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樹杰++白文德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山西工商學院體育俱樂部建設發展進行調查研究,找出山西工商學院體育俱樂部在嘗試性開展和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及不足進行探究,并提出相關對策,為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高校 體育俱樂部 建設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工商學院作為山西省第一所民辦高等院校,其教學方式及課程安排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課研究性。山西工商學院的體育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其授課形式為大一年級專科、本科學生和大二年級本科學生的必修課,且其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固定,課程模式單一導致教學效果欠佳。故對體育課程的改革是具有必要性的。大學體育教育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終點,其對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避免體育運動損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山西工商學院足球、籃球、排球、武術、跆拳道、健美操等九個體育俱樂部建設狀況及教學情況為研究對象。
二、體育俱樂部概念
俱樂部譯自英語club,意即總會,是進行政治、社交和娛樂等活動的團體和場所。體育俱樂部是一種體育產業服務實體。設有體育活動場地、器材和技術指導人員,為群眾性體育活動提供物質的和技術的服務。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體育與事業的發展出現的。經過多年的探索,高校體育俱樂部在部分省市已經成為典型,但是在全國大部分高校體育的教學方法還是延續著傳統教法。高校體育俱樂部是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根據學生對不同層次的體育需求和不同學生的個人愛好的差異而產生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和幫助學生掌握幾項長期從事體育鍛煉的技能和方法,充分發揮個人興趣及愛好,用以提高學生對大學生活及文化課的學習興趣,改變往日的大學生的文質彬彬和書呆子的面貌,為培養新世紀、新人才、新未來,貢獻力量。
三、俱樂部建設現狀
山西工商學院于2015年9月份開始陸續組建各個體育俱樂部,并進入試行階段。
(一)體育俱樂部設置
根據教學課程改革要求和學校現有師資力量分別組建了足球、籃球、排球、武術、跆拳道、田徑、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九個體育俱樂部。課程設置為每周四學時,每學期十六周課。為了保障體育俱樂部在試行過程中得到預期效果,在選課過程中設定為每個責任班學生人數小于等于30人。
(二)體育俱樂部教學成果
自山西工商學院體育俱樂部組建以來,在為期一年的時間里各個俱樂部參加了不少的山西省大學生體育競賽并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由于賽事安排個別俱樂部沒有機會參加比賽只是進行常規性訓練和教學。統計結果如表1(時間截止于2016年7月):
據表1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通過俱樂部教學各個俱樂部在大學生體育競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可見體育俱樂部教學在山西工商學院試行的這一階段獲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俱樂部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為期一年的俱樂部教學實驗,向所有俱樂部成員發放問卷對其進行調查研究。發放學生問卷270份,收到有效問卷240份,教師發放問卷10份收回10份。
(一)學生對體育俱樂部的看法
體育俱樂部教學對于每一位俱樂部學生來說都是新鮮事物,更是沒有接觸過。通過一年的接觸、參與,他們從自身感受與傳統體育課的教學進行了對比。100%的學生認為以興趣為主導的參加體育課,無論從學習形式還是學習效果都要遠遠優于傳統教學。98%的學生認為通過俱樂部學習并有機會參加比賽,不僅從可以通過比賽來發現自身技術動作問題、提升專項能力,還可以對其他未能參加比賽的同學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
(二)課堂氣氛情況
通過一年的體育俱樂部教學實驗和對授課老師與學生的調查發現:在上課過程中,無論從教師的教學管理方面還是從學生的學習效果方面的良好級別以上的評價都達到了90%以上,而一般及以下的整體評價只占到極少的一部分。
(三)俱樂部建設中的不足
體育俱樂部建設、實驗教學的過程與結果都取得了相應的認可,但是在與傳統教學并行的情況下,產生了一定的形式重合,即傳統體育教學中的說教法。并切俱樂部的建設過程中的內部組織的構建形同虛設而不具備相應的職能。
五、結論與建議
體育俱樂部的開展與建設在教學過程深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并取得非常不錯的成效。但是在俱樂部的建設過程中的部門構建還存在很大的漏洞。體育俱樂部的體現形式還是以課堂形式存在,而不是以實際的形式存在。
針對體育俱樂部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降低教師對俱樂部的直接管理力度,而加強學生的執掌力度;提高俱樂部內部職能機構的構建;加強俱樂部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會規劃項目(GH15081)
參考文獻:
[1] 施小麗.蘇州高校體育俱樂部建設發展路障分析與對策研究[J].體育研究.2014(6):417-419.
[2] 陳詠梅.淺談高校體育俱樂部的建設與發展[J].中國校外教育.2009(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