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屠玥
美術教學:因游戲“加盟”催生異樣精彩
文 屠玥
美術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鍛煉幼兒審美能力的根本。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將美術教學游戲化,可以增強美術的趣味性。美術教學的游戲化更能突出以人為本、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對幼兒以后的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對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在綜合一些教育理論的基礎上,對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游戲化對策進行了總結。
美術教學 游戲 幼兒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游戲的存在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游戲作為輔助手段從而增加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另一種是將游戲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使其成為美術教學的載體。其中,前者屬于當前幼兒園游戲教學中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游戲在美術教學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決定于教師對游戲與教學的觀念,如果教師單純從游戲增加教學趣味性的角度來看待游戲與教學的話,游戲的實施會受到限制,從而導致美術教學中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銜接不夠連貫,甚至面臨失去游戲本真的危險。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這種游戲的生態環境中,幼兒的認知和情感處于和諧的統一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在《我愛吃的水果蔬菜》《我喜歡的小動物》中,游戲作為美術教學的形式,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語言的表達,角色的扮演、材料的操作,使幼兒在最佳的狀態中進行學習。同時,游戲教學促進了幼兒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教師根據教學任務的要求,以游戲的形式對內容進行重新編排,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游戲教學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游戲中幼兒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使其保持一種愉悅的心理狀態,有助于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在沒有游戲環節的美術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難集中,除了坐在前排的個別幾個小朋友可以一直跟著老師的思路之外,其他的幼兒都要靠老師不停地點名、提醒和強調紀律才能勉強配合老師完成教學,在隨后的美術活動中也會表現出不知道該做什么,該怎么做的課堂情緒。而在《拍皮球》《我喜歡的小動物》的美術活動中教師使用了游戲,幼兒對于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很感興趣,甚至只要一聽到“游戲”兩字就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雙眼充滿期待地緊緊盯著老師,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環節,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也能夠投入其中,努力完成老師安排的游戲任務。雖然整堂課都是在老師的“掌控”中且游戲時間非常短暫,但幼兒依然能夠積極配合老師完成美術教學活動,并能在美術活動中制造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1.美術和游戲教學存在分離的現象
在美術教學中,仍然較少看到游戲的蹤影,通過案例《去郊游》《花手帕》也可以看出,美術教學中很少有游戲的參與,大多數情況下游戲在幼兒園只是作為獨立的課外活動進行,對于幼兒的發展來說,游戲和教學都是極為重要的。只有將教學與游戲二者恰當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游戲應當滲透到幼兒的生活和學習中,游戲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繼而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來開展教學活動,用游戲化的方式促進幼兒發展,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價值。
2.老師在美術游戲中體現出過多的干預或者過多放任學生自由
在筆者所觀察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游戲教學中主要表現為兩種截然不同的游戲態度:一種是對幼兒游戲進行全程干涉和掌控,幼兒只有參與游戲的權利,卻沒有支配和控制游戲的權利,幼兒在美術游戲中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另外一種是教師給予了幼兒足夠的自主游戲空間,讓他們自由自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沒有任何的游戲規則,教師也不參與和介入游戲。
3.教學過程中不能關注每一個孩子
從案例《我喜歡的小動物》和《拍皮球》中,可以看出師生在游戲教學的互動環節中,教師并不能關注到每一個幼兒,教師點名選擇參與游戲的往往都是思維活躍和表現力強的幼兒,再加上游戲時間較為短暫,教師經常忽略掉幼兒的情緒體驗。幼兒教育的公平問題歸根結底體現于教育過程的均等體現出民主平等的現代意識。在游戲教學中,游戲雖然只是作為一個輔助環節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但游戲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各自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有的孩子聰明機靈、善于表達,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有的孩子調皮搗蛋、沉默不語,容易遭到伙伴的排斥和老師的冷落。
4.游戲資源有限
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游戲都是從其他地方復制而來的,她們依賴于書籍、網絡等外來資源,沒有自我創新,自己開發游戲的意識,從而導致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使用的游戲資源固定而有限,幼兒所接觸的游戲形式也重復而單一。
1.游戲形式多樣化
游戲通過一種娛樂的方式使幼兒無意識獲得視覺體驗和感知,不同的游戲帶給幼兒不同程度的新鮮感,從而不斷激發著幼兒的創造情感和參與激情,然而在實際的幼兒園美術游戲教學活動中,最令教師頭疼的問題就是游戲資源的匱乏,只有多樣化的游戲形式才能為幼兒美術活動創造更大的想象和發展空間。可以與民間游戲結合在一起,以故事形式來進行美術教學。
2.美術要與游戲完全結合一起
加強美術教學中游戲的應用,要做到游戲中有美術,美術中有游戲,目前美術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美術教學與游戲的嚴重分離,美術活動基本上獨立于游戲而存在,幼兒在美術教學中的樂趣僅限于觀賞幾張從網上下載而來的美術圖片,除此之外,幼兒完全是憑借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和教師模式化的美術要求來完成創作。美術與游戲的隔離對于具有創造性的幼兒來講是很可怕的,美術具有游戲的因素,但是絕對無法取代游戲的價值和功能。因此,只有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3.堅持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幼兒美術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它強調的是幼兒通過自主性實踐與探索,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創作情感,使幼兒的創作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而游戲作為幼兒美術學習的有效手段,教師必須為幼兒創造一個有利于幼兒自主活動的游戲學習氛圍,把幼兒放在支配的地位,讓幼兒做真正的主人。幼兒自主性的發揮并不意味著讓教師徹底放手,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提供指導,而且指導的方式也要注意分寸和技巧,善于發掘和利用各種有效的指導方式,一切以實現幼兒的主體性為目的,使游戲中培養的自主性成為美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幼兒在游戲中的所有感受和體驗都會直接影響其在教學中的表現,如果一再被剝奪游戲權利的話,只會讓幼兒感到自卑、怯懦,甚至開始回避游戲、討厭游戲。“公平”除了體現在游戲機會平等之外,還體現在老師對個別幼兒的關注平等上。教師在游戲中應盡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給他們提供均等的游戲機會,游戲機會的增多會讓幼兒感受到一種自我存在感,在游戲的參與度上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因此,在游戲中,要尊重幼兒,讓每一個幼兒都擁有平等游戲的權利。
美術教學是培養孩子審美能力的關鍵,游戲教學可以幫助幼兒感受到美術的真諦,對幼兒的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文章論述了幼兒美術教學中游戲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美術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應用多樣化的游戲形式,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八都幼兒園)
[1]張亞靜.《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2):70-72.
[2]夏艷.《民間玩具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 2008,(8):14-15.
[3]高瑩.《對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和問題的討論》[J].美術教育研究,2010,(6)
[4]許涼涼.《發展幼兒繪畫創造力的教育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11):64-66.
[5]馬金晶,馬雯娟.《康定斯基的藝術教育心思想及其對幼兒美術教育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9,(2):52-54.
[6]莫妮.《論幼兒美術教育中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