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顧文琴
踐行主題優化路徑 綻放課程游戲化魅力
文 顧文琴
2015年,沐浴著江蘇省課程游戲化基地建設的春風,我園有幸成為基地園共建單位,將在課程游戲化的領域中嘗試更進一步的研究和實施。現總結回顧我園近十年在主題背景下進行課程游戲化的發展歷程,就優化主題、強化游戲、趣化閱讀三方面進行梳理,以便對今后的進一步研究形成參考與借鑒。
主題優化 課程 游戲化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指導下,我園吸收瑞吉歐教育理念,遵循陳鶴琴教育本土化和環境教育思想,結合幼兒園多年的探索實踐,逐漸形成園本化課程——開放性主題教育活動。它以幼兒發展為本,以幼兒生活環境中感興趣的、有一定發展價值和教育價值的內容為學習資源,以培養幼兒自主創新精神為課程核心價值。
1.原有案例的再利用——在比較中優化課程實施
將原有案例再利用基于幾方面的思考,首先,“教科書”屬于素材性資源的一種,沿用至幼兒園被稱為“活動方案”或“活動案例”。我園開放性主題教育活動案例集中收錄著托班、小班、中班、大班實施成功的案例共38個。其本身作為素材性資源我們如果不去再利用,就等于造成資源的浪費。其次,原有主題活動案例中包含了豐富的課程資源,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主題實施時可以進行篩選,好的資源再用,不適宜的進行調整,及時補充新資源。通過對原有案例實施的比較和分析,教師們有效進行了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實則是進一步優化了園本課程實施,教師在比較學習中進步!
2.同一主題不同做法——在摸索中體驗班本樂趣
同一主題不同做法是我園主題課程從“園本”到“班本”的大膽嘗試,顧名思義:以同一年級為單位,確定共同開展的主題名稱,實施以各班實際的做法。因為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開展不同的子主題,所以它是“班本”的,但是依靠年級組力量有共性的主題內容,所以它也有“園本”的影子。這種做法受到很多教師的歡迎,她們在主題建構中不斷摸索,并體驗了其中資源共享及以本班為基點的課程實施的樂趣。
3.班級自主開發主題——在分享中強化課程意識
虞永平教授在《以班級為基點的幼兒園課程建設》文中解釋:“以班級為基點來建設的課程,應是以國家法規為依據,參照幼兒園課程發展的基本思想,從本班幼兒和教師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幼兒園和班級的各種資源,切實關注班級生態,并以教師為主體主動建構科學、高效的課程。”為我園“自主開發課例”建構班本課程提供了可行性參考。各班每學期一個主題必須是教師分析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結合知識經驗興趣、主題價值判斷后自主開發的“班本主題”。學期末,各班將自主開發主題整理成ppt向大家分享,其他教師在分享中學習他人經驗,并反思班本化課程中的每一個活動是否適宜,不斷強化課程意識。

在我園班本主題的優化過程中,將課程游戲化一直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努力做到“主題生成游戲,游戲豐富主題”,讓幼兒在主題探索和游戲體驗中經歷成長。
1.動手做,游戲樂——發展主動學習的能力
“動手做、游戲樂”是以“做中玩,玩中學”理念和主體教育思想為指導,教師通過為幼兒提供探索性材料,創設支持性環境和游戲化氛圍,引導幼兒動手動腦,做做玩玩,在做中玩,在玩中樂,實現幼兒主動學習。在主題活動《快樂的小馬》中,孩子們想到可以用各種紙箱來制作小馬,然后騎馬玩游戲。于是大家從家里收集來大大小小的紙箱,動手制作開始了。小雨和辰辰是合作做了一批小馬,他倆的箱子較大,制作的馬身足以兩人同時站在里面,可用什么材料做尾巴,兩人一直在尋找,毛線太細,紙棒太硬,還上網查資料,尋找DIY圖片,終于,在放學回家路上,小雨看見路邊廢棄的芭蕉樹葉子,配上馬身正合適。整個制作小馬的過程,都是兩個小伙伴主動學習完成。
2.主題小高潮事件——培養探索進取的態度
主題小高潮事件是我園每一個主題最后都要完成的較大型綜合游戲,有建構類,有表演類,也有科學探索類……中班在開展服裝主題活動,最后想進行時裝表演,將主題推向高潮。有的小朋友提議,進行時裝表演時應先搭建一個“T”型臺,用什么材料搭呢?姜敏波先提出:我用雙面膠在地上貼兩道。小朋友們一致贊成,貼好以后,沒過一會兒,雙面膠上的一層紙被踢掉了,只剩下粘糊糊的膠,一踩就變黑了,小朋友們覺得這個辦法不好,最后,大家一起想到了一個既美觀又耐用的方法,將幼兒園結構游戲室的彩色泡沫板拼成一個“T”型臺,小朋友們都很滿意。這些準備工作都是游戲的一部分,體現了幼兒全身心地探索、進取精神。
3.主題性區域游戲——養成合作創新的意識
每個班本主題,教師都會根據主題內容創設互動性區域游戲。在大班主題活動“五彩樂園”中,區域游戲是孩子們想創設小小動物園。大家的合作從商量中開始,有的建議創設孔雀園;有的說可以養小兔子、小倉鼠;有的說可以從媽媽的實驗室找來一些動物標本……大家互相交流,收集游戲材料,最后得出結論,教室里養小金魚、小烏龜、蝦等小動物,小雞小鴨等家禽放在教室外的竹園里飼養,一些大型動物找來了圖片、玩具、標本等替代。整個過程中,教師都是和幼兒平等地討論,幫助他們更好地達成合作,區域游戲玩得如火如荼。
作為早期閱讀特色園,近年來,我園圍繞“開放性”深入探索,將閱讀與孩子的生活和游戲緊密聯系,讓特色課程進一步開放化,生活化,游戲化。
1.游戲中閱讀
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幼兒園除了在圖畫書中閱讀外,還借助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充分挖掘閱讀內容,開展了整合在游戲中的閱讀活動。如:小班的理發店角色游戲,教師用圖譜和文字相結合的方法讓幼兒讀懂了“洗發”程序,于是,游戲開始了……
2.閱讀中游戲
在我園組織的各種閱讀教學中,只有充分運用豐富多樣的游戲手段,才能使師幼“共讀”過程充滿樂趣,始終深深吸引著孩子。如:“猜猜找找”游戲,通過讓孩子找找畫面主要特征,猜猜接下去的故事情節,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幫助孩子在故事情節間形成邏輯聯系。“情境再現”游戲,通過繪本表演將故事展現,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3.寓閱讀于樂
讓閱讀成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活動,是兒童閱讀的重要模式。針對兒童閱讀心理,幼兒園將創設多個寓“讀”于樂的閱讀活動。大帶小閱讀;圖書漂流、好書換換換;圖書跳蚤市場;小社團活動;紅溪閱讀節;繪本劇表演;木偶劇的表演;故事大王比賽、自制圖書等。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既是學習也是游戲,從而增強了幼兒對閱讀的認同感。
“幼兒期是游戲期”,在課程中滲透游戲精神,自由、自主、創造、愉悅。
(江蘇省常州市紅溪實驗幼兒園)
[1]虞永平、張春霞、生活化游戲化幼兒園課程,教師參考書
[2]卡洛琳·愛德華茲、萊拉·甘第尼、喬治·福爾曼.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轉型時期的瑞吉歐·艾米莉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