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賽李麗鵬蘇小慧
(1東華大學 時尚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2合肥工業大學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9;3上海開放大學 上海教育系統網絡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高校QQ公眾平臺的發展現狀分析與展望
王 賽1李麗鵬2蘇小慧3
(1東華大學 時尚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2合肥工業大學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9;3上海開放大學 上海教育系統網絡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QQ公眾號亮相至今,已經吸引了社會的聚焦關注。作為繼微信公眾號發展而來的新興互聯網產品,在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發展前景如何?與高校的合作建設情況如何?本文分析對比微信公眾平臺與QQ公眾平臺建設應用的特點,調研5所試點高校的建設特點和進程,并以部屬高校為研究范圍,梳理當前高校QQ公眾平臺建設情況,最后,分別從用戶屬性、平臺思維、內容建設及功能應用等方面,探索高校QQ公眾平臺的發展現狀,為把握新媒體戰略布局和打造新型網絡生態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QQ公眾號;高校信息化;發展現狀;趨勢思考
在互聯網移動應用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下,微博、微信的發展方興未艾,特別是微信公眾平臺的媒體傳播力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追捧。基于傳統意義的QQ社交平臺發展起來的QQ公眾號,其發展引起了社會及教育人士的廣泛關注。從QQ公眾平臺的興起,到與部分高校試點合作,我們通過點、線、面三個層面介紹QQ公眾平臺的功能應用及產品特點,分析高校QQ公眾平臺的發展現狀,以期能夠幫助高校等教育機構把握QQ公眾平臺發展的紅利,實現高校網絡宣傳服務工作能力及水平的提升。
如今微信及其公眾平臺發展態勢良好,同屬騰訊產品的QQ,如何利用好迄今為止基數最大的互聯網社交平臺,成為騰訊方面,甚至是社會業界關注的焦點?2015年7月6日,QQ宣布開放公眾平臺測試;9月16日,QQ公眾號限時公測,公測開始不到一分鐘后就顯示“本輪名額已滿”。根據騰訊的數據,3000個公測資格在1秒內被搶完,共有11萬人參與此次注冊申請,QQ公眾平臺頁面訪問量達到300萬次。就這樣,QQ公眾號從宣布測試到限時搶注,引得業界人士的極大關注和追捧。
通過對比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應用來分析QQ公眾平臺的產品定位和應用特點,“定時發送”“學生匯”等可圈可點的差別化應用,值得我們特別的關注。詳細分析如表1所示。
當然,QQ公眾平臺的前景到底如何?有看好,也有質疑。現狀則是,不管QQ公眾號能不能做起來,先注冊了再說,是絕大多數人的心理:一種是保護性占坑,即對自己原有自媒體品牌的自我保護;另一種則是搶占紅利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許最有發言權,也最有可能撈到第一桶金。從某種程度上講,大眾的“普遍心理”和“僥幸心理”加重了QQ公眾平臺相比較微信公眾平臺的“雞肋”屬性,導致沒有人真正花心思去運營QQ公眾號。這也許就是QQ公眾平臺問世已經有一段時間,卻一直未受到大眾普遍認識的原因和困境所在。
區別于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推廣,騰訊在高校推廣方面,依托“騰訊QQ‘互聯網+’教育服務戰略”,著重在北京郵電大學、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5所高校開展QQ公眾號的建設試點工作。合作建設中,騰訊QQ將運用16年所積累的通訊能力和支付能力,通過QQ公眾號體系、QQ錢包、騰訊課堂、騰訊云等多種產品的在線應用場景的支持,連接校園行政、教學、校園生活等。其中,通訊能力將人與人、物與物之間建立起連接;而支付能力能夠將人與物、服務與服務之間連接起來。最終將校園中每個獨立的個體連接在一起。

表1 微信公眾平臺與QQ公眾平臺的發展現狀對比

表2 高校QQ公眾平臺的建設發展現狀
針對首批與QQ方面合作試點的5所高校,我們通過檢索網上平臺和聯系校方管理人員等方式,分別就5所高校的官方QQ公眾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情況進行了調研。歸納分析的主要評測指標情況如表2所示。
總體來看,經過一年半的規劃建設,5所試點高校中,北京郵電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QQ公眾號正式啟用,建設和運營力度較大,并吸引了較大的關注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宣傳、服務等功能的預期目標都還遠未達到。5所重點建設的試點高校的建設成效尚且如此,也充分說明,利用QQ公眾平臺開展綁定式的服務還有進一步深化和挖掘的空間。
3月中旬,我們利用手機端QQ對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的QQ公眾號開設情況進行檢索發現,北京郵電大學、東北大學等27所高校有QQ公眾號,占比40%。其中,山東大學等24所高校經過加V認證;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等在信息簡介中注明為學校官方賬號,75所高校無一高校有民間平臺。
