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亞平 曾冰 粟琪圓
摘 要:長沙市城市公共標識語存在諸如英語翻譯的錯誤和漢語拼音拼寫的不規范等問題,特別是在交通公共標示語中,這直接影響著省會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為此應成立城市標識語規范專家委員會,并根據語言文字法和寫譯國家標準制定統一的城市公共標識語標準;建立城市標識語審核機構;統一制作能體現長沙城市文化形象的標識語;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相互協調與合作,避免政出多門造成的混亂。
關鍵詞:公共標識語;長沙交通標識語;文字應用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1-0172-03
國內公共標識語不規范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社會各界對制定頒布全國統一的公共標識語外文譯寫規范也有很高的呼聲。國家語委于2011年9月組織成立了“《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范·英文》專家委員會”,組織語言機構和高校專家,進行公示語寫譯規范研究,2012年建立了“國家規范”的《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范:英文》(征求意見稿)。北京、上海、廣東、山東、廣西等多個地方政府積極組織專家學者開展研究,建立了自己的地方標準。從多個方面對公共標識語的翻譯和使用進行了規范。作為省會城市的長沙在2015年城市建設中也呈現出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新局面,全年鋪排重點建設項目368個,完成投資733.5億元,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高架建成通車,地鐵2號線西延線實現載客試運營。但是,在城市建筑發生重大改觀的基礎上,城市公共標識語等影響省會城市形象的軟件建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長沙在標識語翻譯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特別缺乏翻譯理論指導和統一規范的翻譯標準,急需改進和完善,以充分體現湖湘文化,提升長沙的人文環境和城市形象。
一、長沙城市公共交通標識語存在的問題
為探究長沙公共標識語翻譯的現狀,筆者特別對長沙市內芙蓉區、岳麓區、雨花區和開福區的公共交通標識進行了重點調查,收集了研究圖片3000千多張,發現近幾年的長沙城市公共交通標識都采用中英雙語標識,部分較古舊或較偏遠一些的街道標識仍然采用單一的漢字。長沙交通標示語的標注和翻譯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專有名詞的拼音標注混亂
道路交通雙語標識的漢語拼音的書寫應符合GB/T16159-2012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以及中國地名委員會文件(84)中地字第17號《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名部分)》的規定。這些規定要求:漢語地名中的專名和通名分寫,每一分寫部分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北京市(Beijing Shi)、河北省(Hebei Sheng);表示一個整體概念的雙音節和三音節結構連寫;四音節以上表示一個整體概念的名稱,按詞(或語節)分開寫,不能按詞(或語節)劃分的,全都連寫。但長沙交通雙語的漢語拼音書寫缺乏一致性,隨意性很大。主要有以下幾種書寫方式:
1.專名為拼音,每一分寫部分的首字母大寫。表示一個整體概念的雙音節和三音節結構連寫。通名大多為英文,如:長沙大道Changsha Ave、桐梓坡路Tongzipo Rd、農園路Nongyuan Rd、勞動路Laodong Rd等;
2.專名為拼音,所有字母全部大寫。如:陡嶺路DOULING Rd、學堂坡路XUETANGYUAN Rd。
3.專名為拼音,拼音字母分開寫,每個拼音的首字母都大寫,如:紅旗路Hong Qi Rd.、河山路He Shan Rd.、農園路Nong Yuan Rd.、人民路Ren Min Rd.等等。
4.在同一塊交通標示上的有些專名的拼音連起來寫,也有些拼音分開寫,分開寫的拼音第二個首字母有的大寫,也有的小寫。如圖1:黃元路HuangyuanRd.、人民路Ren min Rd.、農園路 Nong Yuan Rd. 隨意性很大。
(二)通名翻譯問題
1.專名為拼音,其首字母大寫。通名為英文,一般為縮略詞,即:“拼音+英譯”模式,如:長沙大道Changsha Ave、桐梓坡路Tongzipo Rd、農園路 Nongyuan Rd、勞動路Laodong Rd等等;也有少數交通標識的標注將專名和通名全部寫成拼音。書寫時拼音是否空格完全取決于拼音的長短,隨意性很大,如圖2。
其實,根據國家法規全部標注成拼音是正確的,因為早在1987年中地委、城鄉環保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于地名標志不得采用“威妥瑪式”等舊拼法和外文的通知》、1992年6月中地委、民政部聯合頒發了《關于重申地名標志上地名書寫標準化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要堅持國際化標準的原則,地名的專名和通名均應采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不得使用 “威妥瑪式”等舊拼法,也不得使用英文等其他外文譯寫。
2.專名的拼音和后面的通名書寫在一起,如下圖3。杉木路ShanmuRd.、望龍路WanglongRd.、人民東路RenmingRd.(E)。這種標注完全是錯誤的。從這種錯誤中可以看出制作單位的粗制濫造和交通標識監管部門管理的松懈。
3.通名的標注大多使用了英文的縮略詞,約占總標識的80%以上。這些縮略詞有的是首字母大寫,如:Rd. 、Ave. 、Expwy. 等;有的所有縮略詞的字母都大寫,如:RD.、AVE.、EXPWY等;有些標注在這些縮略詞中大部分在尾部加點“.”,也有部分標注不加。
