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創業型領導、組織學習與戰略柔性關系

2017-01-09 22:08:09張翔丁棟虹

張翔+丁棟虹

摘要:基于高階理論、戰略創業理論,探究影響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的兩個重要因素:創業型領導和組織學習,并將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作為中介變量引入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的關系中。通過對197家中國新創企業的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創業型領導對新創企業的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創業型領導、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都對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在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的關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創業型領導;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戰略柔性

中圖分類號:C9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595(2016)06-0010-08

一、引言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呈現出快速變化、難以預測的特點。[1]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動蕩變化的環境中獲取與保持競爭優勢是企業面對的重要現實問題。新創企業因為自身的成長弱性,不僅面臨著資源缺乏的窘境,還要面對富有經驗對手的競爭與顧客對產品的懷疑,因此必須抓住機遇加快企業的成長。[2]戰略柔性正是企業在變化的環境中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3],它不但可以幫助企業通過提高現有資源的適用范圍、發現資源新用途等方式來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而且有助于企業靈活配置、組合與應用資源來支持其戰略的迅速調整,從而幫助其實現對環境變化的快速反應[4]。有研究指出,戰略柔性可以幫助企業為了把握有利商機提前做好準備以獲得先動優勢。[5]

研究表明,企業高層的領導風格對于戰略柔性有重要影響[6],而組織學習則是推動戰略柔性形成的重要因素[7-8]。創業型領導具有兼具創業者特征與成功領導者特征的新型領導的風格[9],學者們認為具有這種風格的領導者會充分利用企業的競爭優勢,也會及時抓住市場機遇[9]。創業型領導者為了帶領企業獲得優勢、尋找機遇,可能采取戰略柔性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目的,而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之間是否有緊密聯系,鮮有學者予以關注。另外,現有研究雖然發現組織學習對于戰略柔性的正向作用,但并未區分不同類型的組織學習對其的影響。[7-8]自從March提出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的概念后,兩類組織學習的劃分已成為組織學習研究的重要內容。[10]其中,利用式學習強調對已有知識的提煉、整合與利用,探索式學習強調對新知識的發現、開拓與創造。[11-12]兩者對于戰略柔性的影響機理是否一致,各自與戰略柔性的關系能否成立,這是已有研究尚未回答的問題。此外,雖然高層領導者的領導風格是影響組織學習的重要因素[13-14],但目前研究主要關注的是變革型領導、交易型領導的作用[15-16]。組織學習作為驅動新創企業成長的重要因素[17],新創企業負責人的領導風格是否有助于新創企業的組織學習,是創業研究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本研究依據高階理論、戰略創業理論,探究新創業企業負責人的創業型領導風格、組織學習與企業的戰略柔性彼此之間的內在關系,并依據March對組織學習的兩類劃分[18],將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作為中介變量引入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的關系中。研究的結果不僅填補創業型領導與組織學習研究的空白,還論證創業型領導對戰略柔性的影響,并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厘清創業型領導對戰略柔性的作用機制。

二、相關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相關理論的回顧

戰略創業理論強調企業通過整合創業行為(尋求機遇的行為)和戰略行為(獲得競爭優勢的行為)來持續創造企業的財富。[19-20]Ireland等提出了戰略創業的理論模型,認為創業型領導可以通過影響戰略性資源管理來推動企業財富的創造,并認為創業型領導者是致力于獲得企業競爭優勢與把握市場機遇的領導者。[19]戰略創業理論是創業型領導概念形成的理論基礎。[21]Gupta等認為創業型領導具有“通過主動創造愿景,并與員工分享愿景,獲得員工的認同,同時還動員、鼓勵與引導員工致力于那些能夠發現與創造組織戰略價值”的領導風格。[9]Renko等在總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創業型領導要重視對市場機遇的識別與把握,以及對關鍵資源的獲取與利用,認為這也是創業型領導與其他領導主要的不同點。[21]高階理論強調了高層管理者或高管團隊的特征、戰略選擇等在組織管理中的關鍵作用[22],是探討高層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對于戰略柔性、組織學習影響的重要理論支撐[6,15]。

