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超,楊淳淋,王洪敏
(1.遼源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遼源 136201;2.遼源礦業集團職工培訓中心,吉林 遼源 136201)
高職《數字測圖》課程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孟凡超1,楊淳淋2,王洪敏1
(1.遼源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遼源 136201;2.遼源礦業集團職工培訓中心,吉林 遼源 136201)
《數字測圖》是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職業核心課程和證書課程之一,在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處于承前啟后的地位[1]。根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數字測圖員崗位能力需求,高職數字測圖課程改革在教學目標上要突出動手能力、方法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上,要突出“理論知識夠用,技能訓練實用”;在教學方法上,以項目教學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使學生自主學習,強調交流與合作。在成績考核方面,要突出課程的能力本位要求。
數字測圖;教學改革;能力培養;項目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測繪技術和測繪儀器的發展與更新,傳統的白紙(模擬)測圖已經被數字測圖所取代。數字測圖被廣泛應用于測繪生產、土地管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和軍事工程等部門。為滿足目前測繪生產單位對數字型人才的需求,《數字測圖》課程需在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體現中占據一個重要的地位。《數字測圖》既與學習控制測量、工程測量、地籍測量等專業課程緊密相關,又為從事測繪生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來說,學生如果無法很好地掌握數字測圖技術,就很難滿足今后測繪工作的需要[2]。因此,本文針對《數字測圖》課程的具體情況進行了改革路徑的探討,并對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建議。
1.1 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經過對數字測圖員崗位能力需求的調研與分析,確定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理論知識適度,突出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為原則,以真實的工程項目為載體,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遞進與并列相結合的結構來展現教學,通過全站儀圖根控制數據采集、數字測圖野外數據采集和數字測圖內業繪圖等活動項目來組織教學,倡導學生在項目活動中學會數字測圖技術的基本概念與技能,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編寫數字測圖技術設計書,熟練操作全站儀和CASS軟件,快速進行數據文件傳輸等能力。
1.2 積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盡量多的穿插實際生產中一些常見的問題,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教給學生自我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欲望,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靈活應用理論知識與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以數字測圖野外數據采集項目為例,在數據采集過程中時常出現架設好全站儀之后,發現只能測到某一些矩形房屋一面墻的兩個角點,其他角點可能由于一些原因不能測得,而又需要將這些房屋展繪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并探討解決辦法,最后通過總結得出一種或幾種最佳方案。
1.3 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
“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是測繪人不懼艱辛,勇于拼搏的精神力量,在《數字測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由始至終的引導學生認識和學習測繪精神,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勞動紀律,誠實守信的觀念,認真做事、細心做事的態度,互助互補的團隊協作精神,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為學生從事測繪生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教學內容的選擇
本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是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標準,以地形測量員的職業崗位標準為依據,以“必需”、“夠用”為指導原則[4],以數字地形圖測繪能力培養為目標,保證學生在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崗位對所需人才的理論知識需求,按照數字地形圖測繪的具體工作過程,以知識和能力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一般到綜合的遞增規律,制定課程的具體內容框架,從數字測圖技術設計、圖根控制測量、數字測圖野外數據采集、數字測圖內業繪圖、數字地形圖應用和數字測圖質量檢驗等6個項目進行能力訓練,其中數字測圖野外數據采集和內業繪圖是核心能力。因此,首先在測圖野外數據采集的能力訓練中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建(構)筑物和地貌進行訓練,其次在數字測圖內業繪圖訓練中可進行原圖數字化訓練。同時為了提升學生使用規范的能力,提高學生工程素養,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入相關的測繪規程規范。
2.2 教學內容的編排
基于高職教育特點及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數字測圖工作過程為導向[5],按照數字測圖技術設計、圖根控制測量、數字測圖野外數據采集、數字測圖內業繪圖、數字地形圖應用和數字測圖質量檢驗的遞進式工作過程將課程教學分為六個學習項目。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把學習項目細化為多個子項目,并把相關的知識點融合到各子項目中,逐層推進,最終實現整個項目的學習。課程教學內容組織如表1 所示。

表1 教學內容編排設計
2.3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
