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波
【摘要】教育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和發展的關鍵,為了順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英語教學研究是當代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內容。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是為了能夠培養高素質、高標準,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注重教師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應該創新發展新型的教學模式,重視文化導入的作用和功能。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英文電影”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途徑。
【關鍵詞】英文電影 ?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文化導入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121-02
前言: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以及跨國公司的全面發展,社會需要具備高素質英語運用能力的人才。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需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實踐的平臺,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通過大量具體的實踐表明,在英語的教學中,英文電影能夠促進文化導入的功能,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和會話的意識,從而有利于英語實力的提升,促進教學的研究成果。
一、文化導入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一)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標準
教育部頒布的新課改要求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高職高專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打好語言學習的基礎,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尤其是提高日常的會話以及處理商務活動的能力。因此,英語的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具備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理念,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避免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現文化性的失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在強調語法、詞匯、句型重要性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西方文化的指導和教學。
(二)符合語言專家的主張
語言學專家教授薩丕爾曾經提出,語言的學習不能離開文化的滲透,文化的定義就是社會經過長期的發展,遺留下來的文化和信仰的綜合,能夠決定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組織方式,因此,文化語言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價值。對文化差異的了解甚少,就會產生一定的文化差異,例如生活中常說的剪刀手V字形手勢,在我國和美國意味著勝利與和平的意思,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就代表了侮辱他人的意思。因此,在對外交流中,需要了解互相種族的文化內涵,避免觸碰對方的禁忌,造成嚴重的后果[1]。
二、基于“英文電影”視角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途徑
現代社會的英語教學更加注重以學生作為發展的主要,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英文電影的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英語內涵,娛樂性大于學習性,但是能夠很好的進行外國文化的滲透,對于學生英語的會話以及能用能力的沒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注重英語材料的選擇
高職高專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專業類型,進行英文電影材料的選擇,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選擇關于互聯網、計算機知識的電影;對于文秘知識專業的學生應該推薦關于辦公生活以及日常接待方面的電影等等[2]。
(二)注重場景的劃分
高職高專英語的教學,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職場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同時還能夠具備職場溝通的能力,根據這些職場能力的要求,教師可以針對英文電影進行場景的劃分。根據不同的職場場景,劃分不同的電影類型,準備好電影的劇本、文字和圖像,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3]。
(三)注重品德的培養
優秀的電影能夠凈化人類的心靈,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教師不僅應該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同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品德建設,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例如在講解求職的場景,教師可以選擇《當幸福來敲門》的片段,幫助學生分析主角成功求職的原因,掌握基本的面試技巧和能力,學生們能夠從電影中,發現主角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品格,對于學生人格的塑造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
總結:
綜上所述可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采取英文電影教學的模式,能夠促進學生英文會話能力以及基本的聽、讀水平,同時還能夠發揮文化導入的功能。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向學生展示積極的西方文化和精神內涵,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減少在實踐中言語性的失誤,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應該注重英文材料的選擇,注重場景的劃分以及品德的培養,促進學生的文化交流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于欣.英文電影——高職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有效途徑[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134-135.
[2]劉桂影.我國中學英語教學范式發展與變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陳桂琴.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