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卿
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2015中國四川鹽源瀘沽湖國際帆船巡回賽。 圖/新華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省委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精心謀劃和統籌實施我省各項改革,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這里,我用“三句話”作個簡要介紹。
第一句話:科學布局、全面發力。省委出臺全面深化改革《決定》和《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年)》,對“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全面布局,一手抓方案制定,一手抓任務落實,確立的256項改革事項全部啟動,目前已經完成51項,工作進度總體符合《實施規劃》要求。
第二句話:攻堅破難、次第開花。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突出問題導向,敢于“啃硬骨頭”,省委深改組和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項小組會議共審議通過了269個改革方案,120余項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在川部署的改革試點積極探索新路,簡政放權、農業農村、國資國企、科技體制、民生事業、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多點突破、亮點紛呈。
目前,四川是省本級行政審批許可事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全國最少的省份之一,眉山市等建立起“三項清單”制度,成為四川簡政放權“升級版”;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各類市場主體保持大幅度增長;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突破口,四川農業農村改革正在走出新路子,有4個市縣納入了國家第二批農村改革試驗區,有5項國家層面改革試點在四川實施;四川納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國資國企改革在推進董事會制度由虛轉實、規范國企負責人薪酬和職務消費等取得了突破;基層改革探索成果豐碩,眉山市“訴非銜接”改革、羅江縣 “村民議事會”改革被中央改革辦遴選為全國改革典型案例,人民日報第一版報道了眉山的經驗做法;系統推進黨的組織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等改革,著力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規范權力運行,形成了一大批制度性改革成果,四川良好的政治生態總體形成。
第三句話:紅利釋放、群眾受益。把握改革與發展高度融合的特點,優先推進具有基礎性、支撐性和全局帶動作用的改革,把有利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改革事項往前排,加快推進投融資、新型城鎮化、科技創新、要素價格、財稅、開放型經濟等領域的重大改革,增強了推進“兩個跨越”動力活力。2014年以來,全省經濟保持8%以上的增長速度,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國,每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0萬以上,尤其是在社保全覆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立醫院改革、分級診療制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司法便民、生育政策、污染防治等民生事業領域推出了一大批實實在在的改革措施,增強了群眾的改革獲得感。

第六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圖/新華社

眉山泡菜創新頻出。圖/新華社
我們將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突出問題導向,突出精準發力,聚焦“兩個跨越”奮斗目標,聚焦構建發展新體制,協調推進中央、省委重大改革部署落實,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一是把深化改革作為推進“十三五”發展的根本抓手。省委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通篇貫穿了改革精神,提出了改革的新部署,是改革和發展的“雙重奏”。著眼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加快推進有利于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五大發展”的重大改革,加快推進有利于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的重大改革,加快推進有利于改善民生、脫貧攻堅的重大改革,加快推進有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重大改革,為我省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作為“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抓住四川列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的重大機遇,把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雙重任務,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人才政策、院所改革、科技金融、利益分配、成果評價、成果轉化和科技管理體制等重大改革,打通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打造成德綿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三是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加快增長動力切換的重要途徑。對接中央改革新部署,從優化勞動力、土地、資本配置入手,實施供給側改革四川行動。圍繞化解過剩產能,制定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的差別化政策,加大鋼鐵、水泥、煤炭、有色金屬等產業整合力度。圍繞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推進資源品價格改革,實施減稅減費和加速折舊,深化融資體制改革。圍繞化解房地產庫存,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購房落戶的政策,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村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圍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落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政策,規范民間借貸和各類融資。此外,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支持各類投資者進入養老、教育、醫療衛生、公共交通等領域。

第五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在達州舉行。圖/新華社
四是把增強群眾獲得感作為評判改革成效的檢驗標準。著眼共享發展,抓住脫貧攻堅、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社會治理等方面的熱點,把群眾最盼望改的事情改到位,調動各方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積極性。2016年,重點推進資產扶貧創新,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投資收益扶貧、理財收益扶貧等新模式;加快建立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制,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制改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入開展分級診療等“三項醫改”試點,落實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擴大異地就醫結算醫院范圍;開展身份證異地辦理試點,全面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作者系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責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