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東
【摘 要】生本教育作為郭思樂教授提出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它是一種以生命為本,以學習主體為核心,更加強調學生對課堂的利用效率以及教師對課堂教育的設計,更追求一種務實性。而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也在發生變化,生本教育更適應教育改革下素質教育中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兼顧差異化發展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認,無論是哪一種學科的教學,包括語文在內,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都存在過于死板和枯燥的問題。簡單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從中真正體會語文的魅力所在,而且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本課堂
生本教育更加注重每一個階段學生的自主參與能力,無論是從語言還是思維上,都能夠最大限度地進行創造。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沒有很強的自制能力,想要更好地發揮每一位學生的特質,需要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成為有效的建設者。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帶動學生的主動意識,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和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生本課堂,也成為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 創建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前提,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在小學的階段學習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深入教學。既然說生本教育是對學習主體的學的有效應用,興趣就是打開學生學習能力的一扇門。比如在進行《最大的“書”》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大的書是哪一本,這里的“書”為什么加引號,這里所說的最大的書到底是實體的書本,還是有什么特殊的意義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充分帶動起來,當然學生自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學生自己存在的問題相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 教師應該開展分組教學
素質教育雖然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但不能抹掉個人的差異化存在,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有所不同的,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也會略有差異。想要讓學生的思想火花得到最大化的碰撞,同時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自身接受范圍之內的知識儲備,分組教學在生本課堂中將發揮巨大效用。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不能夠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時候,小組就要充分代替教師的角色,把每一位學生都帶入到語文學習當中去。比如說進行《兩小兒辯日》的教學時候,文章中存在很多人物,如果只是教師簡單地教,學生的感悟能力不是很深,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將課文中人物與學生產生聯系,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更深層次地理解教學內容。
三、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建立自信
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教學,教學主體都是學生,教師應該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不應該擔心學生的年齡層次不一樣,在低年齡階段應該一字一句地教學。教師更多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不是一個教學干預者。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前的預習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己進行資料搜集,課堂中將自身存在的疑惑進行討論,課后也可以根據教師布置的作業,或是學生自己對教學內容的延伸,小組之間、師生之間進行探討,讓學生從小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
四、 在情景教學中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研究者,特別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求更加強烈。所以說,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比如在進行《太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觀察每天太陽的運作規律,聯想太陽與月亮以及星系中其他星系的關系等。在課堂上,教師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利用有關太陽的紀錄片,將學生放到一個無限大的宇宙中去感受太陽的相關知識。當學生對此產生好奇,產生吸引的時候,他們自己就會主動地想要獲取更多知識,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最大限度地掌握有關太陽的知識。
總之,生本課堂的教學是有別于過去死板沉悶的教學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是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是一個可以無限放大學生的可塑性,將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氛圍也應該是輕松、活躍、積極、主動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無論是小學語文還是其他任何學科教學,都會更有效率,更有質量。生本課堂上,知識是在無形中輸送到學生的認知體系當中的,不僅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喧賓奪主,給學生最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學生也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是課堂的主體,課堂學習應該是自己的事情,不只是教師的事情,從而讓每一次的課堂教學實現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茅寧燕.例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本課堂”的構建[J].生活教育,2014(17).
[2] 陳莉亞.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5(34).
[3] 王春燕.小學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 [J].新課程學習(下),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