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相陽
摘要:高中是人生階段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接受教育的一個特殊時期,因為高中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在形成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正在加強,他們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一些視角、觀點,但他們的內心比較脆弱,這個時候他們開始關注人們對自己的評價,但尚不能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容易多愁善感。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與推行,以及高中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對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創(chuàng)新
隨著現(xiàn)今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市場體制改革速率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對人才的需求,不僅需要具備相關專業(yè)能力,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健全的人生觀、價值觀,作為高中班主任,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從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以下簡要針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德育工作要取得顯著的效果,就要使班主任與學生共同交流、配合,這就要求師生具有融洽的關系。高中生進入青年初期獨立和逆反心理增強,情感上還不成熟,處于過渡期,迫切的希望擺脫家長老師的管束,喜歡挑戰(zhàn)權威而且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關閉心扉。這給班主任的教育帶來一定的難度。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班主任要從心里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并且經(jīng)常與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同時,與學生交流時,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無論他們成績好壞,家庭條件優(yōu)差,都要一視同仁,不能歧視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耐心、細心,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另外要以德育工作為工作的重心,使學生培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而且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開展德育工作是一份潤滑劑。
二、改變管理方式,做到民主和諧治班
班主任要吸取以往應試教育管理失敗的教訓,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日常工作,培養(yǎng)其組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另外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梯級管理。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廣納良言,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然后按照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實行量化管理。把一些班級中的具體事務交給學生來做,授權負責。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提出整體要求時,應實行“粗放”管理,不宜太多、細。這種“粗放”一方面指的是在班級中規(guī)范每一個學生的行為加強學生各種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形成―個良好的班集體;另一方面在形成班集體的過程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在這個共建過程中加強自身的德育建設選出德育典型,為其他學生做榜樣,促進大家共同進步。在這種優(yōu)秀、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中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加強與其他力量的配合
在高中階段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多,但是能走進學生心靈的很少。而且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學習任務繁重,家長們也多是比較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往往忽略了與學校和班主任的溝通交流,因此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是一個難題。所以,要加強各方面力量的配合,班主任要與科任教師進行交流,讓科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等各方面的情況,最后把這些信息進行匯總再與科任教師共同探討加強學生德育工作的辦法,使學生在校期間的德育教育能夠順利的開展。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注重與學生家長的交流和聯(lián)系,宣傳學校、老師和班級的管理要求,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達成共識,共同探討學生的教育與管理,通過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性格脾氣愛好等深入地分析學生的心理,并且糾正一些家長錯誤的教育行為,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與家長及時溝通,對學生展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使之成才。
四、進行主體德育活動,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
作為高中班主任,在面對班級中的學生,特別是一些還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處事不成熟的學生期間,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其實每一名學生都可能成為人才。想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預防不良后果出現(xiàn),班主任就需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生都會班主任的說教教育持抵觸態(tài)度,所以,班主任應給予學生尊重,轉變以往的教育形式,通過多種方法促使學生主動進行德育學習,從而更好的完善自身發(fā)展。
五、建立學生主體參與的德育方式
德育解決的是信與不信、行與不行的矛盾,解決這兩個矛盾除了必要的灌輸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參與“說一說”、“看一看”、“演一演”等活動,把講授與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主導與主體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德育變成他們樂于接受的活動。我認為,德育實效性不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工作只憑想當然,不看教育對象,方法不恰當,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實施德育應該而且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想學生之所想,給學生之所需,立足于學生的實際,以實踐教育和自我教育為主要方法,在學生心中真正的化成一種深層次的意念和力量,從而改變以往那種單一的“我說你聽,我管你哼”的消極教育局面,提高德育的效果。為此,我在班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如組織以德育為主要內容的升旗儀式、參觀訪問、社會調查、青年志愿者等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滲透德育內容的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藝術欣賞、讀書、各種興趣小組、各種藝術訓練等。學生在活動中能力既得到培養(yǎng),又受到有益的思想教育。這種教育不是強加的,而是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自然而然地受到學生歡迎,因此效果也就特別好。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教學改革速率的不斷加快,作為高中班主任,應重視德育教育,利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同時,高中班主任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及品德修養(yǎng),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在德育教學期間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德育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何錫洲.與學生平等相處――高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3).
[2] 李超葉.淺談高中班主任工作技巧[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