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高展,高丹丹
(西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
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的抑菌活性試驗
祁高展,高丹丹*
(西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甘肅蘭州 730030)
以新鮮洋蔥鱗莖為原料,采用水勻漿法制備粗提物,通過體外抑菌實驗研究其對蘋果輪紋病的抑菌作用。結果表明,不同質量濃度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均具有抑制活性,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抑制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最低有效質量濃度為3.125 mg·mL-1,當質量濃度達到50 g· mL-1時,其對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分別達到99.0%和97.5%。
洋蔥鱗莖;粗提物;蘋果輪紋病;抑菌作用
蘋果輪紋病是蘋果重要病害之一,大面積發生時,果實爛果率達到30%~50%[1]。目前,控制蘋果輪紋病主要采用化學藥劑處理,但是化學藥劑處理會造成蘋果中藥品殘留超標,對人體產生危害,不符合無公害產品生產要求[2-12]。因此,就需要一種簡單、安全的方法來防治蘋果輪紋病。
1.1 材料
供試洋蔥(Allium sativum L.)為市售新鮮白皮洋蔥,蘋果輪紋病病原物(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由西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提供,蘋果為天水產白娃娃品種,從當地農貿市場購買。
使用的儀器設備有SW-CJ-1FDSW-CJ-2FD型無菌操作臺(蘇州江東精密儀器有限公司);YX-280B+型手提式高壓滅菌鍋(北京維欣儀奧科技有限公司);YP1201N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儀器有限公司);HY-4型搖床(廣州市科訊實驗器材有限公司);HV-1000Z型臺式硬度計(上海聯爾實驗設備有限公司);MZB-85手持折光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不同質量濃度洋蔥粗提物制備
將新鮮洋蔥去皮,準確稱量20.0 g,放入研缽研磨,邊研磨邊加入200 m L無菌水,濾紙過濾,得濾清液,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00 mg·m L-1的母液,然后將母液稀釋成0、0.391、0.781、1.560、3.130、6.250、12.500和25.000 mg·m L-1的梯度溶液,剩余母液置于4℃冰箱內儲藏備用。此過程需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操作。
1.2.2 抑菌圈直徑測定
用打孔器打取孔徑為8 mm的濾紙片,滅菌,浸泡在配制好的不同質量濃度(0~25.000 mg· m L-1)的粗提物溶液中。浸泡60 min后將濾紙片取出瀝干,置于涂布好病菌的PDA培養基中央,25℃避光培養,3 d后量取抑菌圈直徑。每處理2個濾紙片,重復3次。
1.2.3 菌絲生長抑制活性測定
含粗提物培養基的制備。將PDA培養基高壓蒸汽滅菌,將配制好的(0~25.0 mg·m L-1)粗提物溶液與相同體積的培養基混合均勻,配制成含粗提物0、1.5625、3.125、6.25、12.5、25.0和50.0 mg·m L-1的培養基,倒于平板上備用。
平板菌落制備。將病原菌活化,加無菌水,配成濃度為104~105個·m L-1的菌懸液,用5 m L移液管吸取菌懸液于PDA平板上,25℃避光培養,待菌落布滿平板后使用。
抑菌活性測定。用直徑8 mm打孔器在菌落生長良好的平板上打取圓形菌片,放置在含不同質量濃度粗提物的PDA培養基中央,25℃避光培養,每皿放置1個菌片,重復3次,3 d后量取菌落擴展直徑,并計算菌絲生長抑制率。
菌絲生長抑制率/%=(對照皿菌落直徑-處理皿菌落直徑)/對照皿菌落直徑×100。
1.2.4 孢子萌發抑制活性測定
將病原菌培養產生孢子,配成400倍物鏡下每個視野20個孢子的菌懸液。用移液槍吸取60μL菌懸液,分別與同體積不同質量濃度的粗提物混合均勻。將載玻片放入培養皿中,皿底鋪有濾紙,將打好的孔徑為15 mm的PDA培養基置于載玻片上,每皿放置2片。用移液槍吸取30μL混合液于培養基上,25℃避光培養24 h后,400倍物鏡下鏡檢病原菌孢子萌發情況,計算病菌孢子萌發率和萌發抑制率。
孢子萌發率/%=(孢子萌發數/總孢子數)×100;
孢子萌發抑制率/%=(對照孢子萌發數-處理孢子萌發數)/對照孢子萌發數×100。
用DPS和Excel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 對蘋果輪紋病菌的抑菌活性
由表1可以看出,低質量濃度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抑制效果不明顯,隨著粗提物質量濃度提高,抑菌圈直徑增大,兩者之間呈正相關關系;當質量濃度大于3.125 mg·m L-1時,各處理與對照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但質量濃度為3.125和6.25 mg·m L-1的2個處理間及3.125和1.562 5 mg·m L-1的2個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

表1 不同質量濃度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的抑菌效果
2.2 對蘋果輪紋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活性
從表2可以看出,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菌絲生長具有抑制活性,并且隨著粗提物質量濃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漸增強。質量濃度為6.25 mg·m L-1的處理對菌絲生長的抑制率達到了51.6%,且處理與對照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質量濃度分別為12.5、25和50 mg·m L-1的處理對菌絲生長的抑制率分別達到了70.7%、87.6%和97.5%。但25和50 mg·m L-12個處理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表2 不同質量濃度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菌絲生長的抑制活性
