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翀(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200000)
在中職陽光體育活動中開展俱樂部制體育教學的實踐研究
——以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為例
□趙 翀(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200000)
陽光體育活動是為了促使青少年積極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為目的,讓大眾體育熱潮走進校園,走近青少年。中職陽光體育活動采用大學體育俱樂部制的教學方式,由學生選取自己習慣的體育項目和教師。通過文獻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對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俱樂部制陽光體育活動的教學現狀進行研究對俱樂部制教學的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師資結構、場地保障以及評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使得中職校陽光體育活動能夠更好地開展。
陽光體育活動俱樂部制教學實踐研究
我國從2002年開始試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在2006年由國家體育總局、中央共青團以及國家教育部門聯合發出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其目的是為了鼓勵高、中、小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讓各所學校加強對學生體質和體育教學的重視。中職陽光體育教學相比較中小學陽光體育教學有著學生活動時間多,沒有升學壓力等優勢,但舊的體育教學模式無法吸引學生在陽光體育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如何吸引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是現今中職體育教學需要探討的問題。俱樂部制體育教學模式是近年由西方引入的一種新式的體育教學模式,它提倡“學生自主選擇教師、選擇體育項目、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學習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但俱樂部制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在大學中開展,中職學校由于教育體制屬于義務制教育范疇,學生以行政班為單位統一進行常規體育教學,使得中職學生無法像高職、本科學生那樣完全自定體育課程的學習,而中職生陽光體育活動卻有著寬泛的自由度,能給予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項目和教師的權力,因此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依托上海健康醫學院的已經成熟的高校體育俱樂部制教學資源,大膽引入高校體育俱樂部制的教學方式,探索在中職陽光體育活動中能否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得學生在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中做到主動學習,最終培養“終生體育”的概念。
2.1、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需要,在中專一年級中試行籃球俱樂部制的陽光體育教學,共有37位同學(其中男生17位,女生20位)報名參加籃球俱樂部,作為實驗班,選定好每周四下午四點進行活動,其它一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按照傳統陽光體育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作為對照。
2.2、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
實驗班和對照班從2016年3月至11月進行一學年(兩個學期)的體育教學效果對比,每學期的教學時間為36課時(18周),實驗班的教學內容統一發布在網絡平臺和學生手機上,讓學生隨時查看,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隨意搭配教學模塊,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學內容,這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驗班學生就是把對抗比賽放在了最前,然后在對抗中發現自身的不足,然后開始有針對性地學習籃球技能,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1、實驗班和其它一年級學生身體素質增長的對比
通過兩個學期身體素質的測試,隨機選取了耐力、50M、立定跳遠等三項目,對比實驗班和其它一年級學生身體素質增長的情況。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實驗班和一年級其它學生身體素質有著明顯的差距(p<0.05),這說明長期進行有針對性地體育鍛煉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女生,而進行傳統體育教學的其它一年級學生存在一定的厭學情緒,對待身體素質測試態度不夠端正,測試成績與實驗班存在一定差距,這種情況符合現今中職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的基本情況,因此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任務十分艱巨。
表1 學生體質測試數據對比表
3.2、實驗班和其它一年級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密度和負荷對比
通過實驗測定實驗班學生陽光體育課平均心率女生為131.7次/分,男生為129.1次/分,平均練習密度為30.14%;其它一年級學生陽光體育課平均心率女生為121.9次/分,男生為126.3次/分,平均練習密度為24.98%。學生主動練習的意識提高了,使得課程效果和身體素質的提升都比其它一年級學生有著顯著的差異。
根據實驗教學的結果,筆者認為在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陽光體育活動中開展俱樂部制的體育教學有著以下幾方面的結論:
(1)在中職陽光體育活動中開展俱樂部制的體育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體育鍛煉,使得學生主動練習的時間開始增加,練習密度相比較其它學生有著顯著的差異。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輔導水平較低的學生的情況,這使得整個教學班級形成一種“以老帶新”、“以強帶弱”的良好學習氛圍,這是普通體育教學難以出現的情況。
(2)現今上海市中職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形式需要改進,學生在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下存在厭學、被動學習的情緒,使得學生主動練習的積極性不高,練習密度低于實驗班級,雖然能基本達到大綱的要求,但近幾年學生練習密度一直處于下滑趨勢,其主要原因在于統一授課使得學生性別、對項目的喜好影響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動機,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又反過來阻礙環境誘因的產生,因此讓有著相同愛好的學生聚集到一起去學習是中職體育教學的改革的一種新方向。