在組織學習的研究中,March認為利用式學習是以“精煉、篩選、效率”為特點的學習,相應的回報具有可預測性;探索式學習則體現出“探索、嘗試、試驗”的特點,其回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18]Su等通過比較兩類組織中(機械式與有機式的組織)的探索式學習與利用式學習的關系,發現這兩類組織學習在有機式的組織結構中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它們是互補的關系;而在機械式的組織結構中兩者是相互排斥的。[23]新創企業尚未進入成熟期,其組織結構存在較易調整、靈活性強的特點,有助于合理安排兩者的關系。[17]

(二)創業型領導與組織學習

已有的實證研究發現,變革型領導、關系導向型領導與任務導向型領導對組織學習都有顯著的正向作用。[24]同時,一些理論研究認為,領導者的領導作用可以通過支持性組織文化的營造與激勵性人力資源政策的實施來影響組織學習。[25]創業型領導者會主動與員工分享、溝通愿景,并努力得到他們的認同,同時為了實現愿景,常常為員工設定明確且有挑戰性的目標,從而使員工了解組織對其的期望[9],有助于員工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習的動力;還會積極營造相互信任、和諧的組織氛圍[9],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還鼓勵員工打破思維定勢、獨立思考與挑戰自我[9],支持他們從事創新活動,并主動承擔下屬或團隊創新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21],這些都有益于員工學習經驗的積累。此外,有研究表明,創業型領導有助于新創企業負責人獲得員工對組織變革的支持[26],因而會提高員工為了轉變思路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創業型領導有助于企業的組織學習。

1.創業型領導與利用式學習

依據戰略創業理論,創業型領導者有能力帶領企業既發揮當前的競爭優勢,又抓住潛在的市場機遇。[19]而新創企業追求當前競爭優勢的行為是有策略的,其重點是采取有效的行動來降低環境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27]這類行為體現于深度開發現有市場的行動,表現為改善現有的產品、改進當前的技術或者引入與產品有關聯的新產品,以此應對顧客需求的變化,從而獲得當前的競爭優勢。[9,27]利用式學習強調企業對現有知識的利用、開發與整合,有助于企業通過對已有知識的充分利用來實現組織策略與行為的調整。該行動所獲得的收益是可以預期的,其有助于降低外部環境所帶來的不確定性。[12]已有的研究表明,利用式學習對企業的財務績效與綜合績效均有顯著的正向作用。[28-29]就新創企業而言,在其持續進行的利用式學習過程中,企業的內部能夠逐漸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機制,這種機制有助于新創企業在面對不確定性的環境時做出適當的反應,有利于新創企業保持競爭優勢。[17]因此,追求當前競爭優勢的行為可以激發利用式學習。[30]創業型領導者為了帶領新創企業獲得競爭優勢,會通過分享與溝通愿景、建立支持學習的組織文化、實施鼓勵創新與獎勵學習的政策等,來積極引導企業開展利用式學習。此外,有研究表明,新創企業的創業導向對于其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31],而創業型領導對于企業建立創業導向有促進作用[32]?;诖?,提出如下假設:

H1:創業型領導對新創企業的利用式學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2.創業型領導與探索式學習

探索式學習可以通過新知識與重要信息的獲取,幫助企業在動蕩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獲得先動優勢。[33]因為新創企業的成立時間不長,還處于艱難摸索的過程中,由于現有知識或經驗的積累不足,對于外部知識有大量需求,探索式學習可以通過對新知識的搜尋、獲取提高新創企業的知識存量,并通過對這些新知識的開發與應用,幫助企業有效整合內部資源、開發創業機會、完善組織管理[17]。相關研究證實,探索式學習對于企業的新產品研發、新產品績效與突破性創新等均有積極作用[28,34-35],新產品與新技術是開拓市場、抓住機遇的重要手段。已有的研究表明,探索機遇的行為與創業及創新活動緊密相關[36],例如探索機遇的行為可以使企業在尚未開發的潛在市場中迅速行動成為先動者[37],使它們積極研發全新的產品或技術從而創造新的市場[2]。創業型領導者是積極帶領企業探尋機遇的領導者[21],會積極組織企業開展相關的創業及創新活動。對于新創企業而言,探索式學習不僅能夠幫助企業獲得先動優勢,還對企業把握創業機會、研發新產品等有積極作用,所以創業型領導者為了抓住機遇,會積極推動探索式學習?;诖?,提出如下假設:

