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華
1,并非所有胎都要“?!?/p>
流產的原因很多,但有相當一部分是由受精卵本身存在缺陷引起的。據統計,流產約有80%是由于受精卵有缺陷,胚胎不能發育或發育不全所引起。染色體異常、胎盤異常、胎兒發育不全、沒有胎心等,都可使孕婦在妊娠3個月內發生流產。
孕婦自身疾病,如患有子宮肌瘤、子宮發育不全、嚴重貧血、心血管疾病、皰疹、風疹、梅毒等,也有可能造成流產。
此外,母體內蛋白質不足、母嬰血型不合等情況,以及孕婦腹部受到外來打擊、強烈的情緒波動、性生活不節制(尤其是受孕后最初3個月及產前2個月內)等,也會引起流產。這種流產大多發生在妊娠中、晚期,是母體孕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目的是避免生出不正常的胎兒或排出死胎。
當然,如果是因過度疲勞、體力勞動、腹部外傷等引起的先兆流產,經過醫生診斷胚胎發育健康,就可以保胎。有些孕婦發現先兆流產后,由于擔心藥物影響胎兒健康,干脆放棄保胎,這也不科學。
2,保胎不能亂用黃體酮
一些孕婦一旦發現陰道出血等先兆流產癥狀,就急著用黃體酮保胎,對此專家并不認同。黃體酮等助孕藥物有使子宮血供充足、內膜肥厚、抑制子宮收縮和糖元沉積、適宜于受精卵著床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精卵和胎兒正常發育。有陰道流血、腰酸背痛等先兆流產癥狀及流產史者,如果經醫生檢查適宜用助孕藥,可每日肌肉注射10~20毫克黃體酮,連用數月。經治療后,如果癥狀消失,繼續妊娠到足月,是可以分娩出正常胎兒的。
孕婦體內有一種被稱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性激素,它有維持黃體功能、延長黃體壽命、促進黃體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等作用。應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先兆流產,也有良好的效果。
但專家提醒,保胎貴在對癥下藥。黃體酮只對黃體分泌不足及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產有作用;而晚期的先兆流產(妊娠超過3個月但不足28周)多由宮頸內口松弛引起,用黃體酮無益。因此,孕婦有先兆流產的跡象應盡快到醫院檢查,不要自己隨意選用保胎藥。
3,孕期“見紅”不一定是先兆流產
先兆流產的主要表現為懷孕后陰道有少量出血,根據出血量和積聚在陰道內的時間不同,顏色可為鮮紅色、粉紅色或深褐色。有時伴有輕微下腹痛,或有下墜感、腰酸腹脹。這多與孕婦的個人體質有關,尤其是那些有多次流產史的人,她們的身體可能本來就存在一些問題。此外,一些高危、高齡孕婦也可能發生先兆流產。
但專家提醒,孕婦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未必就是胚胎本身有問題。可能是由于孕婦的情緒緊張影響到孕期的穩定,也可能是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引起的陰道出血。因此,孕婦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時不必太緊張,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處理。如果是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引起的陰道出血,最好避免劇烈運動,避免同房。
4,保胎并不意味著一點不能活動
保胎的基本原則是要休息,但并不意味著一點不能活動。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于一般的先兆流產,如果在有下腹痛、陰道流鮮紅色血的急性發作期,建議多臥床休息,等到癥狀緩解或者消失后,才可以下床適當活動,比如在家里走走,小區散散步,一定注意避免強烈運動或勞累,不要登高或用力,不要長時間站立、蹲著,也不要經常做舉高、伸腰的動作,不要騎自行車,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
有多次流產病史者要查找原因。如果是宮頸機能不全引起的,應避免下床活動,多數要到醫院住院觀察,還需要把床擺成腳高頭低位,以避免胎兒逐漸增大對宮頸壓迫刺激引發流產;如果是前置胎盤引起的陰道流血,也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待流血停止后再酌情下床活動。此外,有先兆流產癥狀或者多次流產史的孕婦,盡量避免孕早期性生活。保胎的孕婦必須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引發流產。
一些高齡女性好不容易懷上寶寶,一出現陰道見紅就選擇全職養胎,整天臥床靜養,殊不知長期臥床反而容易增加孕期并發癥的發生。臥床不利于周身及子宮胎盤的血液循環,增加了患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同時,長期臥床也不利于孕婦陰道分泌物的排出,極易造成陰道感染而危及胎兒。建議普通孕婦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必要靜臥養胎。
5,保胎并非保到寶寶出生
保胎的孕婦既擔心保胎時間不夠導致流產,又緊張保胎藥物用的太多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其實很多情況下,輕微的流產先兆經過休息以及黃體酮等治療,很快就能治愈,有3-5天沒有癥狀,就可以考慮停藥,之后只要簡單的休息等措施就可以。
如果是因為黃體分泌不足引起的先兆流產,多數情況下黃體酮保胎的時間相對較長,需要到妊娠12周以后,胎盤功能逐漸完善起來,才可以考慮逐漸停用保胎藥。
如果是宮頸機能不全引起的習慣性流產,那么要保胎到上次妊娠流產孕周以后,再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保胎。
保胎過程中應監測胚胎在子宮里的情況,5~7天做一次B超檢查胚胎發育的情況,病情穩定后可以酌情延長間隔時間。
6,孕前檢查必要且重要
35歲是女性生育年齡的分界點。35歲后妊娠,胎兒的出生缺陷風險大增;40歲之后,女性的生育能力已明顯降低,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妊娠合并癥與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更容易患出現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因此,孕前檢查非常必要。
現在都提倡“治未病”、一級預防。通過孕前檢查,可以檢查出你所不知道的一些婦科狀況,如宮頸機能等。與孕前檢查相比,孕期檢查只能查出10%~15%的疾病,有許多胎兒的流產或是胎死腹中仍是原因不明。孕前檢查的內容主要有B超子宮附件、染色體檢查(有兩次自然流產以上)、基礎體溫、弓形蟲病以及男方的精液,需要做基因分析。
有些孕婦怕早期做B超對胎兒有影響而遲遲不去產檢。其實孕早期是篩選高危妊娠、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期死亡率的關鍵時期。妊娠12周內應到醫院做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