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雪梅
承綠色之綠,傳環保之韻
文 王雪梅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在幼兒園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過『明確分工,強化責任抓落實;環境課程,綠色元素潛滲透;潛移默化,環保教育潤無聲;課題引領,綠色教育顯成效』等有益于環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續不斷地改進,久而久之,幼兒園就會呈現兩種綠,一種是自然的綠,另一種是人文的綠,有效全面地促進師幼環境素養提升。
綠色 環保 教育




創建綠色環保的人文環境、生態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在幼兒園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納入有益于環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續不斷地改進,充分利用幼兒園內外的一切資源和機會全面提高師幼環境素養。讓幼兒學會如何從自己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在幼兒幼小的心靈播下綠色環保的種子,循序漸進地生根、發芽。
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隨著人們對環境認識的加深和提高,“綠色”的內涵也在不斷地豐富,環境教育正在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在具體操作運行中,做到主要領導統籌,具體工作有專人負責抓落實。如:環境建設由一名業務主任負責,力求在環境建設工作中,把綠色學校建設的元素滲透其中。環境教育由一名業務園長負責,要求在班級工作計劃、教育教學計劃到周計劃內容均要涵蓋綠色環境教育內容,幼兒游戲活動材料使用上也要把綠色環保教育納入進去。同時,為強化責任落實,我園還將此項工作成效納入幼兒園常規管理和學期工作的業績考核中。形成任務人人有,責任人人擔,全園上下團結一心促綠色學校發展的良好局面。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周邊及校園環境是最生動和形象的綠色教材。我園根據本園《生活教育》課程建設進程的需要,對幼兒園室內外環境進行適宜性的調整、改造。做到課內滲透,課外實踐,資源整合。
一是根據新沂當地資源優勢,在打造本園“生活教育”特色的基礎上,依據《生活教育》實施方案,逐步推進。在推進過程中發動家長帶幼兒到窯灣古鎮、馬陵山、駱馬湖去實地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滲透綠色環保教育內容。如:不亂丟垃圾、不折樹枝、不隨便摘花、在景點不大聲喧嘩等。
二是注重創設“綠色、和諧、生態、立體”的環境,使其成為幼兒綠色的課堂,實踐觀察科學探索的基地。改造種植園地,在幼兒園南院墻面上用pvc管造型鑲嵌在圍墻上,間隔距離種上盆花形成立體種植;發動家長給幼兒帶來不同種類的花草形成班級自然種植觀察角;南樓后面地面鋪設鵝卵石小路,以路劃區根據四季氣候變化種植適宜的糧食作物與蔬菜,各種種植交相呼應,為幼兒觀察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院內樹上裝飾各種彩色風車,供幼兒觀賞和觀察風的變化。還養殖了孔雀、鸚鵡、斑鳩、鴿子等,供幼兒觀察與欣賞。
三是注重美化、凈化校園,加強幼兒園環保硬件建設。食堂由專人負責,各項工作責任明確,做到日用日清衛生潔凈;公共區域專人負責,做到一日早中晚全面打掃,日間多巡查,確保干凈整潔;道路走廊無泥土;下水道無污濁物;垃圾分類及時處理;校園內無噪音、無煙塵、無污染,達到了高標準的美化、凈化的要求。
對于幼兒來講,一日活動皆課程。我園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滲透環境教育,加強環境教育管理。
一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環保教育需要出發,合理利用材料和班級的空間,把環境與主題教育有機結合,使幼兒身心在參與綠色環境布置的過程中得到健康發展。如班級的個性墻面布置有:斗笠十二生肖、各種扇子花卉、蒸捩動物園、漁網海底世界等。
二是根據教育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適時組織開展“綠色”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如《地球小衛士》、《我的家鄉新沂》、《窯灣古鎮的建筑》、《美麗的駱馬湖》、《瓶子變變變》、《窯灣尋寶》、《拜訪大樹》、《葉子鳥》等等,充分利用現行教材中的教育元素進行滲透教育。
三是依托豐富多彩活動,不斷深化綠色環保教育。首先,我園教師通過幼兒園網站、班級博客及家園聯系欄把各種環保信息、知識傳遞給家長、幼兒,豐富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其次,在室內外張貼各種圖文并茂的環保標語、宣傳畫,如節約用水、節約用紙、隨手關燈等,讓幼兒、家長、教師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接受教育。第三,多層面地開展環保教育活動。如:“資源再利用作品展示”親子活動、 “愛護地球 節約資源”幼兒主題環保繪畫、“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手抄報、“愛在金秋——親子游公園”等。第四,鼓勵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無害廢舊材料。把搜集來的材料經過分類儲存,充實在資源室。用于教師和幼兒商討、制作,創設豐富多彩,充滿童趣、互動的綠色游戲和學習環境。
四是充分利用幼兒園周邊的社區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空間。我們每學期有目的、有計劃地帶領幼兒走出園門、走進博物館、圖書館、超市、手機城等,帶幼兒走進人民公園、沭河之光等公共場所,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大社會的色、形、聲的美妙,激發其熱愛社區、熱愛自然、熱愛美好環境的情感。
我園近年來一直注重環保教育方面的課題研究,力爭以課題研究推進綠色環境工作,我園在徐州市教科所、新沂市教科所立項研究的或已結題課題有《角色游戲中自制玩具的開發與運用實踐研究》、《自制玩具在幼兒體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自然材料在大班幼兒創意美術中的實踐研究》、《小班幼兒入廁常規的培養研究》等多項課題。先后在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的環保論文有《淺談幼兒的生活教育》、《創設班級環境促進幼兒主動發展的研究》、《鳥類——我們的朋友》、《在美工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您的孩子關注環境嗎》、《美麗的花》等。
將環境保護教育這一工作持續開展下去,可以帶動教師、幼兒、家長自覺地參與到保護環境活動中。承綠色之綠,傳環保之韻,長此以往,幼兒園就會呈現自然的綠和人文的綠。隨處可見郁郁蔥蔥的樹木,爭齊斗艷的花卉;隨處可見綠色文明用語,隨處可見綠色文明行為,隨處可以感受到和諧的綠色人際氛圍,使幼兒園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家園!
(江蘇省新沂市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