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琳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 100083)
“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設置及教學探討
程琳琳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 100083)
“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是培養測繪專業學生運用本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該課程內容跨度大、教學難度大。為促進該課程的教學,本文對該課程的開設現狀及特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優化課程設置和提升教學效果的建議。
地籍測量;土地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效果
測繪學科與土地學科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現代測繪技術的發展為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了先進的手段和方法?!暗丶疁y量與土地管理”即是培養測繪專業本科生利用本學科知識解決土地部門技術問題的能力的一門課程,本文將對該課程的設置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提升教學效果的建議,以期促進該門課程的教學,為學生今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1. 課程開設現狀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測繪專業是國際知名專業,在國際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培養方案中設置了“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1]。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測繪專業開設了該課程,部分高校該課程的具體設置情況見表1。

表1 部分高校“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的設置情況
注:表中其他學校數據來源于參考文獻[2—4]。
2. 課程特點
(1) 內容豐富、知識跨度廣、綜合性強
“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既涉及土地管理的理論知識,又涉及測量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內容相當豐富。土地管理方面的知識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管理、地權管理、地籍管理3大部分。其中,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土地統計、地籍檔案管理5部分內容。土地調查具體又包括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地籍調查、土地條件調查。地籍測量是地籍調查的重要內容,是在土地權屬調查的基礎上,借助測繪、計算機等技術,對有關土地及其附著物的權屬信息、空間信息和時間信息進行采集、加工處理和分析利用,其成果是土地登記的科學依據[5]。因此,就內容體系而言,地籍測量屬于土地管理中的地籍管理部分。同時又由于其自身內容的獨立性和重要性,而與土地管理部分的知識并列成為該課程的兩大板塊內容之一,獨立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測量、地籍細部測量、變更地籍測量、數字地籍測量、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知識,如圖1所示。
(2) 實踐性和應用性強
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將已學習過的測繪學科的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地籍管理中的能力。課程所講授的知識對應的主要是土地管理部門地籍科的業務范圍,應用性很強,可直接服務于地籍管理部門的實踐。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可在地籍部門承擔權屬調查、地籍測量、繪制宗地草圖、制作地籍圖和宗地圖等工作。

圖1 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內容體系
(3) 對教師要求高、教學難度大
該課程橫跨測繪和土地兩大學科,任課教師不僅要具備土地經濟學、土地行政管理學、土地資源學、土地估價、土壤學等土地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又需具備控制測量、工程測量、GPS、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等測繪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技能[2],同時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積累,才能真正將課程的精髓傳授給學生。
1. 普及該課程的開設
目前,尚有部分高校的測繪工程專業沒有設置該課程。作為測繪工程專業領頭羊的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繪工程專業,其專業課設置在全國測繪工程專業中雖最為全面,也未設置該門課程。許才軍在對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繪工程專業和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測繪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進行比較后,提出了優化的測繪工程培養方案,并將“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列入應開設的專業課中[1]。筆者同樣認為,作為一門應用性強、直接增強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就業技能、迎合全國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的“一專多能、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測繪人才”培養模式[6]的課程,“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應在全國高校的測繪工程專業普及開設。
2. 將課程性質定位為專業必修課或主干課
從表1可以看出,吉林建筑大學、中南大學對該門課程比較重視,將其列為專業必修課或主干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長沙理工大學則將其列為專業選修課;在學時設置上,課程性質是必修課或主干課的學時明顯長于課程性質是選修課的學時。課程性質的定位與課程重要程度的主觀設定相關,鑒于該課程的重要性,筆者建議將其性質定位為必修課或主干課,使學生在思想上重視該門課程的學習;另一方面,因該門課程包含內容相當豐富,設為必修課或主干課可增加課程的學時,使課程教學有時間保障。
3. 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合理安排課程的開設學期