4.多個地區頒布的公共標識語翻譯的標準規定,立交橋的英文譯法全部譯為Bridge,但長沙的翻譯主要有3種:“Bridge”“Lijiao Bridge”和“Bdg”,后兩種是錯誤的,如圖4、圖5。
5.同一地名在不同道路上,甚至同一道路,不同交通標牌上標注不同。如長沙大道的標注有:CHANGSHADADAO、CHANGSHA DADAO、Chang Sha Ave、ChangshaAve、Changsha Ave.等多種。
6.方位詞在翻譯中的位置混亂。多個地方政府頒布的公共標識語翻譯的標準規定:方位詞譯成英文時位置不變,如:和平里西街HEPINGLI West St。當地名以方位詞開頭且需要譯成英文時,英文方位詞采用縮寫形式,如東長安街E. CHANGAN Ave。但長沙的交通標識中方位詞的翻譯缺乏統一的標準。歸納起來長沙的公共交通標識語的方位詞翻譯有這樣3種位置:詞首、詞尾和詞中;有的縮略,也有的不縮略;有的是英文,也有的是拼音。如圖6~圖10:環線中的方位名詞的翻譯有這樣幾種:2ND RING RD.(S)、W. 2nd Ring Rd.、2nd Ring Rd.(E)、2ND RING RD.(E)、DONGERHUAN等。
7.粗心的錯誤。由于制作交通標識的單位的粗心,以及監制部門管理的混亂,長沙的交通標示出現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錯誤,如:在長沙大道上有一塊交通標示上出現了“機場高速”和“京珠高速”,但“機場高速”的英文被標注為“JINGZHU EXPWY”,而“京珠高速”的英文被標注成了“AIRPORT EXPWY”,正好標反了,如圖11,而在圖5中提到的岳麓區銀雙路的交通標識上寫著:銀盆嶺大橋“Yinpenling Brid ge.”,誤將“Bridge”寫成了“Brid ge”,并且加上了縮略詞結尾的“.”同樣屬于這類錯誤。這些錯誤大大影響了省會長沙的整體城市形象和人文環境。
二、改進我省城市公共標識語的建議
長沙城市公共標識語存在的問題在我省其他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公共標識語的混亂也是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的體現。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固然重要,但城市管理更應該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沒有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礎設施修的再好也不能算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更不可能彰顯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城市公共標識語是否規范體現了執政者對城市形象打造的重視程度,也反應了對語言文字運用所體現的文化素養。
為改進我省城市公共標識語,首先,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1996年1月22日由國家技術監督局批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6159-1996)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制定統一的城市公共標識語的寫譯標準;其次,對城市公共標識語進行統一管理,避免各級管路部門各自為政造成公共標識語寫、譯混亂現象;第三,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標識語定期更新制度,賦予相關部門明確的審核權、監察權和執法權;第四,成立由各方專家組成的城市標識語規范專家委員會,建立城市標識語事先審核機制,統一制作體現城市文化形象的城市標識語,以規范的城市標識語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第五,啟動長沙市“公示語英譯語料庫”建設;第六,建議由湖南省教委聯合長沙省團委、省語委等部門組織開展公共場所外文譯寫規范志愿者專項行動,指導、督促各市、區、縣教育局、團委、語委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落實對譯寫不規范現象的糾錯與整改。
我們期待長沙不僅能在城市建設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也能在城市管理軟件建設方面發生巨大的改觀,讓城市公共標識語作為彰顯山水洲城美麗、悠久湖湘文化底蘊的名片更加靚麗。
參考文獻:
〔1〕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S].http://www.docin.com/p-404940993.html.2007.
〔2〕國家技術監督局.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http://www.lzzjzx.com/Article/jwgl/yywz/2014 11/1973.shtml.2012.
〔3〕馬麗雅,孫宏開,李旭練,等.中國民族語文政策與法律評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61.
〔4〕魏丹.語言政策與語言立法[J].語言文字應用,2005,(4):10.
〔5〕王凌燕,謝貴華.貴州省公共服務領域中英標識語規范構建可行性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3,(2).
〔6〕中國地名委員會.《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名部分)》的規定拼寫[S].http://www.jsgz.cn/jsjy/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3 4.1984.
(責任編輯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