2.3 對蘋果輪紋病孢子萌發的抑制活性
由表3可以看出,隨著洋蔥鱗莖粗提物質量濃度的提高,其對蘋果輪紋病菌孢子萌發的抑制活性逐漸增強。當質量濃度大于3.125 mg·m L-1時,各處理的孢子萌發抑制率分別達到了38.0%、74.5%、96.6%、98.1%和99.0%,且各處理的孢子萌發率與對照間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但1.562 5和3.125 mg·m L-12個處理間以及12.5、25和50 mg·m L-13個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

表3 不同質量濃度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孢子萌發的抑制效應
不同質量濃度的洋蔥鱗莖粗提物對病原物的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均具有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與質量濃度呈正相關關系,抑菌實驗篩選出的最低有效抑菌濃度為3.125 mg·mL-1;當濃度為50 mg· m L-1時,其對病原物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分別達到99.0%和97.5%。
利用天然植物活性物質對真菌病害的拮抗性是果蔬采后病害無害化防治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符合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理念,在這方面,相關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尚沒有成熟可靠的技術可用于生產實際,因此相關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入開展。洋蔥含有很多活性物質,其對很多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本研究為洋蔥鱗莖粗提物用于蘋果輪紋病無害化防治技術的開發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
[1] 王金政,薛曉敏,路超.我國蘋果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0(6):117-119.
[2] 翟衡,史大川,束懷瑞.我國蘋果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J].果樹學報,2007,24(3):355-360.
[3] 束懷瑞.果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10.
[4] 馮明祥.蘋果病蟲害防治研究建議[J].中國果樹,2009(3):65-67.
[5] AVATO P,MICCOLIS V,TURSI F.Agronomic evaluation and essential oil content of garlic(Allium sativum L.)ecotypes grown in southen Italy[J].Advances in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9,12(4):201-204.
[6] BARONE F E,TANSEY M R.Isolation,purification,identification,synthesis,and kinetics of activity of the anticandidal component of A llium sativum and hypothesis for its mode of action[J].Mycologia,1977,69(4):793-825.
[7] 馮長根,吳悟賢,劉霞,等.洋蔥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3,37(7):63-64.
[8] 馬緒榮,蘇德模.藥品微生物檢測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9] 王玲,張富寶.中藥大黃提取色素的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0,21(6):27-28.
[10] 吳文君.植物化學保護實驗技術導論[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123-157.
[11] 陳洪生,孔保華,刁靜靜.大蒜素提取條件的優化及其抑菌活力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7(4):87-89.
[12] LIU S H,LIU S Q,ZHANG Z K,et al.Influence of garlic continuous cropping on rhizosphere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 activities[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0,43(5):1000-1006.
(責任編輯:張才德)
S436
:A
:0528-9017(2016)12-2065-02
文獻著錄格式:祁高展,高丹丹.洋蔥鱗莖粗提物對蘋果輪紋病的抑菌活性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12):2065-2067.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1245
2016-09-18
祁高展(1981—),男,河南商丘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農產品貯藏和加工,E-mail:270995651@qq.com。
高丹丹,E-mail:1094589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