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萌+劉春風
摘要:伴隨著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現代大學生教育中顯得越發重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為改善現代大學生健康教育現狀,也需要不斷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本文將對大學生健康教育模式創新的重要性及如何進行大學生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作出一系列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需求,也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競爭的需求。在當今社會,大學生面臨更大的社會壓力,導致大學生出現了好多的心理問題,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導致大學生在面對人生難題時,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的重要性
為有效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提高當代大學生帶面對社會競爭時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學校必須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只有努力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才能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現象的出現,提高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1、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重要位置。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擁有健康的人格,就必須接受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大學生在能力、知識、心理等方面全面發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讓大學生先學會如何做人,再學習如何做事,這才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完整、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不斷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才能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減少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現象的出現。
2、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企業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求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很看重,這一切的建立都需要大學生經過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使大學生在當代社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是大學生用積極地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難題,不會輕易的放棄,不會輕易的被打倒,哪怕被打到了,也能迅速的站起來。這才是真正成功者具有的素質,這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主動追求、努力培養的素質。高校應當根據大學生的這一要求,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斷地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創新,以適應時代的需求。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使大學生全面發展。大學生只有經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大學生擁有健康、和諧的心理,才能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擁有好的氣質和人格魅力,這將有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接受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將有利于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積極傳頌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樹立中國公民在國際社會中的良好形象。可以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繁榮。所以,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迫在眉睫。
二、如何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
面對時代高速發展,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國家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心理問題現象的出現引發人民的爭議。只有對大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對于如何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下文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討。
1、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全方面發展。以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為主要目的進行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是當代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進行的重點項目。以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進行,保證當代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為適應時代的要求,現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不能僅僅放眼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要對大學生進行全面教育,要求大學生心理不但要健康,還要完整、優秀,擁有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做新時代良好公民的典范。所以,高校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的時候,要以心理健康為基礎,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2、通過社會上的一些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大學生心里問題所造成的后果,已經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社會各層都表達了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應該結合社會案例,進行具體分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作出一系列調整,不斷適應社會現狀。結合實際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能夠提高教育的深度,使大學生進行深刻思考,不斷反省自身,改正缺點,建立優勢。學校應該給大學生建立具體的目標,并督促他們去完成,積極進行社會實踐,適應社會發展,感受社會形勢,作出積極的改變,完成自身素質的升華。只有真正完成對社會的適應,才算取得一些成效,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不斷服務社會,貢獻社會,在積極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達到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的教學目的。
3、建立心理輔導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邀請學校、學院心理中心的資深老師為心理輔導站全體成員、各心理輔導分站干部分別講授相關課程,其中包括當代學生禮儀素養、報刊排版、新聞采集與寫作、心理輔導站的發展及辦公文書寫作四大課程。通過將傳統的座談、講座、心理沙龍及現代的個體咨詢、團體訓練、家訪、素質拓展、寢室文化建設等形式相結合,創新性地開展活動,使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掌握調整心態、管理情緒的方式方法,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幫助學生走向心靈的成熟,使心理輔導站成為學生心靈的溫馨港灣。
三、結語
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是時代賦予當代高校的使命,進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作為學校的重點教學內容來實施。學校要通過努力創新來實現當代大學生素質的升華,為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而做出積極改變。
參考文獻
[1] 安振,高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究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538-539.
[2] 陸競文.淮北師范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究[J].中文信息,2015,(5):120-121.
[3] 汪雋.心理劇在大學生朋輩輔導中的應用探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