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霞 本刊記者彭納
以文明浸潤一座城池

綿陽,李白詩歌獎頒獎現場。圖/廖世龍
建成6個全國文明城市,185個全國文明單位、2570個省級文明單位,147個全國文明村鎮、528個省級文明村鎮,129個省級文明社區。實現地級市省級文明城市全覆蓋,80%以上縣市創建成省級文明城市……
2015年12月7日,在省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解讀系列新聞發布會現場,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明仁用數據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十三五”期間,我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藍圖。
目前,我省已成功創建了成都、綿陽、廣安3個全國文明城市,將新增遂寧、瀘州、德陽、攀枝花、巴中、自貢等15個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進一步加大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力度,力爭建成6個全國文明城市。
本期文化欄目走進這些城市,看它們在創建“文明城市”方面如何發力。
2015年9月1日,持續一個月的攀枝花第十屆東區藝術節開幕。向陽村街道鋼花社區的胡大爺說,每隔一年,東區都會舉辦“社區藝術節”,喜愛文藝活動的居民和社團都會前去“捧場”,他就是“鐵桿粉絲”一個。18日,藝術節又走進瓜子坪街道。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青年路社區喜洋洋舞蹈隊自編自導的土家族舞蹈《幺妹叭一口》獲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喜洋洋舞蹈隊的創始人王元芬說:“現場觀眾給予我們的熱烈掌聲是對我們巨大的鼓舞,觀眾的熱情讓我們覺得此前的辛苦鍛煉沒有白費,看到觀眾洋溢的笑臉,所有演員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鏡頭轉向遂寧。雖已是寒冬,但船山區翰林名苑小區61歲居民范秀珍和58歲居民唐珍早早來到小區文化長廊,舞起了太極,與他們一起的十余位老人,是2015年成立的小區太極隊成員,他們每天定時活躍在文化長廊,成為小區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小區很大、環境很美,但鄰里之間幾乎不認識,少了熱乎勁兒。”范秀珍告訴記者。一天,范秀珍看到有幾位鄰居在文化長廊打太極,就上去湊熱鬧聊了幾句。“結果大家一拍即合,決定組建小區太極隊,利用小區長廊練太極。”讓范秀珍更意外的是,太極隊的成立不僅傳遞了健康的生活理念,更在潛移默化間拉近了鄰里情。
如今,翰林名苑小區共建有3條文化長廊,長廊不僅是大家的活動聚集地,長廊里“講文明樹新風”的宣傳,還傳遞著文明新風尚。現在,小區也成為了船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個示范點。“遂寧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要主動參與。”唐珍說。

(上圖)市民們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橫幅上簽字。 圖/李四海

(下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宣傳深入人心。圖/劉昌松
作為文明城市,需要一座城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讓群眾生活更加樂呵的同時,也要能夠擔負起其應有的責任。德陽在這方面可謂下了一番苦功夫。
2014年3月起,一批綿竹年畫的技師們開始探索,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年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初次嘗試時,表現現代工業氣息的畫作上色后,完全失去了綿竹年畫的味道。失望之余,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創作中。經過多次嘗試,技師們最終找到了現代和傳統的平衡點。年畫的拿手好戲,是表現農耕文化元素,技師們大膽將農耕質樸的元素運用起來,以大家熟悉的年畫娃娃形象在天安門前繡五星紅旗,體現“愛國”主題,以藍天白云下胖小子手拿鏟子鐮刀寓意“敬業”。如今,這些年畫已經出現在德陽的街角巷尾,游人感嘆:“一說起綿竹年畫,大家就想到趙公門神或者二十四孝等傳統題材,沒想到表現時代主題也很生動。”
而另一種古老技藝,則是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著中國。“5、4、3、2、1”伴隨著倒數聲,一條長40米的中國龍形燈照亮了比利時的夜空。2014底,近30組自貢彩燈走進了比利時。2015年初,燈會又走進荷蘭,中國傳統的扎燈技藝和濃濃中國風的彩燈造型給荷蘭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90年,自貢彩燈企業在新加坡辦燈會,這是自貢燈會走出國門的開始。截至目前,自貢彩燈足跡已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照亮了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如今,全球有燈會的地方,95%都與自貢有關。自貢燈會之所以能走遍全球,不僅因其保有傳統文化的精華,還因其不斷創新,燈會的制燈材料除紗燈、宮燈、走馬燈、孔明燈、河燈等外,也運用了一些特殊材料,如瓷器燈組、藥瓶燈組等。“大大小小的瓷器杯、羹、匙等制成龐大燈組,在老外面前點亮,他們都驚呆了……”燈會負責人表示。顯然,燈會已經成為自貢面向全世界展示軟實力的一張“名片”。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評判文明的標準已經不再局限于我們的房子有多大,開的車有多好,城中人的行為舉止為一座城市賦予了更多文明的意義。
以德育人是中華傳統育人觀之一,在遂寧,“身邊的好人”、道德模范、書香家庭、書香社區等評選活動在農村、社區、企業普遍開展。在身邊好人好事的感召下,市民潛移默化提升了自己的道德觀,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580”黨員志愿服務、青春關愛計劃、助殘陽光“六大志愿活動”等一批志愿服務品牌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了溫暖。全市共組建26支志愿者服務支隊,各級志愿服務組織462個,注冊志愿者達23萬人
近日,一支由交警組成的宣傳隊穿梭在瀘州的街頭,他們或向市民發放宣傳資料,或給駕駛員發放文明車貼,或對車輛亂停亂放、市民亂扔亂丟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或攙扶老人過斑馬線……共青團瀘州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秀出青春氣質”志愿服務活動開幕以來,來自各大高校、各區團委、瀘州義工等12個志愿者服務隊,近200名志愿者深入瀘州市各大公園、廣場、主要商業街等開展宣傳活動。交警支隊團總支就是其中一支隊伍。志愿者們大力宣傳文明正能量,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四川的這些全國文明城市以及提名城市,都帶著自己獨有的氣質,向世人展現文明之美的不同維度及魅力。(責編: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