該課程是一門與相關專業課銜接性較強的課程[2],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測量專業知識儲備,先修課程包括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GPS等。若將該課程設置在學生尚未學習這些先修課程、不具備相關知識的學期,將增加部分內容的講授難度,影響教學效果,如若學生沒有學習GPS課程,將無法理解如何進行GPS在地籍控制測量和地籍細部測量中的解算和處理,因此,建議在安排課程時,充分考慮先修課程的開設情況,合理安排課程的開設學期。
1. 合理確定教學重點,分配課時
該課程涵蓋內容廣而學時相對較少,教學重點的確定十分重要。在講授該門課程時,應充分考慮測繪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況,合理確定教學重點。測繪專業的學生以前從未接觸過土地管理部分的內容,因此,就整門課程而言,土地管理部分的內容應至少分配與地籍測量部分相同的課時;此外,土地管理部分的內容應側重理論教學,地籍測量部分的內容則應側重實踐教學。土地管理部分的內容應側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講授,并注意教學內容的現勢性[7],反映相關方面的新進展及相關法律法規,如《土地管理法》《房地產測繪規范》等的更新;地籍測量部分的講授內容則更注重服務于土地管理部門的實踐和需求,避免脫離實踐空談。
2. 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土地管理部分的內容多以敘述性為主,如果教師在講臺上一味地口頭傳授,課堂氣氛將顯沉悶,難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應盡量采用圖畫、視頻、錄像等方式展現教學內容,同時通過讓學生查閱相關文獻、訪問國土資源部等相關網址的方法收集資料,就一些熱點問題如農用地轉用、農村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分離等進行討論;對于地籍測量部分的內容,因學生已有了相關的測量知識的基礎,可嘗試采取部分內容由學生在預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制作課件自己講授,由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提問和輔助的方式進行,以提升教學效果。
3. 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對測繪工程專業尤為重要,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尤其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8],加強其實踐教學。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總學時的限制,大部分學校對實踐學時設置較少,有的僅設置了4個學時。該課程實習的內容包括權屬調查、地籍測量、制作地籍圖和宗地圖等,內容較多,較少的學時難以滿足需要,因此,應盡量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另一方面,靈活地選擇實習的形式,以克服實踐學時少的限制,如對權屬調查部分,可進行模擬實習[3-4,9],假定校園內的某棟教學樓或獨立功能區域為一宗地,模擬進行現場指界、設置界標、填寫地籍調查表、繪制宗地草圖等,利用較少的學時達到教學目標;此外,如有條件,應與國土部門建立聯系,設立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利用暑期等集中實習的時間真正深入到地籍科從事地籍測量的實際工作,進行生產式的實習[10],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一目標落到實處。
4. 合理配備教師,提高教師自身素養
為保證教學效果,應選擇既具有土地管理學科又具有測繪學科知識背景的教師作為該課程的主講老師,同時,應配備有一定實踐經驗的測量專業的教師對地籍測量部分的實習教學內容進行輔助;此外,任課教師應注意自身素養的提高,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與操作技能,完善知識結構,堅持科學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2]。
從事地籍測量的技術人員不僅應具備豐富的測繪知識,還應具備豐富的土地管理知識,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2,5]?!暗丶疁y量與土地管理”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完善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擴大其就業范圍,增強就業技能,本文提出的建議將有助于促進該課程的教學。
[1] 許才軍.測繪工程專業課程創新體系初探[J]. 測繪通報,2007(11):74-77.
[2] 鄧才華,朱建軍,周擁軍.“土地管理與地籍測繪”課程體系構建與教學改革[J].測繪通報,2014(9): 129-132.
[3] 付博,劉祥.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思考[J]. 吉林建筑大學學報,2016,33(1):112-114.
[4] 廖中平. 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課程實踐教學探討[J].山西建筑,2009,35(9):189-190.
[5] 張紹良,顧和和.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6.
[6] 寧津生, 王儂, 翟翊主.測繪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M]. 北京:測繪出版社, 2005.
[7] 錢鳳魁,汪景寬,張美玉,等.地籍管理學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改革[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6): 721-723.
[8] 周秋生,馬俊海,馮守良. 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測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測繪工程,2009,18(6):71-78.
[9] 何立恒,史玉峰,鄭加柱.測繪工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測繪通報,2010(8):74-77.
[10] 李海英,孔凡文,王玥. 基于市場需求的地籍管理學實習模式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9):11889,11920.
Discussion on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of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Land Management
CHENG Linlin
2016-08-18
程琳琳(1977—),女,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土地管理、3S技術應用方面的教學和研究。E-mail:chll@cumtb.edu.cn
程琳琳.“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課程設置及教學探討[J].測繪通報,2016(12):135-137.
10.13474/j.cnki.11-2246.2016.0420.
G64
B
0494-0911(2016)12-0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