H2:創業型領導對新創企業的探索式學習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三)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

創業型領導強調企業領導者既要重視內部資源的充分利用,還要關注對市場機遇的識別和開發。[19]戰略柔性是企業應對環境動蕩變化的有效手段,是企業為適應變化而快速反應的重要能力,其不僅強調企業要提高資源的適用范圍、降低同種資源用于不同途徑的轉換時間與成本、最大程度地開發現有資源的價值,還強調企業要靈活配置與應用資源來支持其戰略的調整。[4]對于新創企業而言,其往往面臨資源缺乏的窘境,因而戰略柔性能夠幫助創業型領導者帶領企業實現內部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企業為了把握稍縱即逝的有利商機,需要對市場變化迅速做出反應,戰略柔性正是為企業的這種迅速反應提供了有效保障。戰略柔性有助于企業及時開發新產品、開拓新業務等,從而先于競爭對手進入新市場或新領域。[38]依據戰略創業理論,創業型領導者能夠帶領企業通過戰略性資源管理來實現財富的創造。[19]能力學派認為,戰略柔性是企業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戰略資源的有效開發、配置與靈活應用的能力,并認為其是一種具體的動態能力[39],是戰略性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40]。由此,創業型領導對戰略柔性會有積極作用。還有研究指出,企業想要發展、具有適應環境快速變化的能力,需要創造與以往不一樣的新思維來打破組織慣性,而這些新思維會讓員工感覺到不適應,引發他們對戰略柔性的抵制[41]。創業型領導者具有優秀的溝通能力,能促使員工打破思維定勢、獨立思考與挑戰自我;創業型領導還會積極支持員工從事創新活動并主動承擔相應的風險[9],他們的這些行為有利于培養員工的新思維,轉變其對戰略柔性的態度?;诖?,提出如下假設:

H3:創業型領導對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四)組織學習與戰略柔性

1.利用式學習與戰略柔性

戰略柔性不僅強調企業要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實現資源從現有用途轉換到其他用途,還強調其調整資源配置、業務流程與組織系統的靈活性[42]。對于新創企業而言,由于其成長弱性造成了生存壓力大、資源缺乏等問題,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經營成本、充分利用資源是其面對的重要現實問題。利用式學習強調對現有知識的開發與整合,能幫助企業通過對現有知識、流程的調整來適應市場與技術的變化。[12]這種調整方式的成本是相對較低、比較容易控制的。另外,利用式學習是一種以“篩選、生產、效率”為特點的組織學習[18],不但有利于新創企業結合已有的經驗去改進資源轉換用途、降低轉換的成本、提高轉換的效率,而且有助于企業協調整合能力的形成,而這種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更靈活地配置與整合資源,更迅速地調整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43],從而支持戰略的快速調整。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H4:利用式學習對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2.探索式學習與戰略柔性

有學者研究證明了探索式學習對大中型企業的兩類戰略柔性(響應柔性、先動柔性)有顯著的正向作用。[1]對于新創企業而言,其成立時間不長,許多地方尚處于摸索階段,現有知識的存量不高,迫切需要從外部獲取大量知識來提高現有知識存量[17]。探索式學習可以幫助新創企業不斷搜尋、獲取新知識,提高知識存量,從而為構建戰略柔性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新知識的持續增加,新創企業對環境變化的預測能力、對外部信息的處理能力隨之提高,其為適應變化而調整戰略與組織系統的決策效率也隨之提升。[1]同時,探索式學習一方面使新創企業通過對新知識的開發與應用,更好地發現已有資源的新用途、資源組合的新方式,提高其資源的適用范圍;另一方面使企業通過對外部有用信息或知識的獲取及分析,更好地感知市場變化,并根據市場變化有效地調整戰略,靈活地配置與應用資源去開發新產品、開拓新業務等?;诖耍岢鋈缦录僭O:

