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益
探析教師言語的重要性
文 周益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的交流對象就是一群可愛活潑的孩子,如何與孩子們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是我要思考的問題?;诖?,我翻閱了各類雜志文章,并聯系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從三方面來談一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溝通,分別是如今社會中教師言語對幼兒的影響、教師言語存在的問題及教師言語的正確運用。
語言 教師語言

幼兒從牙牙學語到他們能夠完整地用語言進行交流是一個過程,我們會發現孩子在這一過程中的變化是迅速的。教師在這一階段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教師的素養時曾提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教師的言語作用著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應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特點及心理發展規律,使用適當的語言技巧與孩子們進行溝通,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們所交流的對象是5-7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這一階段的幼兒生性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愛模仿。當然,教師難免會因為孩子的調皮而流露出語言上的不良習慣,對此,我做了相關的整理,總結分析,加以思考,改善不足。
(一)敷衍塞責的教師言語
下午起床后我帶著小朋友出去做操,發現小朋友很不認真,我說:“現在讓我來看看,做得好的小朋友回去獎個貼紙給他。”這招還真有用,好多小朋友都開始認真地做起來,于是我就點了幾個小朋友的名字,他們個個都很開心,做完操進教室,我就讓他們洗手吃點心,竟然把獎勵貼紙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凈,上課過程中一位小朋友舉起了手,說:“老師,剛才做操的時候你說過要給我們貼紙的,還沒給我們呢?!碑敃r剛好在上課,于是我說:“現在在上課,等下課以后再給你們吧?!敝钡椒艑W我忘記了這件事情,一位小朋友在臨走的時候還問我說:“老師,你還沒貼紙呢?!蔽倚χf:“小朋友都走光了,明天吧。”于是他無奈地跟著媽媽走了。第二天,也就再沒有人提起獎勵貼紙的事情。
分析:這個案例中我給了孩子承諾,孩子們因為我的承諾而做得更好了,這說明他們的要強心理開始萌發,但是最后我卻沒有兌現承諾,使得幼兒失望地離開,由此孩子們對我的言語不再那么信任了,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隨意地敷衍幼兒,要以身作則,堅持說到做到,更要斟酌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要給幼兒做榜樣。
(二)生硬呆板的教師言語
今天吃完午飯我帶著小朋友們出去散步,走著走著,突然有幾個調皮的小朋友蹲在了地上,我對著他們喊:“現在是散步時間,請小朋友排好隊往前走,不要蹲在地上?!焙坪铺ь^說:“老師,這邊有好多螞蟻?!闭f完這句,孩子們的心全部被調動了起來,都圍在那觀看,于是,我跑過去一看,果然地上有很多的螞蟻。但是我想都沒想就說:“快排好,螞蟻又不是沒見過,有什么好看的。”孩子們在我的喝令下不得不把自己的好奇心收藏起來。
分析:語言中充滿了教師的權威,硬生生地將孩子們的興趣給磨滅了,孩子們極不情愿地走進了隊伍中,在這一瞬間,孩子們的好奇心被掩藏了起來,他們內心的疑惑沒能夠得到解答。這是一次生成性活動,教師應該給幼兒探索的機會,并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幼兒能夠帶著問題去探索,而不是用生硬呆板的話語拒絕孩子的探索發現。
(三)粗暴恐嚇型的教師言語
正在進行桌面游戲的時候,可可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杰杰用積木打我的臉?!蔽疫^去正好看見杰杰拿著長長的積木在對著其他小朋友的臉指來指去,我一把搶過他的積木說:“積木不是用來打人的,是用來搭的,萬一你把你積木戳到了別人的眼睛里,怎么辦?”他不吭聲,只是低頭拿著積木。我以為他已經知道錯了,結果沒一會,脈脈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杰杰又在拿著積木打人了?!蔽翌D時心中一火,走過去搶了他手中的積木,說:“你這孩子怎么這樣的?老師的話你不聽,明天不要來幼兒園了。”他聽后張嘴就哭了。
分析:孩子活潑調皮是天性,但是如果一味地指責孩子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否定性的語言使幼兒感到自卑,也會使他們失去對活動的興趣,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因此教師應多以鼓勵表揚的正面方式來與幼兒進行交流,從而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應該怎么做。
(四)諷刺挖苦型的教師言語
一天下午的美術活動課上,老師要幼兒用點線面來對花瓶進行裝飾,大部分幼兒完成后將自己的作品交給老師,并開始玩玩具。有一名幼兒,可能是因為不會畫,但又看到其他小朋友都畫完了,于是急著亂畫了一通就交給了老師,老師看了看畫,生氣地說:“畫了這么長時間,你就畫了這么點東西???你畫的什么東西???簡直四不像。”孩子在老師的責罵聲中低下了頭。
分析:教師的這種諷刺挖苦語言嚴重挫傷了幼兒的自尊心,影響到了幼兒的心理健康,孩子的自卑心理由此產生,可能也就失去了對畫畫的興趣。由此可見,教師的言語對于幼兒的一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語,并及時對自己的不良言語進行反思,從而減少挖苦諷刺型言語的再度出現。
(五)重復繁瑣型的教師言語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好不好呀?”“好。”
“這個故事好不好聽呢?”“好聽。”
“那你們想不想也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呢?”“想?!?/p>
分析:繁瑣拖沓的語言經常會出現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挑戰性的提問容易使幼兒分散注意力,孩子們需要的是引導性或者挑戰性的言語環境,這樣他們的熱情才會被激發出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減少這種重復繁瑣的語言,語言盡量精簡概括,并賦予童趣,孩子才會樂于學習。
(一)幼兒教師的言語應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教師的語言要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教師趣味性的語言應該能夠貼近幼兒心理,能使語言更具活力,并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氛圍中學習、生活。
(二)幼兒教師的言語應具有啟發性、針對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言語應具有啟發性,能夠啟發幼兒開動腦筋發散思維,而不是用重復繁瑣的提問來降低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言語還應具有針對性,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有各自發展的特點,我們應該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采取不同的言語熏陶。
(三)幼兒教師的言語應具有激勵性和情感性
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心。
(四)幼兒教師的言語應具有生活化和文學化
富有詩意、具有韻律美、節奏明快的語言可以使教學出神入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能夠激發討論的欲望,增進他們與同伴之間的交流討論。
孩子成長的導航就是我們教師的言語,可見,教師的言語在幼兒成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使天真可愛的孩子們伴著我們的言語健康快樂地成長!
(江蘇省常熟市大義幼兒園)
[1]韓宏莉.《幼兒教師“語言暴力”現象探析》[J],幼兒教育導讀,2009,(06)
[2]楊海麗.《教學活動中發現的語言問題及對策》[J],幼兒教育導讀,2009,(09)
[3]馬玲.《試析幼兒園教師的語言技能、策略與魅力》[J],林區教學,2009,(01)
[4]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S],學前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