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兒園 張藝毅
集體備課活動打造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江西省新余市城北幼兒園 張藝毅
集體備課是一種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教師熟悉教材,探討教法的有效途徑。一直以來集體備課都是各年級組教研活動中的基本常規教研活動。
我園非常重視在集體備課中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了進一步規范集體備課的要求,全面提升集體備課在促進幼兒園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作用,我園就進一步修改制定了集體備課制度,規范集體備課的基本程序,每學期制定集體備課計劃表,每學期有集體備課活動總結。各年級分主班、副班、保育班三個備課小組進行集體備課,每個小組有一個固定的備課組長,強化了組織者的責任。在集體備課中,備課組長組織大家討論,及時調整談話話題,時刻肩負起“引領者”的作用。每個備課組長負責提前確定一位主講教師,每一位教師輪流當主講,使備課活動人人都可以主持,人人都積極參與,改被動為主動。具體流程為:教師準備——集體備課——形成教案——實施。
由于集體備課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為了隨時研究、解決教師遇到的新問題,就需要利用平時不拘形式的“小備課”來彌補,使集體備課增強針對性和務實性,如在教師辦公室里產生的討論,如在共同制作教具時的思維碰撞。這所謂的“小備課”其實就是隨機靈活的討論,要將“小備課”搞好,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只要有問題、有困惑、有機會就可隨時進行討論。
通過對幾個學期集體備課效果的評估反思,我們廣泛聽取一線教師的心聲,發現原先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雖然次數多,研討的課例也多,但質量不高,容易流于形式。根據這種實際情況,教研處修改了集體備課的時間,由每周的集體備課改為雙周一次,研討的課例由備課小組共同商量從下兩周的教學內容中有選擇地選出兩個活動進行重點研討,避免了內容多質量不高的情況出現,使集體備課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園領導堅持每月參加年級組的活動,及時聽取大家對平時集體備課的意見和建議。教師反映:集體備課只是停留在對活動設計的課前討論上,研討成果如何在教學環節得到驗證和補充呢?——如何體現集體備課活動的跟進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們增設了集體備課課后反思,增強了集體備課的跟進效果,流程調整為:教師準備——集體備課——初步形成教案——實施——活動反饋調整——形成教案。
近年我園開始使用新教材“幼兒多元智能”課程,盡快熟悉新教材是幼兒園教學的當務之急,是亟待解決和需要重視的問題,而倡導幼兒教師自行設計選擇教學活動的呼聲和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幫助教師盡快熟悉新教材和提高駕馭教學活動的能力,我們決定以集體備課為載體開展為期兩天的跟進式集體備課展示觀摩活動,具體方案為:針對一個活動進行集體備課→組織教學活動→分析評價反思活動→調整活動案例→活動小結。為了讓觀摩者更好地表達體會和感受,我們制定了活動反饋表(見附表)。
小、中、大三個年級組教師分別針對科學活動“小雞長大了”、體育活動“腳步變變變”、健康活動“向生氣說拜拜”,重點從活動選材、幼兒情況、目標定位、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和過程、課后延伸進行了深入研討。老師們集思廣益,充分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各年級組都有精彩的開場秀,引來觀摩者的陣陣掌聲和笑聲,其后的內容更有思維的碰撞、獨到的見解、科學的理念、精彩的靈感!研討活動結束后,由業務園長針對小、中、大年級組的研討活動進行了點評。
接下來開展集體備課課例展示活動,三位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展示了三位老師的個人教學魅力,充分體現了各年級教師集體的智慧和集體備課的成效。各年級組還針對整個集體備課和課例展示過程進行了反思,形成修正后的教案。系列活動展現出的是真實、樸素而鮮活的集體備課過程和精彩高效的課堂,受到了廣大教師的歡迎。
大班年級組的溫老師說:“這次集體備課是我們年級組常態下的表現。一次集體備課,不單是展示教師個人的風采,也是團隊智慧的結晶,一個團隊好與壞的標準就是看她是否具有團隊意識。這一次的教研,讓我更加認識到我們團隊的集體魅力,提高了我們的業務能力,提高了我們的實戰經驗,更提高了我們大班教師的整體素質,這樣的教研活動我們樂在其中,我們期待下一次的教研活動,期待更高一次的鍛煉。”
中班年級組的王老師說:“我覺得今天執教的老師是很認真的,從我們上次研討之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只有執教人,從任務下達給她,她就一直很緊張這節課——圖標怎么畫、小朋友怎么站?反正要落實到每一個細小的問題上,我覺得很用功。年級組其他老師也紛紛協助,真正體現出了我們團隊的精神,更提高了我們對教學活動的把握水平。”
小班年級組的青年教師張老師說:“通過集體備課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深入鉆研課程,通過我們的研討和實踐,活動設計比書中的更好、更適合孩子了,從而可以形成我們的園本課程。這樣的活動開展得很有意義,這樣的研討讓我們的老師進步更快。”
為了鼓勵教師,還評選出了集體獎項“最佳合作獎”,對各年級組的教研實錄進行了評比。整個活動有計劃、有實錄、有反思,反思與改進交替,呈現出較強的園本性與操作性。可以說,這樣的教研過程不僅讓教師們感受到教研過程的科學與嚴謹,更重要的是體會到了教研的樂趣,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合作的快樂!教研活動的最終效果也體現在教學中,收益的是教師和孩子,提升的是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通過有效地開展集體備課,我園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附表.活動反饋表
以上是我園在集體備課活動中的一些實踐經驗和做法,雖然我們在園本教研中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幼教改革的潮流和發展又不斷向我們提出新挑戰,我們將在改革和發展中探尋,在實踐與反思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