H5:探索式學習對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五)兩類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創業型領導對兩類組織學習、戰略柔性均有積極作用,同時兩類組織學習對戰略柔性也有積極作用。所以,本研究認為創業型領導者為了實現新創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和抓住市場機遇的目的,可以通過兩類組織學習的積極開展來促進戰略柔性的形成?;诖?,繪制出如圖1所示的概念模型圖,并提出如下假設:

H6:利用式學習在創業型領導與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H7:探索式學習在創業型領導與新創企業的戰略柔性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的收集

本研究利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來獲得數據。選擇新創企業的標準有以下兩點:企業成立時間不超過5年;企業還沒有公開上市。[44]為了方便調研,課題組只邀請每家新創企業的1位高層管理者(除CEO以外的副總經理或總監)來填寫問卷,原因是高層管理者比較了解CEO的領導風格,且他們對于企業的整體情況也非常熟悉。在正式調研之前,課題組在本地的創業孵化基地進行了預調研,并依據該調研結果對原始問卷進行了修改。在正式調研前,課題組依據公開信息獲得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內省級以上創業園區的入駐企業名單,先篩選出365家符合標準的企業,然后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到這些企業的CEO,并向他們說明本次調研的目的、意義與程序。他們同意參與調查之后,課題組通過去約定的地點進行現場調查或者以發送電子版問卷的形式,邀請這些CEO指定的高層管理者填寫問卷,兩種方式共發放了254份問卷。經過近2個月的調研,收回問卷219份,其中有效問卷197份。在有效問卷中,樣本企業涉及傳統制造業、商貿流通業、信息技術業、生物制藥業等多個行業,公司成立的時間均不超過5年,公司雇員總數在500人以下的占80.2%,樣本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二)變量的測量

本研究采用國內外較為成熟的量表來進行變量的測量,并依據本研究的主題進行適當的修改,所有量表均采用7級李克特量表的計分方式。

關于創業型領導的測量,采用的是Renko等開發的創業型領導風格量表[21],該量表是在Gupta等的量表基礎上設計的簡潔量表[9],共有8個題項,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90。雙元組織學習的量表則是采用Su等使用的量表[23],該量表是在國外成熟量表的基礎上針對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修正后得到的。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各有5個題項,兩者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α分別為0.87、0.89。關于戰略柔性的測量,采用的是Zhou等開發的中國情境下的量表[39],該量表是應用Sanchez[4]的戰略柔性理論框架設計的,強調戰略柔性是一種具體的動態能力,符合本研究從能力學派的視角對戰略柔性的界定。在本研究中,該部分有6個題項, Cronbachs α為0.91。

為了控制一些重要外生變量的潛在影響,參考以往研究的情況[6],本研究將企業年齡、企業規模、企業所屬的行業類型作為控制變量。其中,企業年齡指企業成立至今的時間,分成5個區間,而企業規模則以企業雇傭的全職員工數量作為指標,也分成5個區間,兩個控制變量的區間劃分如表1所示。關于行業類型,參考Huang等的做法[2],將樣本企業所屬的行業類型劃分為5個類別:制造業、商貿/服務業、科技業、建筑/房地產業與其他,并將其設置為“啞變量”,即企業屬于該行業則為1,不屬于則為0。

四、統計結果的分析

(一)同源誤差檢驗

本研究利用Harmon單因子方法來檢驗數據的同源誤差,通過該方法共獲得4個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計解釋了方差的69.74%,其中最大特征值的公因子只解釋了方差的30.48%。該結果表明樣本數據不存在嚴重的同源誤差問題。

