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聰
[提要] 全面“營改增”使得增值稅實現貨物與服務業全覆蓋,打通稅收抵扣鏈條并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由此對企業的財稅管理提出較高要求。鑒于此,本文通過分析“營改增”對財務管理和稅收管理方面的影響,研究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路橋施工企業;影響;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1月25日
新稅制改革下路橋施工企業的納稅主體、納稅地點、計稅方式、適用稅率、發票管理、稅負、會計核算等方面發生較大變化,勢必促使企業財稅管理轉型,促使其對工程實施、材料供應商、總包、分包等方面加強管理。增值稅的實施將使路橋施工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也形成一種利益制約,路橋施工企業需要充分了解試點過渡政策的相關規定及“營改增”實施細則,關注稅制改革對本公司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的納稅影響,做好相應的財稅管理及應對措施。
一、“營改增”對路橋施工企業的影響
“營改增”對路橋施工企業的優化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可促進企業積極更新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加大信息化管理投入以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營改增”規范了發票管理亦可制約掛靠、非法轉包等不當競爭行為,促進路橋施工企業有序競爭。但是路橋施工企業項目分散、施工期較長等原因也使得項目現金流入與流出時間無法匹配,人工成本、工程材料、施工機械費等進項抵扣結構不同等,也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稅負及財務管理。
(一)稅負的影響。從理論上說“營改增”為結構性減稅,其稅負高低取決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及進項稅抵扣金額的大小。路橋工程項目增加的進項稅額能夠降低企業的稅負水平,但實際上日常操作中企業稅負水平不降反升,究其產生的原因如下:一是因為路橋施工企業項目比較零散且多地處偏僻地區,使得無法完全選擇正規的供應商即擁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在實際操作中購買材料存在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普通發票或無發票的情況,導致稅負不降反升;二是人工成本在路橋施工企業項目成本中的占比較大,通常人工成本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即無法抵扣進項稅亦導致稅負增加,即“營改增”后的增值稅按稅率11%交納,在無進項稅款抵扣的情況下交納的增值稅遠高于稅改前按3%交納的營業稅;三是2016年5月1日起購買的固定資產可以抵扣,而對于此前的固定資產則不給予抵扣,這對于經營期較長且大型設備配置齊全的路橋施工企業而言也增加了稅負。
(二)會計核算的難度增加。“營改增”后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及賬務處理的復雜性,由之前涉及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和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兩個科目擴展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待扣進項稅、進項稅、銷項稅)及未交增值稅等科目。此前營業稅為價內稅,現在增值稅為價外稅,對一般納稅人而言,需對于新、舊項目分別核算、計稅,會計核算變得較為復雜且處理難度增加。
(三)財務管理難度加大。一是資金管理難度加大。路橋施工企業所收的工程款是按合同所確認的工程量結算,而財務通常按完工百分比確認收入與成本,可能確認收入時未收到工程款或未收到足額的工程款導致企業資金壓力增加;路橋施工企業的工程產品主要是用水泥、鋼材、砂等經人工和機械加工而成,因項目周期長且施工地點多數較為分散、偏僻,材料供應商在信用付款期限的優惠也比較有限造成資金投入較大。而人員工資如果延期支付也會導致人員流動大、用工緊缺的情況發生,需確保及時兌付;二是發票管理難度加大。“營改增”涉及本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對發票規范性的要求,且增值稅發票視同現金管理,也需增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動態管控(簽收制),實時掌握稅負的動態變化;三是稅務管理難度加大。營改前的施工方與中標方不一致時,通常以收入交納營業稅,“營改增”后,要求“票、貨、款”三流一致,否則進項稅額不給予抵扣。此外,當銷售發票的實際提供方與服務方不一致時存在被認定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且面臨刑事責任的法律風險。
二、路橋施工企業“營改增”后的應對措施