(3)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在課堂強度上有著良好的反映,而且在鍛煉效果上也有著顯著的成效。俱樂部制體育教學能夠讓初級學員通過觀察高級學員的表現直觀地感受到訓練帶來的效果,極大激勵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這種情緒能夠相互感染,使得初級學員主動提高練習密度,因此學生先提升身體素質,再提升運動技能,所以實驗班體制測試項目的成績明顯優于同年級的其它同學,隨著俱樂部制體育教學開展,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掌握的訓練計劃使得練習效果的與其它學生對比更加明顯,說明在學生逐漸適應了俱樂部制教學的方式,新式教學模式的優勢開始體現。
(4)利用信息手段幫助學生更快學習體育知識,新時代學生強調個性,希望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學習的方式,大學俱樂部制體育教學中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計劃、教學視頻、安全防護等知識都是通過網絡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期望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使得學習變得更加有目的性。個性化定制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可以掌控自身學習的過程,教師只要在學生學習中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幫助學生循序漸進掌握知識,通過網絡平臺更好地與學生溝通,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
(5)俱樂部制體育教學為組建學校體育代表隊打下基礎。選擇相應俱樂部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有一部分具備一定的專項體育技能,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體育俱樂部將學生分成高、中、初三種等級的會員,由高帶中、初,通過專業技能考核、評定進行會員升級和校體育代表隊選拔,這樣選拔出來的運動員具備較高的水平,往往能在市級或者更高級別的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雖然體育俱樂部制教學在中職陽光體育活動中有著良好的效果,但在教學和課程發展中任然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5.1、教學硬件設施限制體育俱樂部制教學的開展
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總占地面積為38.9畝,有四塊標準籃球場、一塊200跑道足球場、兩塊排球場、400平米室內舞蹈房,這些體育場地只能基本滿足同時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7-8個班級。缺少室內場地使得惡劣天氣情況下學生體育活動無法進行,羽毛球、網球等學生喜歡的項目無法開展,近年興起的射箭、飛鏢等項目更無法引入課堂。通過走訪調查,上海市許多中職學校占地面積都在30-50畝之間,狹小的校園場所使得體育場地變得捉襟見肘,不少學校甚至開始開發屋頂、地下室等區域用以增加學生活動的場所,但無論如何開發,中職學校體育場地發展的局限性一直都無法改變,沒有合適的場地,相應的器材設備也無法安置,這也是全國中職學校的一個普遍現象,是中職體育教學必須面對又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5.2、教師資源和教學理念限制俱樂部制體育教學的開展
近年中職學校改建成高職院校已經成為一種大趨勢,應屆體育院校的畢業生或者青年教師更趨向于在高等教育中任教,使得中職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偏大,新式體育教學模式引入的渠道開始變窄,直接影響中職體育教學的發展,在高職、本科院校還是逐步普及體育專項課或者體育俱樂部等新式教學模式的同時,對比中職體育行政班級上課的方式,無法實現有針對性的、區分性別的體育教學,造成學生“不愿學、不愿練”的情況。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借助上海健康醫學院大學教育的資源,能夠共享部分師資力量和教改理念,但上海市大部分中職學校是獨立建校,光靠其自身更新發展效果并不明顯,所以上海市部分中職學校聯合以教育集團的形式來彌補師資力量不足和教學改革緩慢的情況。
5.3、中職學校發展前景限制俱樂部制體育教學的開展
相比較上海市學生運動會中高職、本科組的激烈對抗,中職組開始出現參賽隊伍減少,比賽水平下降等趨勢。在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開展籃球俱樂部制陽光體育教學之后,學生希望通過市級比賽或者學校之間的友誼比賽來驗證自身體育鍛煉的成果,但近幾年中職體育比賽項目開始萎縮,上海市中專體育協會組織的各所中職學校之間的教學交流也逐步減少,這是國家教育發展規劃造成中職學校規模萎縮的一種現狀,生源下降、學生報到率下降等不利因素嚴重影響中職學校教學的開展,社會關注和理解更多集中在高等教育層面,如何社會現實下保證在校中職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體育教學是每位體育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5.4、學校重視程度影響俱樂部制體育教學的開展
體育課和陽光體育活動作為公共基礎課,只有三個學期教學任務,中職學校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畢業生,因此專業課程的重視程度高于基礎課程。學校的教學規劃,家長對學生學業的關注,用人單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要求等許多方面都集中在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方面,公共基礎課要通過自身教學改革的成效吸引學校、家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能夠在基礎課程的學習中得到成就感,真正做到全面發展。
5.5、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更符合學生年齡和性格特點
俱樂部制體育教學與常規體育教學不同在于,常規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的過程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高級,這樣的體育教學方式很容易磨滅學生尤其是初學者的學習熱情,而俱樂部制體育教學鼓勵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通過學生完成目標的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等級的學員,通過學員之間的相互觀摩學習共同進步。但中職體育俱樂部與大學體育俱樂部又有不同,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學習習慣是中職學生所不具備,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制定一些能夠很快達到的聯系目標,強調學生的成就感,降低競技體育的高度,突出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探究、合作、質疑中發覺自身技能的不足,主動參與基礎練習,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1]呂偉.陽光體育運動下中職體育課模塊教學實證研究——以廣西玉林農業學校為例[J].職業時空,2013,8(10).
[2]曹波.陽光體育校本化實施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時效性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2,5.
G807
1006-8902-(2016)-12-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