(二)信度與效度分析

通過SPSS的可靠性分析,得到4個變量的Cronbachs α均超過0.85,表明各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然后,對4個變量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利用MPLUS軟件得到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4個變量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值均超過0.7,而它們的組合信度(CR)、平均變異萃取量(AVE)也分別超過了0.7、0.5的閥值。該結果表明4個變量均具有良好的組合信度與聚斂效度。

(三)描述性統計與相關性分析

利用SPSS的描述性分析與相關性分析獲得的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創業型領導與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戰略柔性都是顯著的正相關的關系(系數的p值都小于0.01),同時創業型領導、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都與戰略柔性是顯著的正相關(系數的p值都小于0.01)。通過比較各變量AVE值的平方根與任意兩兩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發現前者總大于后者,表明4個變量之間具有良好的區分度。

(四)分層回歸分析

利用分層回歸分析來驗證本研究的假設,構建的回歸方程及其統計結果如表4所示。為了檢查各個回歸方程的序列自相關問題以及各方程中變量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本研究選擇“統計量”中的杜賓-瓦特森檢驗(DW檢驗)和共線性診斷,得到的DW檢驗值均在2左右,而方差膨脹因子(VIF)的值為1.078~2.148,表明不存在嚴重的序列自相關及多重共線性問題。由表4的模型1、2可知,創業型領導對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系數分別為0.508、0.561,對應的p值都小于0.001),支持了假設H1、H2。從模型4、5、6可以看出:創業型領導、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都顯著正向影響戰略柔性(系數分別為0.587、0.462、0.479,相應p值均小于0.001),分別支持了假設H3、H4、H5。在模型8中,當創業型領導、利用式學習與探索式學習同時作為自變量時,三者的系數都是顯著的(對應p值均小于0.01),表明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在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的關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支持了假設H6、H7。

五、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與意義

本文通過對197家新創企業的樣本數據的實證分析,得到如下幾點結論:

第一,創業型領導對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已有的研究表明,創業型領導風格是新創企業領導者的一種有效的領導風格,創業型領導者能夠帶領新創企業積極開展二元式創新活動。[2]本研究證明了創業型領導除了對新創企業的兩種組織創新有積極影響外,還對兩類組織學習有正向作用。以往的理論研究強調創業型領導者帶領企業積極獲得競爭優勢和尋找市場機遇的兩種活動:一方面創業型領導者能夠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去獲得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而積極尋找潛在的市場機遇。[19]本研究的結論佐證了創業型領導風格是一種在帶領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同時,又帶領企業抓住市場機遇的領導風格。同時,該結論也驗證了企業CEO的領導風格是影響新創企業組織學習的重要因素,支持了Dixon等關于高層領導者的領導風格會影響組織學習的觀點[14]。

第二,創業型領導對戰略柔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戰略創業理論表明,創業型領導可以通過影響戰略性資源管理,進而影響企業的財富創造,因此創業型領導者是一個能夠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的戰略決策者。[19]依據能力學派的觀點,戰略柔性是企業培育與開發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戰略資源、靈活配置與運用資源去支持戰略快速調整的能力。[42]該學派認為戰略柔性是企業的一種具體的動態能力[39],是戰略性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40]。本研究驗證了創業型領導對戰略柔性的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戰略創業理論的觀點。

第三,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在創業型領導與戰略柔性的關系中均有部分中介作用。以往的研究已經表明組織學習會積極影響企業的戰略柔性[7-8],而利用式學習、探索式學習作為新創企業兩種重要的組織學習方式,在新創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新創企業領導者在創業過程中需要有效實施的組織活動。[17]無論是組織學習還是戰略柔性都是幫助企業在動蕩變化的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1,3,12]該結論證明了創業型領導風格作為新創企業負責人的一種有效領導風格,會通過新創企業的探索式學習、利用式學習來間接影響戰略柔性,支持了創業型領導具有主動帶領企業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領導風格的觀點,還解釋了創業型領導者促進戰略柔性的形成方式。

