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于燕
科學課程中游戲化學習資源建設與運用
文 于燕
游戲化學習資源的建設可以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游戲資源,實行資源共享。進一步提高教師運用新技術開展游戲化學習的組織能力、設計能力,全面提升教師的教科研素養。也可以讓幼兒的學習變得更主動、快樂,提高幼兒的科學素質和認知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力等。
幼兒 游戲化資源 建設 運用

我們這里談到的游戲化學習, 主要將游戲應用到科學教學活動中,并不是指一定要用到游戲的外在形式,而是充分利用游戲的內在動機(如:挑戰、競爭、合作等)應用到教育軟件中,我們將游戲吸引人的內在動機來讓孩子們熱愛學習、享受學習才是最為重要的。
1.我們的設想
游戲化環境是孕育個性化幼兒的好平臺。我們將通過引進個性化學習系統平臺、智能終端、云技術等,創設數字化游戲學習環境,積極轉變學習方式,探索一套關于科學課程方面的游戲化學習資源的平臺,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個性發展的教學軟件的運用與研究。以整合觀念為基礎,利用游戲平臺這個載體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在充滿趣味化、游戲化、互動化的科學游戲中,主動參與,主動發現,主動獲取,體驗成功。并提供跟蹤幼兒在游戲虛擬化學習中的活動,針對每個幼兒的發展情況作出評價,幫助教師、家長更客觀地了解幼兒,更加科學地輔導幼兒。
2.資源的來源
我們是來自一線的老師,制作一些教學課件是難不倒我們的。可是制作教育游戲軟件對于我們一線的幼兒教師來說是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難題,那我們如何走出這個困境呢?現在在市場上有很多專門為兒童設計學習的軟件,認知百科類占59.3%,為我們的平臺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這樣既找到了來源,又避免了盲目地尋找,而浪費更多的精力。
3.具體的落實
(1)制定計劃,著手開發
由教師根據科學園本課程、幼兒教材、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幼兒自主學習分析、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其中的學習條件分析主要分析幼兒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學習環境,在此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和需求,然后根據這些去尋找相關的游戲軟件,進行相應的把關,以此來設計我們的科學課程教學內容,再進行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的研究過程,滾動開發出一套適合本園的游戲化學習平臺。
(2)采取行動,共同開發
首先,要確定幼兒園的辦學風格,形成幼兒園特有的教育氛圍:一方面要發揮教師的經驗與專長,另一方面也要多渠道進行開發。通過實踐與研究,細化信息技術目標,確立信息技術教育理念,建構相應的評價體系以及制定管理辦法。
同時,對于《綱要》所提出的目標、內容以及實施要求,教師要領會其中的實質,形成開發形式、創新活動樣式、接受教育技術;結合我園的教育風格,逐步轉化為突出本園科學教育培養特色,符合本園師生實際和家長特定發展期待,可操作實施的園本化的課程資源。
(3)具體開發流程
園長室:把握開發科學課程游戲化學習的資源總體思路。
教研中心組(教研組長及外園有經驗教師):主題活動相關內容的擬定,教研組根據課改精神、新課程內容以及本土特色確定具有實施價值、意義的主題、主題目標及相應的保底內容等。
信息技術組:采集、編輯、推薦相關主題信息技術資料。①結合主題目標及內容,進行相關信息資源的采集與整理,并提供給老師相應的資源目錄;②每一個主題開展前,信息技術組負責人召開“信息技術資源推薦會”,旨在讓老師對現有的相關主題的信息技術資源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教研組:①教研組在信息技術組召開“信息技術資源推薦會”后,分年級組進行關于“信息技術資源”的篩選(結合年齡段幼兒特點、主題發展目標等)與配套教案的初步設計,使游戲資源有相應的配套教案,以方便老師在實踐的過程中運用;②教研中心組在教研組提供的關于信息技術資源相配套的教案后,進行進一步的研討與調整,利用教研組的骨干教師進一步深入研究信息技術教育在其中對于幼兒的后續發展的價值。
3.形成科學課程游戲化學習的資源
按照《綱要》精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從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充分利用農村優勢,構建科學課程游戲化學習資源平臺。

1.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創設和優化游戲化學習教育環境,讓教師能夠有效地“教”,讓孩子能夠有效地“學”,以務實的態度來把握研究的方向。教育一線的教師以此基礎,在科學教學中積極地運用教育游戲,由此來進行實踐、反思、調整、再實踐等,使我們的資源呈螺旋式上升,使我們的課程更加科學、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另外也在謀求教學方法的改善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2.區域中的運用
班級教師在科學區域中投放適合本年齡階段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APP游戲和視頻資源。例如小班孩子喜歡小動物,就讓孩子玩玩“找腳印”的小游戲;中班孩子喜愛制作食品,孩子就可以選擇相應的制作美食的小游戲,也可觀看制作美食的小視頻微課;大班的孩子喜歡種子的傳播,就可以選擇“奇妙的種子”這個小游戲進行學習,寓教育于娛樂中。這樣,這些游戲化資源成了孩子個性化自主探索有用的支架。
總之,我們建構的游戲化學習平臺不僅僅是科學活動的點綴,它更應該滲透在幼兒的整個科學活動過程中,不但是孩子學習的工具,更是孩子學習的內容、情感交流的媒介。幫助幼兒釋疑,解決科學活動中的重難點,更容易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快樂中探索科學,在學習中體味快樂”,促進教學的最優發展,為幼兒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心幼兒園)
[1]黃純國.游戲化學習與電腦教育游戲探微 [J].江蘇: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
[2]陳思、周兢.幼兒園課程數字化資源庫使用研究,幼兒教育, 2009年Z6期
[3]劉玉平.數字化互動課程資源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當代學前教育,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