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生
【摘要】高校大學生黨員是我黨后備力量的重要來源,目前,高校大學生黨員再教育中存在著對學生黨員重視程度不夠,學生黨員再教育運行機制缺失以及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問題。建立學生黨員評價監督機制,完善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體系,構建學生黨員黨性修養實踐平臺,可以極大提高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再教育
基于大學生黨員的特殊性,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黨員政治素質,是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以嚴謹務實的態度客觀地分析大學生黨員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對完善大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大學生黨員再教育重視不夠,個別黨員素質不高。部分高校對大學生黨員再教育認識不足,造成對大學生黨員發展重數量、輕質量,重發展、輕教育等現象。另外,低年級培養不夠,高年級突擊發展,學生黨建前緊后松,使部分學生黨員不能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黨員先鋒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第三是不能發揮模范作用,組織紀律觀念不強。四是政治理論學習不系統、不深入,理論水平不高。缺乏奉獻精神、進取心和責任感。
(二)大學生黨員再教育運行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指導監督。部分高校對大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實效性、針對性不強,缺乏對學生黨員實施再教育常態化的運行機制。個別高校,有的學生黨員入黨后從沒有參加過組織生活,有的學生黨員沒有被黨組織談過話,學生入黨后很少或沒有接受培養和指導。有的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單一、質量不高,黨員民主評議流于形式、走過場等。
(三)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隊伍建設重視不夠,素質有待提高。目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二級院系學團負責人或輔導員承擔。學團干部隊伍的現狀是人少任務重,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多,客觀上影響和制約了他們對學生黨員再教育工作的投入,也談不上對學生黨員再教育方法和途徑的研究與探索。同時,不同高校中學團干部隊伍的工作能力也參差不齊,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提高高校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管理工作效果的對策
(一)完善大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和培訓,提高大學生黨員素質。完善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的學習機制,一是要系統規劃和制定理論培訓和教育的目標。充分考慮大學生心理發展和接受能力,對學生黨員進行系統的理論培訓和教育。高校可以定期舉辦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畢業生黨員培訓班,學生黨員高級研修班。突出黨的基本理論、宗旨和黨性修養等內容的教育。二是一般培訓與重點教育相結合,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強化理想信念、遵守黨紀黨規。
(二)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大學生黨員教育保障機制。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對不同專業、年級黨員區別對待,構建具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制度體系。例如推行班級同學評議制、黨員發展公示制、預備黨員考察制等;制定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健全黨員理論培訓制度;建立黨員動態管理制度。
(三)提高實踐效果,創設大學生黨員教育多種平臺。為大學生黨員創設多層次的實踐平臺,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積極作用。組織校外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大學生黨員實踐基地。大學生黨員可以擔任輔導員助理、學辦、團委辦公室助理等,讓其主動參與學習校內各項教育管理過程中的管理方式和理念。鼓勵大學生黨員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和科研實踐,如演講比賽、辯論賽、征文比賽、文藝演出、創新創業大賽等,帶動廣大學生共同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和科技創新氛圍。
(四)重視隊伍建設,提升大學生黨員黨務干部整體素質。學生黨務干部是高校實施黨員再教育最直接的實施者,黨建工作的教育與實踐主要是由他們直接作用于學生群體來實現的。所以,建設一支專業化、學者型的黨務干部隊伍迫在眉睫。合理配置與補充學生黨務干部隊伍,把德才兼備、熱愛學生黨務工作的同志選拔到隊伍中來。建立合理納入、退出、分流發展機制,給學生黨務工作者更多學習、提高、發展的機會,增強學生黨務干部隊伍的活力,激發他們的職業歸宿感。
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要對大學生黨員再教育給予及時的指導和監督,使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成為黨員群體中的一面旗幟。
【參考文獻】
[1]孟益宏.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
[2]張日新,馬安勤.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構建與完善[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10(1).
[3]劉珉曳,趙華朋.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調研與思考[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