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慧 韓俊瑩 張學敏 董明霞 陳常香
(1.河北省唐山市眼科醫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區,河北 唐山 063000;2.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
俯臥椅對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后的康復作用研究
朱學慧1韓俊瑩1張學敏1董明霞1陳常香2
(1.河北省唐山市眼科醫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區,河北 唐山 063000;2.華北理工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 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俯臥椅,觀察其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行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術后的康復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行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治療的98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兩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觀察組術后6 d內采用U型枕俯臥位與俯臥椅交替進行術后俯臥位;對照組術后采用 U型枕行俯臥位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術后6 d平均有效臥位時間、平均眼壓、角膜水腫情況,并采用自評量表評價患者強迫體位的感受。結果 觀察組術后平均有效臥位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平均眼壓、角膜水腫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舒適度、口鼻通氣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胸悶、上肢麻木不適與對照組相比發生情況不明顯(P<0.05)。結論 俯臥椅的應用可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后患者的體位維持時間,降低體位相關不適癥狀及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俯臥椅; 護理
Diabetic retinopathy; Prone chair; Nursing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最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并發癥之一,患病率為35%[1],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2]。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氣體或硅油填充術是治療復雜性視網膜脫離、PDR、復雜眼外傷的有效手術方法[3]。此類患者術后需要較長時間采取俯臥位[4]。由于長時間強迫體位易引起患者呼吸不暢、胸悶、四肢麻木、頸肩及背部肌肉疲勞酸痛、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很多患者難以堅持,從而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手術效果。為了減輕患者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鞏固手術的療效,我院自行設計的俯臥椅在臨床應用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3-9月我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治療的患者9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納入標準:(1)臨床診斷為PDR。(2)已行玻璃體切除聯合眼內填充術手術治療的患者。(3)術后醫囑要求保持頭面部俯臥。(4)知情同意,自愿參加。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術前眼壓、手術時間、術中填充物(硅油或惰性氣體)、術后用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前均由責任護士進行臥位宣教,并指導協助兩組患者術后采取正確的俯臥位以及常規護理。
1.2.1 觀察組 患者采取俯臥椅坐姿和俯臥姿交替進行的姿勢。俯臥椅為我院自行研制,高90 cm,寬70 cm。取坐姿時,患者坐于俯臥椅上,U型枕放于俯臥椅上,根據患者身高舒適度調節高度。俯臥時使用U型俯臥枕,囑患者額及面部枕于U型枕上,眼、口、鼻懸空,上肢自然放于U型枕兩側。
1.2.2 對照組 對照組僅使用U型俯臥枕,使用方法同觀察組。坐姿時將U型枕置于病床上,坐于床下小凳子上。
1.3 評價指標 (1)有效臥位時間:每天由責任護士評價并記錄患者俯臥位及標準坐姿的堅持時間。(2)術后眼壓和角膜水腫情況:術后每天測量患者眼壓;由同一專科護士判斷患者術后角膜有無水腫,術后6 d內出現≥1次計為有。此外,由同一專科護士定期監測患者視網膜復位是否成功及其他不良反應。(3)患者感受調查表:使用自行設計的患者感受調查表,內容包括自評舒適度、口鼻通氣情況、上肢麻木不適、胸悶等4個條目。術后第7天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調查,由于術后患者視力需要保護,由統一培訓的護士采用統一指導語告訴患者相應條目和選項,引導患者說出真實感受,然后由護士代為填寫。

2.1 兩組患者術后角膜水腫、眼壓情況比較 術后1例對照組患者視網膜未復位成功,未見其他不良反應,因此未進行統計分析。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角膜水腫、平均眼壓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感受情況及有效臥位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感受情況及有效臥位時間比較 例
3.1 使用俯臥椅患者平均有效臥位時間延長,平均眼壓較低,角膜水腫較輕 玻璃體切除眼內填充術是治療復雜性視網膜脫離的重要手段,術后正確的顏面部與地面平行的俯臥位的體位護理是手術成功、減少術后并發癥的關鍵環節之一[5]。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俯臥椅能夠顯著增強患者術后強迫體位的依從性,有效的延長臥位時間,降低了患者平均眼壓,角膜水腫程度。分析原因可能是采取正確的體位,隨著臥位時間的延長,能夠有效地發揮氣體或硅油的頂壓作用,從而減少并發癥發生。
3.2 使用俯臥椅患者感覺較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使用俯臥椅后其舒適感較高,口鼻通氣較好,上肢麻木不適、胸悶情況都不明顯,說明俯臥椅能夠減少強迫體位帶來的痛苦不適,滿足患者的舒適要求。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坐在俯臥椅上,頭面部懸于俯臥椅支架上,增加了空氣的流動空間,充分避免了將U型枕置于普通床上俯臥位時狹小的呼吸空間引起的呼吸不暢,減少了胸部腹部壓迫引起的胸悶、惡心、食欲不振,四肢及肩背部可自由活動,減少了頸肩背部肌肉疲勞酸痛、上肢麻木不適,避免在普通病床U型枕俯臥位錯誤姿勢造成的肘關節壓迫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腫脹,特別適合DR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減少了對呼吸功能和心功能的影響。
綜上所述,應用俯臥椅能夠顯著增強DR患者術后的康復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本研究樣本量有限,建議在今后的研究中擴大樣本量或者在其他需要采取強迫體位的患者中進行推廣并評價其效果。
[1] 朱慧,王靜,鮑志民,等.上海真如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調查現況[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2,9(1):56-57.
[2] 黃少萍,劉麗雄,袁筱蘭,等.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護理方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0);54-55.
[3] 孫偉菊,龍克琴,覃暉,等.玻璃體切割聯合硅油填充手術后體位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4):34-35.
[4] 王靖,柳玲,張雯茜,等.改良式俯臥位對玻璃體切割聯合氣體填充術后患者舒適度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1596-1597.
[5] 崔立敏,王淑輝.玻璃體切割眼內填充術后被動體位的舒適護理[J].吉林醫藥,2010,31(4):558-559.
朱學慧(1979-),女,本科,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陳長香,E-mail:hlxccx@163.com
R473.77
B
10.16821/j.cnki.hsjx.2016.10.022
201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