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平
摘要:高職院校為國家建設提供了大量人才,滿足社會需求,是重要的人才培養途徑,尤其是計算機專業人才極大地促進了國內相關行業的發展進步。網絡實驗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占據主要地位,側重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文章簡單說明了當前國內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的現狀,分析了進行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時應遵守的建設原則,進一步探究了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中具體的管理辦法,以不斷提升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方案
當前社會計算機的影響已經逐步滲透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對計算機專業從業人員標準越來越高,企業單位在招聘時也要求應聘人員不僅具備豐富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具有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在這樣的形勢下,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面臨著全新挑戰,傳統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已經不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因此學校必須要對網絡實驗室進行改革,確立適應實際的建設方案,完善硬件、軟件設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與時俱進,滿足計算機行業人才標準。
1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現狀
1.1 實驗設備落后老化
現階段國內許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設備陳舊落后,更新換代緩慢,甚至還停滯在“PC”階段,一部分儀器已經被社會所淘汰,導致的后果是:教學內容沒有硬件支持無法展開,學生不能對新出現的實驗項目進行練習;或者設施使用壽命已經到期,故障頻發,試驗結果不準確。
1.2 理論與實踐脫節
目前很多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側重于原理類,學生進行大部分的實驗基本是對理論的驗證,缺乏一定的靈活應變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專業性設備大多價格昂貴,學校在使用過程中十分慎重,面對學生開放的時間較少,最終導致學生進行實際演練的時間一再縮短,引發學校理論和實踐脫節。但是,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無論學生理論知識多么豐富也是紙上談兵。
1.3 學生接觸設備單一
一些高職院校出于資金投入的考慮,所引進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種類單一固定,建設方案很大程度也是參考了生產廠家,無法把實際教材的教材內容和實驗室相結合,教學中涉及的實驗不能展開。同時,學生在學習期間只了解某一種實驗室品牌,面對工作中實際可能遇到的其他設備時,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1.4 教師素質不高
有一部分教師在入職后,把教師這一行業當成鐵飯碗,不思進取,缺乏培訓,所掌握的技術水平已經落后,或者知識面狹窄,只能掌握課程標準內的教學內容。然而計算機更新發展速度極快,一些落后的教學方法和學習內容早已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這樣的背景下培養的學生是不符合社會需要的。
2 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原則
高職院校進行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時,應當具有科學的原則,在此指導下,才能有規劃地展開實驗室建設,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確認以人為本的中心,把對學生的培養放到首要位置,建立一體化教學體系和開放式實驗室,在正確的引導下,使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使用率最大最優化。
2.1 以培養人才為中心
計算機實踐性非常強,尤其是高職院校培養的計算機人才,畢業后要直接面對技術崗位,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直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的發展空間。所以,學校引進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基本前提是要以培養學生為核心內容,所引進的設備應當符合當前發展潮流,甚至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預測到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發展重點內容,安裝的設備儀器不至于很快被淘汰。實驗室的基礎功能要包括時下行業發展的主要方面,以保證學生在實驗中培養的能力在就業后能夠派上用場。
2.2 建立一體化教學體系
學生在進行實驗室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使學生在進入實驗室后能第一時間進入狀態,掌握實驗的重點和難點,抓住實驗關鍵步驟,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同時在實驗室進行具體操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理論層面的知識進行思考,更好地把理論知識融入實踐中去,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二者互相促進,互相依存。教師要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但是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處于輔助地位,使學生學會理論結合實踐,引導學生一步步找到答案,更好地發揮出網絡實驗室的效用。
2.3 開放式實驗
學校往往出于對昂貴設備的愛護心理,限制了學生使用實驗室的時間,導致學生只有在課堂時間內才有機會進行練習,平常學生自主進行實驗的要求大多是不被允許的。但是課堂時間是固定的,且教師講解的過程要占用一定部分,學生實踐動手操作的時間非常少,甚至遇到難題沒有充分時間解決。學校應當注意到,培養學生才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不能為了設備而本末倒置,忽視了學生的根本利益,所以要充分地對學生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大量時間進行練習。學校為保護設備,可以制定嚴格的管理條例和使用辦法,督促學生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另一方面,學校應當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減少故障出現,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3 建設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管理方法
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建設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實驗室管理辦法的確立,首先要提高安全意識,明確管理制度,建立操作日志等等,通過科學的管理辦法,提高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使用效率,使學生練習時間增多,逐漸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動手能力。
3.1 增強安全意識
在對計算機網絡實驗室進行管理時,首先要提高安全意識,學校的領導、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意識到使用網絡潛在的風險,確保在使用網絡過程中,操作規范,保護學校網絡安全穩定,一定程度上保證實驗室設備器械的長久使用。
3.2 明確管理制度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中,學校要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明確負責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的責任,制定規范的設備操作流程,使對實驗室的管理有所依據,一旦發生意外,能夠迅速得到解決。
3.3 安放標語
為提高實驗室使用人員的規范操作流程,學校要在實驗室內張貼使用標語,在機箱、屏幕上貼有標注了注意事項的紙條,時刻提醒學生規范操作,遵守流程和使用制度,幫助學生認識到實驗室設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實驗的正確步驟。
3.4 建立實驗室操作日志
在實驗室開發期間,要全面記錄使用信息,對于使用中發生的問題,適當處理后,要及時記錄在操作日志上,對于相關信息如具體細節、處理辦法、后續手段等等,全方位進行信息收集。同時對學生的使用情況也要嚴格進行掌握,學生的使用時間、使用期間有無發生問題和意外、數據是否有損壞等。這樣做不僅能夠總結歸納實驗室的發展規律,也能有效起到監督作用,約束學生自己操作,保證實驗室設備安全。
3.5 定期維護檢查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設備價格昂貴,因此,學校要配備專業人員進行定期檢測。一方面對于已經發生的故障,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和處理,方便教學課程正常展開,另一方面,定期的維護能夠把一些故障在發生前進行解決,保證課堂使用時間,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6 及時備份數據
對于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系統數據和文件,通過備份功能,復制到光盤上,如果出現設備損壞和數據丟失的情況,可以及時進行修復,方便快捷。
4 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是我國現階段熱門行業之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也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由于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關注重點更加偏向于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必須要及時發生改變。首先,高職院校要注意到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正視師資力量的不足和專業設備的陳舊落后,在進行計算機網絡實驗室建設時,一方面遵守科學的建設原則,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體系,最終培養出合格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推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