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燕
摘要: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各方面的影響,使得教學的有效性一直都得不到提高。如何正確的認識到這些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成為現階段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問題。筆者在此結合自己的思考和教學實踐,對這一問題作了分析。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
一般地,農村的學生,由于生活的環境相對閉塞,所學知識大多來源于書本,而課本的內容有的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以致于學生們認為自己學到知識沒有什么用處。對此,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給他們傳達一些“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并且結合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實例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經常把課本上的例題、習題與實際生活背景相結合,使得學生從感到新奇,到產生感知,進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的正確學習觀。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1、農村教師的理念更新不快。當新課改轟轟烈烈開展的時候,培訓工作確實比較及時。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農村教師的培訓工作與實際需要有點脫節。通常的培訓更多的時候只是適應于城市教育的需要,針對農村教育教學的培訓工作并不是很多。因此導致農村教師接受的培訓和實際工作相距甚遠,不能很好地適應實際工作。
2、留守兒童基礎較差,學習的動力不足。新課程的理念在農村實施力度不大,這其實與農村的學生的現實情況也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現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要認為自己的孩子還有一線希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讓自己的小孩到條件更好的城里去求學了。正是由于城鄉的不均衡發展,使得農村的教育才難上加難。剩下的學生的基礎都相對比較差,學生想獨立思考,但不知思考什么,學生想交流,但是自己又沒有什么想法好交流。因為他們的起點低,教師只好像帶小孩一樣一步一步地領著他們走,而沒有放手讓他們走。
二、應對策略
1、關心留守兒童,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對于留守兒童,初中數學教師要對他們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要樹立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簡單基礎的課堂提問,讓留守兒童回答,然后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表揚,還可以通過發放一些簡單的小獎品等,讓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斷樹立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另外,教師還要做他們的朋友,積極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他們建立起對數學教師的信任,在數學課上能夠認真地聽講,積極主動地學習。
2、教師盡量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基于農村學生的生活經驗少,動手能力差的特點,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地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在形象具體的環境中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教師在教學“數軸”時,可以將“體溫計”引進教學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軸”隨處可見。又如:在教學“確定圓的條件”這一節時,可以通過強調“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這一重難點,指導學生動手制作圓鏡,以達到積累學生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不夠,造成學生在學習時,對于數學概念不能正確的理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創建一些閱讀數學書籍的機會,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另外,還要鼓勵學生在做練習時,對于冗長復雜的數學題目,要認真閱讀,仔細剖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正確理解題目的意圖,在理解題目意圖的基礎上認真解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在還未實施新課程的年級,學生大多還停留在傳統的學習觀念之中,還善于“只聽講不探究,只聯系不實踐”,那即使教師的教育理念再新,教育觀念轉變再快,運用再先進的教學方式,其課堂教學的實質還是“輸入、接受式”教學,無非是變原來的“輸入知識”為現在的“輸入學習方式”。例如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然而學生有沒有想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呢?
更多的時候,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在教師的要求下“不得已”才進行的。在聽課時,我們經常能聽到教室說這樣的話:“老師,我一個人不行,我們能不能小組合作學習?”而很少聽到學生說這樣的話:“老師,我要求就開始動筆一樣”,究其根源,還是學生自己的學習觀念在支配學生自己的行為。因此,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轉變自己教育觀念的同時,也應重視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用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去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與教師的觀念站在同一戰線上。
三、逐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
1、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預習,也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認識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預習是學習各科知識的第一步,但約有90%以上的學生的預習過程流于形式,缺乏正確的方法。因此,教師有必要教給學生們正確的預習方法。如:預習時,哪一部分不懂,就打上記號,以便于在上課時認真聽教師講,從而真正理解這部分內容。
2、教會學生聽課。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個環節,多數學生在“聽”時不懂方法,學習效果也就不明顯。怎樣聽好課呢?第一。在聽課過程中必須專心;第二,抓重點、做筆記。筆記可以使得學生在課下對所學的知識點加深理解、鞏固提高;第三,預習中打記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第四,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經思考亂回答;第五,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將所學知識當堂鞏固,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討論、請教,使得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總之,農村中學學生雖然有其劣勢,但也有自己的優勢:如勤奮好學,吃苦耐勞,能夠自覺落實老師的任務。因此,作為山區中學教師更應根據農村實際,組織教學,靈活安排教學,注重引導,轉變觀念,激發興趣,使學生能真正輕松愉快的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 朱敏.讓學生在探索中展示自我:談教科書中一道習題的探索.中學數學研究,2009.
[2] 王冰.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