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柱
摘要:當我們深入課堂,走近學生,真正融入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時,便會有一種“誰解其中味”的感慨。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感悟;學習
下面例子是高三學生真實語文能力的一個縮影。老師布置了一篇文章,馮驥才的《苦夏》,要求認真品讀,把文章中映象深刻的句子找出來并摘錄下來并說明映象深刻的原因。設計意圖,一是借鑒大家對生活的領悟,引導學生細心體悟生活的細節——生活就是要多情善感才有滋有味;二是理解主旨體會作者由炎炎夏日所生的感悟,豐富學生對生活的思考與認識。然而在課堂上,部分同學稱沒有時間讀;部分稱讀了,但不知在說什么;還有部分摘錄了句子或段落甚至背會了,但不能很好地說明喜歡的原因,兩句話不到就結束了。預計過不了兩天馮老的文章在這部分學生腦海中統統地灰飛煙滅了。同樣我們教材里那些古今中外各路精英們的文章,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學生腦海里也都是九霄云外的事了。面對如此現實讓人不禁心生疑惑?。?/p>
一、為考試服務的流水線似的教學
事實上我們的學生都很忙,老師都很累,大家都在辛苦,但實際效果真讓人覺得有點南轅北轍、匪夷所思。其實這與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內容不無關系?;A年級的周練、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畢業年級時隔不久的模擬考試以及無數的練習試卷構成學生與老師生活的主線,學生疲于應考,老師疲于出卷、閱卷、講卷。此時的“教學真就好比車間的流水線,每一位教師幾乎都在干同一件事——鍛鑄雕琢符合標準的零件?!睂W生與老師成了俯首帖耳、謹小慎微,為答案是從的奴隸。學生的蓬勃朝氣沒了,對生活的喜怒哀樂淡漠了,為此對語文所涉及的一切文章都沒有感覺了了。考試其實就像人們關注的幸福指數一樣,如果幸福指數所涉及到的數字并不能準確反映人們的幸福程度,那么人們將很容易的被幸福了,同樣學生的考分很高,而沒有與之對應的實際能力,那么學生就扮演了能力被提高的角色。
過度的關注考試讓我們訓練出了一批善于迎合出題人意見,揣摩出題人意圖的“聰明的精神病患者或有良好適應能力的笨蛋?!倍藗冊诂F實生活中所期待的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獨立人格自由思想的優秀人才卻與我們漸行漸遠了,這種緣木求魚的游戲我們已經玩了很多年了。
二、急功近利的“教”與“學”
學生在高中,三年語文的學習,究竟要學什么,得到什么?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我們這個物質極度豐富,以中國制造而聞名的國度里,人們盡情地享受物質聞名所帶來的便利時,也正被物質所異化。語文,這一在中學生身上很好地傳承精神文明的樂園正被悄悄吞噬著??旃澴嗟纳?,浮躁的生活氛圍讓語文的教與學也坐上了高速列車,快速的朝目的地駛去,而這恰恰違背了語文學科特點的宗旨。語文歷來承載著陶冶情操的使命,是德育與美育的良好平臺,因而它是一門注重過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的學科。語文的主要載體是語言,通過書面的或口頭方式來實現其目標。葉圣陶先生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這道橋梁,讀者才會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闭Z文教學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體驗,獲取作者類似的審美經驗和語用經驗,其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應該是閱讀,在閱讀中去理解去體悟,獲得一種獨特的感受或新的認知,從而提高鑒賞與審美的能力。這便是高中語文存在的真正意義,它不是步驟與結果的羅列,而是更突出過程的豐富、充實與精彩,是真正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
在批量生產的大工業制造的時代里,我們的知識、人才都在大批量的速成著,我們向著心中想象的目標昂首挺胸地前進著,可是大到人才的培養,小到語文的學習倒更像馮驥才筆下河北省的白溝泥公雞,是精致的手工藝術品,是手工藝術者將自己的所有情致凝聚在時光里的珍品,是一切急功近利者永遠都望塵莫及的。陳玉琨教授說:“沒有成績,過不了今天,只有成績,過不了明天。”成績固然重要,但語文教師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伴隨終身的素養。
三、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立足于教師和學生的實際
很多年來教育界人士一直行進在“課改”的路上。于漪先生的“教師應把從教出發的立足點轉換到從學出發的立足點上來”,蔡澄清先生的“點撥式教學”,魏書生的“六導”教學模式,他們的理念與思想哪一個不是我們提倡與實踐的。但是如果把上課變成固定的模式:復習幾分鐘,講解幾分鐘,提問幾次等,過分的量化,教學活動只能變成機械的操作,毫無趣味與生機可言了。試想,優質的課堂,有效地教學活動如同好文章,他們都有感染力,有活力,有創見,但內容與形式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絕對不會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張春華說:“一個人的課改也許并不難,可以從模仿名家的課堂教學開始,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從一節課,一個教學方法,甚至一個教學細節開始?!庇行У亟虒W方式是立足于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學生的學情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有的老師思維縝密,思考深入,他們的課堂一定是一場思維火花碰撞的盛宴。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將會深刻感悟到思維的超能量。
也許每個語文老師都不能方方面面的恰到好處地體現語文這一學科特點所要求的那樣精彩,但如果能發揮自己的優長,展現語文的宗旨,很好地體現出語文魅力的某一側面也很好。如果學生渴求一滴水,老師雖不能傾其一片海,但也要捧上至真至純的一滴;如果學生要摘一片紅葉,老師雖不能給其整個楓林和云彩,但一定擷取最美的畫面為其展示;如果學生要一個微笑,老師定會敞開火熱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