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上圖)馬一平《裂縫中看到的春天》

(下圖)戴衛《達摩圖》
對話
濃眉大眼,長發飄飄的一個女子,一襲藍裝遙望遠方,她在思考什么?這是第一批巴蜀畫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家何多苓的作品《肖像》。
記者:為什么您的肖像作品都是瘦削的女孩?有沒有哪幅畫是您自己特別喜歡,不舍得賣的?
何多苓:因為我是男的,所以我比較喜歡畫女的。女性代表一個很豐富的世界,我喜歡去體驗我面對的世界,而女性是這個世界里面最復雜而豐富的對象。所以女性畫起來很有意思,不管是表情、肢體、語言還是形體本身都很有挑戰性。另外我故意畫得很瘦,想表達一種比較尖銳和敏感的氣氛,瘦削的模特比較合適。
我覺得畫畫完之后就跟我沒什么關系了,展出之后它的價值和判斷就由別人來完成。沒有什么畫舍不得賣,像有的藝術家說他臨終的時候希望有一幅什么作品在旁邊放著,我沒有這種想法。
用黑白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都市美女肖像,她天生麗質,同時又冷峻時尚,還帶有幾分俠肝義膽和希臘女神式的古典美。成都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副會長米金銘《如云》系列紙本水墨人物肖像,既是繼承傳統又是批判傳統的藝術表達。
記者:一般人物肖像都是素描或者油畫,《如云系列》如此空靈生動,您怎么想到用水墨的形式來演繹?
米金銘:我在從事創作早期,主要畫版畫。當時比較年輕,會受到很多大師的影響。不可否認的是,由于這種影響太根深蒂固,我也深切體會到,要找到自己創作的感覺,是極其困難的。后來我將重點轉移到水墨畫上。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也正因為條條框框對我影響不大,我的創作反而更加自由隨心。以現代都市女性為主要表現對象的都市生活水墨畫,渾厚蒼茫的水墨沖潑效果所體現的視覺節奏和韻律,是時代精神的寫照,是勃勃生命的升華,是創造活力的展示,是一部蕩漾著青春力量、迸發著無限激情的浪漫史詩。
東方騰弘:一種獨立精神的彰顯
國人歷來愛馬,無論是秦代兵馬俑還是漢代石刻,中國美術史留下了大量無與倫比的馬的優美形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騰弘,深厚的寫實功力把西方寫實主義和東方神秘主義巧妙結合,兩匹奔騰的白馬向著《彼岸》出發。
記者:您的作品里面有那么多馬的意向,它代表什么?您為什么特別鐘情它?
東方騰弘:20世紀80年代,我乘長途汽車第二次進藏,路上看到一匹奔馳的白馬,姿態極其優雅地跟著汽車跑了幾十公里,直到跑不動才停步,望著汽車遠去。這件事令我難忘,而這匹馬讓我很感動,它的出現對我的藝術創作仿佛是一種暗示和提醒,這也是我后來畫白馬的原因之一。而且馬也與佛教頗有淵源,當年正是白馬馱著經書來到洛陽,留下了名剎白馬寺,而傳說中玄奘取經的坐騎也正是一匹白馬,這讓我堅信白馬是自己要借以表達的繪畫意象:天馬行空、獨來獨往,一種獨立精神的彰顯。(責編: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