大膽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顯得十分重要。我們班個別成績差的學生意志薄弱,遇到困難缺乏信心,“躲著走”,以致于困難越來越多,自暴自棄,不求上進。蘇軾云:“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笨梢姡瑘詮姷囊庵臼峭ㄏ虺晒χ返谋WC。要提高學習效果,必須培養學生完成任務的自覺性、排除干擾的自制性、處理問題的果斷性、貫徹始終的堅持性等意志品質。
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使我認識到,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首先要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去想某一個問題或去干某一件事情,并且要有持久性。如寫字課,是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和意志的最好時機。在指導學生寫字時,用欣賞的眼光巡視,輕輕說聲,字寫的有進步,字寫得真漂亮,伸出拇指表示贊賞,把字寫得好的拿到大屏幕上展示,無不使學生產生快感,,他們真是樂此不疲。
其次,要逐步鍛煉學生能夠接受失敗、鼓起勇氣再干的心理素質。教師可經常向學生講述一些名人的成長歷程,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無論哪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曾留下過無數次失敗的記錄和辛酸的淚水,使學生明白失敗與挫折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要鼓起勇氣戰勝它。
四、培養學生自我控制及善于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和善于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是學生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素質,特別是在人類社會進入高科技時代的今天,人與人的友善相處與親密合作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應從小培養兒童的群體意識,使他們樂群、友善,了解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助人。教師除了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互學互助的教育外,還可根據每個年齡段、每個兒童的特點,鼓勵他們參加學校及社會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如各種智力競賽、體育比賽、以及少先隊活動等,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能自覺調節支配自己的行為,有較強的忍耐力,不任性。
總之,要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我們必須加快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把學生培養成為人格完善的未來公民,以良好的心理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