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莉
快樂體育的探究
文 徐莉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老師要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通過游戲等比較有意思的方式讓幼兒融入到體育活動中來,積極參加戶外活動。
體育 快樂 興趣

《指南》中把幼兒的健康教育目標放在了首位,足以可見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吨改稀返慕】殿I域中把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放在“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發展目標之中,這充分體現了視體育活動興趣為良好生活習慣的現代保育理念以及終身體育的健康理念。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由于年齡特征和認識水平所限,幼兒不可能像成人一樣認識到鍛煉身體的意義,從而自覺參加體育活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直接動機是愉快、好玩,任何被動的、強制性的體育活動,都將扼殺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育是一種經歷,體育對幼兒來說不僅僅是運動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愉悅身心的經歷,要讓孩子在快樂體育中健康自信地成長。
幼兒園孩子的基本活動是游戲。教育學家馬斯洛認為:“幼兒期是奠定智力發展基礎的最有效的時期,游戲的過程正是智力發生的非同一般的過程?!毙睦韺W家也就游戲與解決問題能力之間的關系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游戲活動創設了幼兒心目中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場景,偶爾在這種模擬性環境中“假戲真做”,可以有效鍛煉幼兒解決問題和作出決定的能力,從而使幼兒獲得智慧、學習方法、思維的變通習慣和創造性。所以,我們將“以集體活動為主”的傳統的體育活動方式,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采取多樣化的組織形式,例如在《玩沙包》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沙包,讓幼兒自由選擇后分散玩,教師觀察幼兒的玩法,在分散活動中幼兒非常有創意,想出了許多玩沙包的方法,有二人拋接,一人或多人投擲的,有一人頭頂的,有一人肩扛的,還有背駝的等各種玩法。當幼兒盡情玩耍后,我們讓玩得有特點的幼兒來介紹玩法,組織幼兒集體進行練習,或將好的方法告訴幼兒,引導他們自己進行練習。來自于幼兒的東西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所以在組織活動時,不要讓孩子在教師預設的活動中隨著老師轉,而應立足于幼兒與材料本身,大膽地放手,教師則擔當活動中的協助者和總結者。
在游戲中,體育活動是幼兒最為喜歡的運動。兒童游戲的玩具,都是來自于生活和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廢油漆桶、廢輪胎等??茖W的體育活動,能提高孩子的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如:體育游戲《龜兔賽跑》,在活動前特別注意孩子的準備活動,然后要給孩子們化妝——戴上可愛的頭飾,另外給“兔子”戴上白手套給“烏龜”背上貼一個塑料袋當“龜背”?!敖K點”和“領獎臺”用大型積木搭建而成,途中用拱門設兩個“門”,讓“烏龜”練習鉆的動作。設置兩個輪胎作路障,讓“兔子”練習跳的動作。把孩子分成四組,這樣就縮短了孩子等待的時間,孩子也很感興趣,都爭搶著交換角色比賽,連平時體弱的孩子也不示弱?;顒又?,根據孩子發展與動靜交替的特點,控制和調節活動量,活動量較大時,老師穿插分發獎牌,讓孩子休息一會。整個游戲中,孩子對活動形式、過程都很感興趣。通過游戲有助于孩子形成頑強、自信的品質及團結友愛的集體榮譽感。
體育游戲是幼兒體育活動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情節有趣,形式活潑多樣,適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易于激發幼兒積極探索和參與的興趣和愿望。所以,在組織幼兒體育游戲時,我們常通過各種游戲形式,或賦予它情節,或營造競爭氛圍,使運動器具和材料“活”起來,使孩子們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被動運動”走向“主動運動”。
例如在玩夾沙包跳時,我們采用了小兔采蘑菇的游戲,讓幼兒模仿小兔,一邊念念兒歌,一邊練習夾沙包并腳跳,幼兒完全投入其中,積極性很高。再如:“捉迷藏”“老鷹捉小雞”“好玩的皮球”等游戲,充滿了新奇、等待和追逐動作;“老狼老狼幾點鐘”等游戲,則使幼兒各有分工,充滿幻想,通過對不同角色的模仿,充分使兒童過了一把表演癮。兒童能從這些游戲中體驗到各種歡樂。
在游戲中,兒童始終處于主動、積極的活動中。他們自己選擇游戲方式,準備玩具材料,協商角色,構思情節,控制游戲環境,制定游戲規則,充分地表現自己的游戲才能。因此,兒童游戲充滿著無窮趣味性,成為兒童快樂的源泉。
體育游戲中,幼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情緒興奮、思維活躍,特別是一些調皮幼兒常會脫離老師的游戲要求,自己創造出新玩法。而教師為了順利地完成活動取得預定的效果,往往會對幼兒的“別出心裁”加以制止,并極力將他們的注意力拉回到原有游戲中來,這就使幼兒失去自由和愉快的感覺,在體育活動中逐漸失去自我。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會逐漸受拒,當然談不上培養創新意識。詩人泰戈爾認為:孩子的創造天賦往往是無意識的。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的精神環境、多給幼兒自主、自由的好機會和民主寬松的教育氛圍,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想象與表現,減少不良的心理壓力和消極的環境氣氛,讓幼兒所有的“別出心裁”都有可能成為產生創造力的積極因素。如在玩走竹梯時,一些孩子不滿足同一模式的活動,想出各種各樣走竹梯的方法。有個孩子踩在空檔里走,其他孩子就紛紛效仿。此時老師就鼓勵他們再想想,還有什么樣的走竹梯方法。能力強的幼兒馬上又嘗試手腳共用,在竹梯的兩端同手同腳走,因為某些孩子的協調能力較差,他們不能一下子模仿手腳共進走,于是老師又讓能力強的孩子示范。結合孩子的示范,教師用語言進行動作要領的指導,很快地,有部分孩子能用這個方法走竹梯了。當今社會需要的就是創新型人才,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的生力軍和建設者。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將游戲復雜化、多樣化,引導幼兒改編、創編游戲,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相信幼兒的潛能,尊重他們的創造,發現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在愉快的游戲中,笑得更燦爛,唱得更動聽。
陳鶴琴先生認為:“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蹦敲次蚁胝f:只有讓幼兒充分體驗運動的快樂,形成活潑、向上的性格,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促進各領域的學習,才能提高幼兒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游戲對幼兒是一種“快樂的教育”,是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鞓敷w育,我想這正是幼兒園健康教育所要追求的。
(江蘇省鎮江市江濱幼兒園)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簡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3]王新晨.《根據幼兒體育游戲特點實施幼兒體育游戲教學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2,(1)
[4]陳雪群.《早期教育》,江蘇:江蘇教育報社刊,1992
[5]楊楓.《學前兒童游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黃人頌.《學前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劉炎.《兒童游戲的當代理論與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