(二)管理啟示

本研究為新創企業的管理實踐提供一些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創企業的領導者應該重視創業型領導的作用,積極成為創業型領導者。相比成熟企業而言,新創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如何有效帶領企業快速適應動蕩變化的外部環境,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要現實問題。組織學習、戰略柔性都能提高企業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1],本研究證明創業型領導對于兩類組織學習、戰略柔性均有積極作用。因此,領導者們要積極參與創業型領導的相關培訓,學會如何有效地實施創業型領導行為,積極構建美好的愿景,并與下屬分享愿景,形成和諧信任的創業團隊氛圍,為員工創新提供支持,從而充分發揮創業型領導的作用。

第二,新創企業的領導者要充分認識組織學習對于建立戰略柔性的重要性,合理開展兩類組織學習活動。對新創企業而言,一方面應該積極通過探索式學習來獲得原創性的知識和技術,提高企業發現新資源及靈活配置與應用資源的能力,為企業長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另一方面應該通過利用式學習對現有的企業知識、能力與技術進行精煉和擴展,努力提高現有資源的適用范圍,最大程度地開發與利用現有資源,確保企業的發展。

(三)局限與未來方向

本文仍有一些不足和有待改進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本研究的重點是戰略柔性的整體概念,沒有具體討論其維度或分類及特征,例如資源柔性與協調柔性[4]、先動柔性與響應柔性[1]等,未來可以在此方面展開深入分析;二是本研究選擇的樣本數據來自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內的新創企業,因此得到的結論可能受地域以及企業類型的限制,本研究得到的結論是否適用于成熟的大型企業或者相對不發達地區的新創企業需要進一步論證,未來可以擴大樣本的覆蓋范圍;三是本研究沒有考慮新創企業外部環境的情境影響,例如環境變化對研究中變量關系可能存在的調節作用,未來可以在此方向展開討論。

參考文獻:

[1] 王永健, 謝衛紅, 藍海林. IT能力與戰略柔性:探索式學習與利用式學習的中介作用[J]. 經濟管理, 2012,34(11):64-73.

[2] Huang Shenglan, Ding Donghong, Chen Zhi.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New Venture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ynamism[J].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23(4):453-471.

[3] Hitt M A, Keats B W. Navigating in the New Competitive Landscape: Building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21st Centu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8,12(4):22-42.

[4] Sanchez R.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Product Competi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16(S1):135-159.

[5] Evans J S. Strategic Flexibility for High Technology Mane-uv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1,28(1):69-89.

[6] 王德才, 趙曙明. CEO變革型領導行為、戰略柔性與公司企業家精神關系——基于中小企業的實證研究[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4,35(6):144-153.

[7] 王鐵男, 陳濤, 賈榕霞. 組織學習、戰略柔性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 管理科學學報, 2010,13(7):42-59.

[8] Santos-Vijande M L, López-Snchez J A, Trespalacios J A. How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ffects a Firms Flexibility,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2,65(8):1079-1089.

[9] Gupta V, Macmillan I C, Surie G.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Developing and Measuring a Cross-Sectional Construct[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19(2):241-260.

[10] Gupta A K, Shalley C E.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49(4):693-706.

[11] Levinthal D A, March J G. The Myopia of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S2):95-112.

[12] Kane G C, Alavi 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 Investig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Process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18(5):796-812.

[13] Amitay M, Popper M, Lipshitz R. Leadership Styles and or 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Community Clinics[J]. The Learning Organizati, 2005,12(1):57-70.

[14] Dixon S E A, Meyer K E, Day M.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 Cross-case Analysis of the Russian Oil Industry[J]. Human Relations, 2007,60(10):1493-1523.

[15] 王飛絨, 陳文兵. 領導風格與企業創新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J]. 科學學研究, 2012,30(6):943-949.

[16] Vera D, Crossan M.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Learn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29(29):222-240.

[17] 朱秀梅, 孔祥茜, 鮑明旭. 學習導向與新企業競爭優勢:雙元創業學習的中介作用研究[J]. 研究與發展管理, 2014,26(2):9-16.

[18]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2(1):71-87.

[19] Ireland R D, Hitt M A, Sirmon D G. A Model of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The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29(6):963-989.