通過查看27所高校QQ公眾號功能設置,發現它們主要傾向于滿足學生學習、生活等需求等功能。例如,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QQ公眾號設有微咨詢、微查詢功能,其中微咨詢里可以查看學校新聞、講座信息、通知公告等信息;微查詢可進行四、六級成績查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設有走進西農、服務師生、意見建議功能,服務師生版塊又設有校車查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失物招領等功能。從詳細的測評數據可以看出高校在建設QQ公眾號中所表現出的特點有:
第一,開展QQ公眾號建設的部屬高校占比不足五成,可見,目前QQ公眾平臺的建設意識和發展理念整體上暫未引起較大關注。
第二,開通QQ公眾號的高校多以身份綁定的形式為師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區別于微信公眾平臺以宣傳為重點進行建設。
第三,源于QQ公眾平臺尚未全部開放,民間的高校QQ公眾平臺尚未出現,當前高校QQ公眾平臺的運營環境較為純凈。
第四,個別高校的粉絲量有一定的規模,已經體現出較大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QQ公眾平臺迎合和契合了師生的個性化需求。
10月中旬,我們利用手機端QQ再次對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的QQ公眾號開設情況進行二次檢索,與3月中旬對比,除原開通的27所高校外,其他48所高校也都開通了相應的QQ公眾號。但與3月份相比,新增開通QQ公眾號的高校中有較大部分是“僵尸”平臺,只有系統推送文章和默認的版塊設置。
從互聯網產品的建設和發展歷程來看,無論是傳統的網站,還是新媒體社區的新浪微博、微信公眾平臺,都存在先嘗試再推廣的現象。如果說傳統的網站建設是迎合互聯網發展的需要,那么新媒體社區的建設則是契合新媒體環境下師生的個性化需求。隨著新生代大學生的用網習慣和個性化需要的變化,同樣作為新生代的QQ公眾平臺能否引領新的應用潮流,如何使其在未來高校信息化建設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我們思考的重點。
第一,從用戶屬性來講,高校建設QQ公眾號是一種必然趨勢。隨著大學生95后、00后的到來,其使用QQ及相關社區產品的習慣,使QQ公眾號有著天然的用戶優勢,對于他們來講,微信的功能應用過于功能化和嚴肅化,微信儼然成為適合“大人用的”。所以,高校想要為新生代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做好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借力QQ公眾平臺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二,從平臺思維來講,高校建設QQ公眾號會成為一種戰略需要。互聯網時代,要學會運用互聯網思維和用戶思維模式。對于高校建設QQ公眾號而言,要明確“搶占網絡宣傳服務新陣地”的建設思想,通過預測新生代師生的需求和行為,嘗試做好招生宣傳和服務等工作,將QQ公眾號的建設工作作為一種戰略需要。
第三,從內容建設來講,高校建設QQ公眾號成為一種有益補充。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高校開展新媒體宣傳服務的有效、有力平臺,但經過多年的發展,也逐步陷入用戶增長乏力、內容創新不足、功能配置陳舊等審美疲勞、內容嚴肅等問題。QQ公眾號的泛娛樂化和動漫化趨勢,可以為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建設與轉型,為更好地優化和實現微信公眾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的模式和創新思路。
第四,從功能應用來講,高校建設QQ公眾號會成就一種網絡生態。相比而言,微信在移動通訊工具上的定位和微信公眾平臺在宣傳服務功能上的重心,QQ社區中QQ公眾號、QQ錢包、QQ興趣部落等功能的豐富和開放,使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QQ可以成為人和人、設備和設備、服務和服務、人和設備、人和服務之間的重要連接器。在有著豐富社區資源的支撐下,在多銜接功能的保障下,QQ公眾號將發揮出移動互聯網生態的力量,構建校園服務宣傳新格局。
目前,高校QQ公眾號的發展還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對應的準大學生群體正在逐漸成為大學校園的主體。未來,隨著QQ公眾平臺關于智慧校園建設的技術支撐,面向所有高校開放,學??梢酝ㄟ^自主選擇需要接入的功能模塊,滿足智慧校園個性化的需求。對于有條件的高校來講,嘗試建設QQ公眾平臺,將不失為開展新生代大學生新媒體宣傳服務工作的一種有益嘗試,當然,這個過程不一定完全平坦、通暢。所以,不妨讓我們努力去把握QQ公眾平臺這一互聯網產品發展的紅利期,樹立一個小目標,做高校新媒體建設創新的引領者。
[1] 36氪.該不該入駐QQ公眾平臺?[J].金融科技時代,2015(10):52.
[2] 莉莫. QQ公眾號,又一個微信公眾號?[J].互聯網周刊,2015(14):18.
G206.2
A
1674-8883(2016)23-0012-02
本論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校思想政治)“高校網絡評論員隊伍培育與作用發揮機制研究”(JS2014JYRW0085)和“依托移動互聯網創新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JS2015JYRW0202)的階段性成果
王賽(1985—),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網絡輿情、網絡文化及網絡思政。李麗鵬,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講師、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