(一)完善會計核算體系。一是路橋施工企業需根據新會計準則及稅制變化,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會計核算流程,及時調整會計科目設置,準確核算增值稅應納稅額;二是全面評估稅制變化對收入、成本、費用及利潤等核算帶來的影響及變化,為管理層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規范企業經營方式。“營改增”前普遍存在的中標方與施工隊相分離的經營模式已然不適用當前的稅制改革,企業需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及快速實現管理轉型,通過將掛靠經營方式改變為按總包方式將工程分包給有資質的分包單位,方能與稅改并軌。對于無法解除且繼續履行掛靠方式的合同項目需進行有效監督與管理,實施統一采購、統一簽訂合同以確保真實業務發生,杜絕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帶來的經營風險。
(三)提前進行工程造價測算。路橋施工企業需要積極適應稅制改革對工程造價產生的影響,應對新、老項目的供應商進行全面核查(納稅人資格、稅率、所提供的發票),評估實施增值稅后對項目成本的影響。在工程造價原定額的基礎上,重新按稅率情況進行價稅分離測算,重新編制內部定額并修改施工預算,調整產品定價及計價模式并將稅負變化合理地轉移到工程造價中,以降低稅改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四)發票管理精細化。一是根據企業的工程項目計劃及開票計劃,重點收集各項目所對應的供應商納稅資格、適用稅率、增值稅納稅人的納稅狀態、取得發票情況(能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等與進項稅抵扣相關的資料。根據供應商的相關情況梳理合同條款,將開具發票種類及取得發票的時間在合同中列示明,對公司開票情況及取得購進發票進行統計以便籌劃當期的應交增值稅;二是對于收取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做好發票簽收工作,設立進項發票臺賬(涵蓋收票日期、發票號碼、發票日期、經辦人等),對于專用發票需實時關注180天的有效認證期,避免超期未認證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三是對企業開具的專用發票需建立管理臺賬,將增值稅發票視同現金管理并實行發票簽收制度,加強工程款催收工作以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在臺賬中備注工程款的動態回籠情況。
(五)事前稅收籌劃。2016年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其過渡期執行的規定是新項目新政策即按增值稅處理、老項目老政策則可采用簡易征收、年應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為一般納稅人(稅率11%)及小規模納稅人和簡易征收率為3%。企業應充分了解及靈活運用稅收政策進行稅負規劃:一是一般納稅人資格。(1)老項目采用簡易征收率3%。(2)5月1日起新項目稅率11%,企業應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上游供應商(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物料及砂石、混凝土等),購進時進項稅額度可以抵扣;發揮集中采購的優勢爭取一定期限的信用付款即賒購(賒購期為1~3個月),結賬方式為月結或季結;在簽訂合同時,需列明賒銷期以及發票種類應為增值稅專用發票。(3)工程款按合同及進度結算,結算貨款前需核實材料購進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取得?如未取得,最遲應在當月末取得進項發票并進行發票認證,確保當月稅負維持在合理的區間。倘若因工程未拖欠而導致無法按合同規定付款,需及時修訂或補充協議,修改付款條款。(4)設備租賃。多數路橋公司除了將勞務分包給勞務公司以外,還向勞務公司租賃管架、模板等機具設備,有形動產租賃的增值稅率為17%,如果租賃業為小規模納稅人(稅率3%)則進項稅額抵扣必然減少,導致稅負上升。因此,公司應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租賃公司,其可提供17%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抵扣。(5)2016年5月1號起取得的固定資產可分2年進行抵扣,第1年和第2年分別抵扣60%及40%,但對于施工現場搭建的臨時建筑物的進項稅不適用上述分2年抵扣的規定。(6)財稅2016(36號)規定“貸款利息不得抵扣進項”,因此公司在簽訂工程合同時,需考慮將融資成本合理計入造價預算。二是小規模納稅人資格。新、老項目稅率均為3%,發票種類為增值稅普通發票或普通發票,購進時進項稅額度不能抵扣。
三、結語
全面“營改增”實現貨物與服務業全覆蓋,打通了稅收抵扣鏈條并促進產業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由于“營改增”是結構性減稅,稅負的高低取決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及進項稅抵扣金額的大小,因此對路橋公司的財稅管理提出較高要求,公司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財、稅政策并靈活應用,做好事前的稅負籌劃工作,方能與稅制改革及市場運營順利接軌。
主要參考文獻:
[1]林雪峰.建筑業“營改增”面臨的挑戰和應對[J].財務與會計,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