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訪通江"/>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雷怡安
扶貧札記
——雪中訪通江
空山鄉,又下了一場大雪,當地的村民說這已是2015年入冬以來第三場雪了。房檐上、樹枝上、田地間、道路旁……整個鄉村被冰雪覆蓋,顯得更加的空靈和靜謐。
空山鄉位于通江縣北部山區, 米倉山南麓。對于這里的村民來講,瑞雪降臨意味著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在雪花飄飄灑灑間,期待著豐年。
對于來年的期盼,不僅在通江縣村民們的心里,還在整個中國大地上,人們都滿懷著期盼,期盼著打一場脫貧攻堅的大勝仗。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在四川省委十屆七次全會上,省委書記王東明提出要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10”組合拳,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位于秦巴山區的通江縣,在歷史上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首府所在地。面對9萬名貧困百姓,如何界定,如何扶貧?時值歲末年初,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國家安全廳黨委書記、廳長趙堅率領的脫貧攻堅督導組帶著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關懷,為通江的貧困群眾帶來新春的慰問和關懷。
空山鄉青龍村,全村現有貧困農戶50戶216人,貧困發生率28%,屬于2014年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
歲末年初,村民李德懷,站在自家的新房前,體會到了幸福的滋味。
李德懷身患殘疾,妻子身體也不好,面對困難,夫妻二人不愿坐等政府救濟,而是積極響應產業發展號召,種植核桃,每年靠賣核桃的錢供家庭開支。“我們就算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家支撐下去,供孩子上大學。”夫妻倆說。
縣委書記趙萬先介紹,縣政府為村民提供了小額貸款抵押,幫助他們從銀行順利貸到資金。政府還為村民貸款貼息,按照銀行利息5.8%來計算,政府貼息達到了5%,村民只用支付0.8%的利息。同時,全縣還出臺了“黑馬政策”,凡是村上考上專科、本科或是更高學歷的孩子家庭都能享受一筆資助金,這筆資助金大大緩解了貧困山區孩子上學的難題。
趙堅詳細詢問了李德懷家里的情況,并在李德懷的帶領下,參觀了新房建設。看著村民不等不靠的努力成果,趙堅滿懷熱情地鼓勵說:“大家要充滿信心,不久就會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在不遠處,就是“李先念”小學。25歲的小伙子朱俊丞是該校唯一的老師。從早晨8:30到下午4點,他要輔導學校里4名幼兒園的小朋友和4名小學2年級學生的學習。他已經堅守了一年。
當記者問他是什么原因讓他堅持在這里當老師,朱俊丞憨厚地回答道:“如果我走了,這些學生怎么辦呢?總要有老師來教他們啊。”樸實的話語說出了當代年輕人的擔當與責任。
同在空山鄉的中壩新村,記者看到新村建設已經成型。綜合文化站、電影放映室、圖書閱覽室、村民衛生站等一應俱全。一名患感冒正在衛生站輸液的村民說:“搬到這里后,生活比原來好太多了。”

兩河口鄉魯家坪村,全村現有貧困戶26戶81人,貧困發生率22.2%,是該鄉四個精準扶貧村之一。

1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國家安全廳黨委書記、廳長趙堅率脫貧攻堅督導組走訪慰問貧困村(前排左二)。圖/雷怡安

2“李先念”小學里雖然只有8個孩子一位老師,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依然濃烈。圖/雷怡安

3通江縣召開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圖/雷怡安
馬不停蹄地,脫貧攻堅督導組來到了精準扶貧另一個貧困村兩河口鄉魯家坪村,國網通江縣供電公司正在這里進行農村電網改造。快到年終了,魯家坪村還未全面通電,七八名供電工人在嚴冬中緊鑼密鼓地施工。他們說,加班加點也一定要保障村民新春用電。
來到杜朝蘭、張賢志兩位老人的家中,老人家中也正在進行電網改造。老人告訴記者,兩個女兒外出打工后,就留下老兩口獨自在深山里守著破舊的老房。趙堅在認真傾聽了老人的情況后,握著老人的手囑托他們一定要保重身體,相信黨、相信政府一定會全力使他們脫貧。趙堅一行向兩位老人送去了1000元慰問金。
如何讓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當地領導結合實際,提出不久后將修建針對留守老人的養老院,幫助老人們解決生活問題。的確,在奔小康的路上,決不能落下任何一個父老鄉親。
毛浴鄉干溪村位于通江縣東南部。全村貧困農戶43戶133人,貧困發生率25%。
曾經通往毛浴鄉干溪村的路異常難走,20多公里的山路開車顛簸將近兩個小時。這里山勢險峻、路面濕滑,泥潭碎石嚴重阻礙行路,將山里的村民和外面的世界無情地隔開。
改變發生在2015年11月,干溪村作為省國安廳、四川黨建期刊集團、中鐵二局三家單位對口聯系幫扶村,得到了三家單位捐贈的村道路硬化資金220萬元。這段路全長14.8公里,目前已全面完成路基路面整治,硬化村道路5公里、產業路1.8公里。
這段14.8公里的硬化路,對于干溪村的老百姓來說可謂打通了一條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途。一進村,有近60年黨齡的趙奶奶便激動地說:“終于把你們盼來了,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鄉的幫助。”
路修好了,干溪村脫貧奔小康的路子走得更快更踏實了。種中草藥、種核桃,村里的合作社帶動全村村民大力發展農作物產業。村上43戶建卡貧困戶加入了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聯手發展中藥材基地500畝,2015年種植黃秋葵一項就每戶增收了2000元。
要脫貧奔小康,政府財政支持、發展產業是不可缺少的兩部分。通江縣推行“政府部門、銀行、保險、駐村工作隊、龍頭企業+貧困戶”的“5+1”扶貧新模式。縣級財政設立1000萬元創業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特色產業發展獎勵資金、1500萬元小額貸款擔保資金,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擔保貼息。這些資金是當地老百姓脫貧奔小康的堅強后盾。
通江縣更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食用菌、核桃、茶園、中藥材種植,帶動了10萬余戶4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
山路漫漫,整整一天的時間穿梭在山林里和鄉村間,不覺夜幕已經降臨,天空中又飛起了雪花。在這個革命老區,傳承著紅軍先烈的精神,扶貧致富攻堅戰正如火如荼進行著……(責編: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