[20] Hitt M A, Ireland R D, Camp S M, et al.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Strategies for Wealth Cre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479-491.

[21] Renko M, Tarabishy A E, Carsrud A L, et al.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Style[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5,53(1):54-74.

[22] Waldman D A, Javidan M, Varella P.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t the Strategic Level: A New Application of Upper Echelons Theory[J].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4,15(3):355-380.

[23] Su Zhongfeng, Li Jingyu, Yang Zhiping, et al. Exploratory Learning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28(4):697-714.

[24] 陳國權, 周為. 領導行為、組織學習能力與組織績效關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09,30(5):148-154.

[25] Berson Y, Nemanich L A, Waldman D A.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ultiple Levels Perspective[J].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6,17(6): 577-594.

[26] 楊靜, 王重鳴. 女性創業型領導:多維度結構與多水平影響效應[J]. 管理世界, 2013,29(9):102-117.

[27] Wang C L, Tee D D, Ahmed P K.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Context in Chinese Firms: A Tale of Two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J].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2012,18(4): 1-26.

[28] 蔣春燕,趙曙明.社會資本和公司企業家精神與績效的關系:組織學習的中介作用——江蘇與廣東新興企業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6,22(10):90-99.

[29] 邱偉年,王斌,曾楚宏.社會資本與企業績效:探索式與利用式學習的中介作用[J].經濟管理,2011,33(1):146-154.

[30] Schindehutte M, Morris M H. Advancing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The Role of Complexity Science in Shifting the Paradigm[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08,33(1):241-276.

[31] 林琳, 陳萬明. 創業導向、雙元創業學習與新創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 經濟問題探索, 2016,37(2):63-70.

[32] Tarabishy A, Solomon G, Fernald L W, et al. The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in Dynamic Markets[J].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 2005,8(4):20-29.

[33] Zahra S A, George G.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34] Atuahene-Gima K. The Effects of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on Product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lity:How Does Problem Solving Matte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46(3):359-373.

[35] Atuahene-Gima K. Resolving the Capability: 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69(4):61-83.

[36] Eckhardt J T, Shane S A.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29(3):333-349.

[37] Ranch A, Wiklund J, Lumpkin G T,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An Assessment of Past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J]. Entrepreneu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33(3):761-787.

[38] Fan Z, Wu D, Wu X. Proactive and Reactive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Coping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Innovation[J]. 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3,21(2):187-201.

[39] Zhou K Z, Wu 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Product Innov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31(5):547-561.

[40] Combe I A, Rudd J M, Leeflang P S H, et al. Antecede-nts to Strategic Flexibility: Management Cognition, Firm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Op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2,46(10):1320-1339.

[41] Shimizu K, Hitt M A. Strategic Flexibility: Organizational Preparedness to Reverse Ineffective Strategic Decis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4,18(4):44-59.

[42] Li Yuan, Liu Yi, Duan Yi, et al.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Strategic Flexibilities and Indigenous Firm Innov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41(1):223-246.

[43] 許暉, 李文. 高科技企業組織學習與雙元創新關系實證研究[J]. 管理科學, 2013,26(4):35-45.

[44] Chandler G N, Honig B, Wiklund J. Antecedents, Moder-ators,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Membership Change in New Venture Team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20(5):705-725.

責任編輯:張巖林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wo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ategic flexibility: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based on the upper echelons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strategy, and adds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as mediator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sample data from 197 new ventures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the exploratory learning of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strategic flexibility; exploit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are both partial mediator variab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exploitative learning; exploratory learning; strategic flexibili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第一成网站|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swag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天天综合亚洲| 久久成人18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AV熟女乱|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1高跟丝袜|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国产一区成人| 三级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色哟哟国产精品|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 在线无码九区|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 亚洲一区色|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精品撒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笫一页|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久久精品66|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一级爆乳无码av|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成人| 婷婷伊人五月| 色偷偷综合网|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jizzjizz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99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在线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天堂自拍| 国产成人三级| 免费看a毛片|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91丝袜乱伦| 免费啪啪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