《數字測圖》課程是基于項目工作過程和能力為本位進行設計開發的,同時該課程具有實踐性強,涉及到的儀器設備(計算機、全站儀和RTK接收機等)和軟件(CASS、SV300和EPSW 等軟件)較多的特點,因此本課程在具體實踐中以項目教學法為主,并結合具體情況選用其他教學法,如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的數字測圖工程實例)、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給出項目任務以及相關的案例,學生自主或合作收集資料、設計方案并且進行實施,教師要進行引導、評價)、模擬仿真教學法(在進行全站儀的使用教學時,可利用全站儀模擬器進行課堂演示與練習)和現場教學法(在進行測記法野外數據采集和內業繪圖教學時,可在實訓現場進行,采用邊提問、邊實踐、邊講解、邊指導,按照學生做的流程現場講解操作要領,并指出學生的各種不當或錯誤操作)等教學方法[3]。恰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Powerpoint、Flash動畫、模擬軟件、操作視頻等多種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職業素質同步增長;同時,也可以較好地解決測繪知識與技術不斷更新與發展,而教學時間和設備相對有限的沖突。
2.4 教學評價的設計
《數字測圖》課程考核評價要以能力考核為主,以理論知識考核為輔[6];能力的養成關鍵在于平時的訓練,所以要突出平時的考核;由于數字測圖是由多個項目組成的,所需具備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考核設計上還要科學的設計考核形式和方法,提倡多樣化,應充分全面的衡量和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注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數字測圖》課程考核設計詳見表2。

表2 數字測圖課程考核評價設計
從表2可知,《數字測圖》課程考核分為能力考核(80%)和理論知識考核(20%)兩部分;從考核時段看,平時的形成性考核占65%,期末的終結性考核占35%;從考核形式看,以操作考核為主,筆試、答辯和日常表現考核為輔,考核形式多樣化、全面化,做到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講究實際效果[7]。例如,數字測圖技術設計和質量檢驗考核形式為報告和答辯;圖根控制測量和野外數據采集的考核形式為技能操作(可分為儀器操作技能,地物地貌點選擇技能,記錄計算技能等)和成果評定(參照國家規范對點之記,控制測量成果,外業草圖等資料進行評定);數字測圖內業繪圖和數字地形圖應用的考核形式是以上機操作為主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具體任務。期末理論知識考核以閉卷筆試的形式進行,試題應以實際生產問題為主,讓學生綜合運用以掌握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綜合測試采用競賽方式,參照國家以及省市測量比賽的數字測圖項目的要求制定考核標準,側重數字測圖全過程的能力考核。
《數字測圖》課程進行了基于項目工作過程和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經過教學嘗試,課程改革后可以令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數字測圖項目的生產過程各環節的工作內容,促進了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升,實現了學生技能水平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增強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1]劉艷,武廣臣.《數字測圖》課程內容的改革研究[J].考試周刊,2014(34):10-11.
[2]孟凡超,劉幼華.《數字化測圖》教學內容探討[J].地理空間信息,2011,9(3):178-179.
[3]朱曙光.高職《數字測圖》項目化課程的實施總結與思考[J].科技信息,2010(21):326-327.
[4]唐均.基于生產項目工作流程的數字測圖技術課程改革[J].礦山測量,2015(2):35-36.
[5]王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數字測圖》課程考核改革與實踐[J].北京測繪,2014(5):140-144.
[6]劉陶勝,李沛鴻.基于項目式管理的數字測圖實訓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4):90-92.
[7]周波,唐桂彬,劉帥.高職《數字化測圖》項目教學法課程改革與實踐[J].地理空間信息,2014,12(5):170-172.
(編輯 馬海超)
On the Teaching Reform Ways of “Digital Mapp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NG Fanchao1, YANG Chunlin2, WANG Hongmin1
(1.Liaoyu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Liaoyuan 136201, China; 2. Liaoyuan Mining Group Employee Training Center, Liaoyuan 136201, China)
“Digital mapping”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 core courses and certificate courses of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major, which has a new position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igital mapping post ability demand,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reform of digital mapp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ability, way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teaching content focuses on the “enoug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focuses on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nd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lternately. Enable students to autonomously learning, and emphasiz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terms of grade assessment, it should focus on the a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ments.
digital mapping; teaching reform; ability training; projectization
收稿日期:2016-10-05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規劃課題《基于崗位對接和項目導向的高職課程“數字測圖技術”的改革與實踐》(編號:GH150663),主持人:孟凡超。
作者簡介:孟凡超(1985-)。遼寧綏中人,遼源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程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工作。
G712
B
1672-0601(2016)11-0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