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華
【摘要】將游戲與數學知識相結合,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如何將數學游戲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地結合?本文通過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提出了數學游戲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數學游戲 小學數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A-0108-01
小學數學教學是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單調乏味,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游戲教學法,則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寬松的學習氛圍,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要真正有效地將數學游戲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一、利用數學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但他們都喜歡玩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一些新穎有趣的數學游戲來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活躍課堂的氣氛,教師在課前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游戲導入新課教學:“同學們,現在教師先隨機選出10名同學并將他們分成5個小組和老師做游戲。游戲規則是這樣的:老師手里有一些數字卡片,每一張卡片上都有不同的數字。然后將這些數字卡片平均分給5個小組,這5個小組的其中一個同學在這些卡片中隨機抽取一張,請小組的另一位成員讀出卡片上的數字,并說出這個數字前后的兩個數字。哪個小組同學答對了,老師就獎勵他們一個小星星。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在規定的時間內哪個小組得到的小星星最多。其他同學也要集中注意力聽,看到有答得不對的地方請指出來。”教師剛剛講完游戲規則,學生們就爭先恐后地進入了游戲活動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使數學課堂不再枯燥無味,提高了課堂參與度,進而提高了數學學習的效率。
二、利用數學游戲,增強學生的數感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對學生今后進行數量單位之間的換算以及在具體的生活中把握數的大小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如果能將數學知識與數學游戲有機結合起來,則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數感。
在教學《克與千克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克”與“千克”的概念,理解“克”與“千克”的內涵,教師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數學游戲。首先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來猜一猜是1千克棉花重還是1千克鐵重呢?”學生的答案不統一,有的說1千克鐵重,有的說一樣重。此時,教師又說:“既然大家的意見不統一,我們就通過動手操作來驗證。現在老師將大家分成三組,每個小組都有一桿秤、若干鐵、若干棉花。游戲規則是:首先每個小組稱出100克的棉花和100克的鐵,放在手中感受一下,100克棉花和100克鐵哪個重。然后,每個小組再稱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鐵,將其放在手上,閉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最后,請同學們上講臺來掂一掂老師準備的這些冰糖和水果的重量,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感受最準確。”教師剛剛講完,學生就開始行動了,忙得不亦樂乎。
本案例教師先利用一個貼近生活的問題激起學生心中的疑問,然后設計一個實踐性較強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尋找答案。通過這個有趣的數學游戲,學生們感受到了100克與1千克之間的差異,體驗了1千克物體的重量,增強了數感。
三、利用數學游戲,鞏固學生的知識運用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題海戰術,機械地讓學生訓練、鞏固和提高,導致學生討厭學習數學。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在復習鞏固階段,教師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通過數學游戲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
在復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教師這樣展開教學:講臺上有三組卡片,每張卡片上有一道數學計算題,旁邊有一個籃子,籃子里面是標有數字的小球。游戲規則:每個小組派出一個同學到講臺上抽取一張卡片,計算出這道數學題的結果,并在旁邊的小框里選取標有正確答案的小球。然后,該生將標有數字的小球交給另一個同學,此時,這個同學首先要檢查前一個同學運算的結果對不對,如果對繼續游戲,如果不對則到講臺上換取正確的小球,然后繼續游戲。游戲結束時,看哪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收集的小球又多又準確,得分最高的小組將獲得獎勵。
本案例教師將加減法知識的復習運用與數學游戲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鞏固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