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蘆麗菊
環境
——伴隨孩子的生命成長
文 蘆麗菊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場所,教師首先要為幼兒創設一個美觀、舒適的育人環境,在我們幼兒園的主題環境創設主要做到:讓幼兒參與,使環境更顯童趣;利用廢舊物品,讓環保根植于童心;根據季節、幼兒園特色、時事,因地制宜進行主題環境創設,使環境更顯協調性;師幼合作,共創環境之美,讓幼兒得到美的熏陶。
環境 幼兒 成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場所,教師首先要為幼兒創設一個美觀、舒適的育人環境,因此,在我們幼兒園,各班的環境主要是依托課程主題的開展來創設的,而各樓層的走廊環境則是根據幼兒園開展的活動主題來創設的。不管是班級還是各樓層走廊的主題環境布置,我們都要求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記得在我剛進幼兒園工作的時候,每次環境布置都是由老師一手操辦的,內容也是由老師選擇,是否與幼兒的活動有關,對幼兒有多大的教育意義,這些全都不會有太多的考慮,幼兒只能看,不能做。隨著主題教育的開展,新《綱要》的頒布,我們逐漸將幼兒的主體地位凸現出來,環境創設也是如此。記得有一次我們將孩子們設計的葫蘆娃掛預先布置在藤蔓時,孩子們特別興奮,一有空就去欣賞,發現有哪個葫蘆娃壞掉了,就立刻再畫一個替換上去。現在,我們幼兒園的每一面墻都有幼兒的參與,有了孩子們的參與,我們的環境就更有靈氣,更顯童趣。
在環境創設中最能體現環保性的就是廢舊物品的利用。每天夾在報紙中的廣告紙,幼兒過生日時的蛋糕盒、小碟子,還有許多小瓶子、喜糖盒子、壞的碟片等,在老師和小朋友的巧手中或折或剪,或貼或畫,都可以變成環境創設中的有用之才。如用五顏六色的廣告紙折成一朵朵小花,中間貼上小朋友的頭像,布置在主題環境“特別的我”中;過年了,老師將小朋友收集來的小禮盒、紅包袋、賀年片用彩帶串連起來,稍加裝飾,就變成了漂亮又可愛的走廊吊飾;從紅色的蛋糕盒上剪下一長條繞成環,將小瓶子錯落有致地掛在上面,就變成了孩子們喜愛的風鈴;一些廢棄的彩色電線,也可以繞成各種姿態的小朋友或小動物;一個個廢棄的泡沫多孔箱,經過老師和孩子的點綴,可以成為自然角中種植花卉的容器……廢舊物品的利用,既能美化環境,又對幼兒進行了最真實的環保教育。
各班的主題環境布置,均要與季節、時事、幼兒園的特色相協調。
1.與季節協調,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中關于季節的主題不夠明顯,但四季交替又是小朋友應該了解的,所以我們不僅要求在課程中有機穿插季節性的知識,同時也要在環境創設中有所體現。其實,每一個班級主題環境都是可以生長改變的,它既要跟著孩子們的認識加深而改變,也要隨著孩子不斷的成果展示而改變。于是,我們的班級主題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小班,絢麗的花海上有了一片片濃綠的樹蔭,剛學會畫各種簡單線條的孩子在葉子上勾勒出細細的葉脈,樹林里多了很多常見的昆蟲:蝴蝶、蜜蜂、小螞蟻,孩子們用紙團拓印蝴蝶的翅膀,用細細的紙繩纏繞蜜蜂的身體。中班環境中的動物,改變了剛剛從冬天蘇醒的懵懂,猴子爬上了樹,刺猬采到了果子,樹洞里多了一窩小松鼠,夏天的豐盛和濃烈躍然紙上。大班,春天的孩子改變了裝扮,清涼的夏裝、遮陽的草帽,草地旁多了一個水波蕩漾的池塘,孩子們在池塘嬉戲玩耍。從春到夏,從生發到豐盛,班級主題環境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也印證了蒙臺梭利:班級主題環境與生命相互制約,班級主題環境反映生命內在的躍動的理論。

2.與時事協調。結合國家大事,讓幼兒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東風系列導彈,讓幼兒從報紙上、雜志上搜集圖片,貼在時事欄中,并讓幼兒來充當設計師、工程師設計東風15、16的導彈……,我們還在相應的樓層創設了與時事安全有關的環境:一樓是小班,我們把常掛于嘴邊的“安全”教育創設在了走廊,把一本本孩子喜歡的繪本《大衛不可以》和《兔子先生去散步》制作成大圖片懸掛走廊,把多年來開展的一些緊急疏散演練照片和親子制作的繪本都張貼于墻壁兩側,讓孩子們在散步之余都能看上一回,在環境中滲透安全教育;二樓是中班,貼上幼兒帶來的奧運體育明星圖片,讓幼兒慢慢了解我國的體育健兒是如何為國爭光的;三樓是大班,貼上各種運動的符號,并將幼兒畫上“我也來運動”,這樣通過環境創設讓幼兒了解當前的國家大事,從小播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同時也培養幼兒對身邊事物的敏銳性。
3.與特色協調。在游戲中閱讀一直是我們幼兒園多年來追隨的特色,創設閱讀的環境,如制作門廳劇場、美廊作品展示、每月繪本推薦和各班的特色自然角,都能成為小朋友反映思想、表達要求、流露情感、體現閱讀水平的一種手段,我們還不定期地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反映到環境創設中,成為我們幼兒園的園本文化。如和美廊中,有幼兒創設的各種線描的媽媽形態,這也是繼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我的媽媽》之后所呈現的作品。在各班的特色自然角中,也有幼兒參與的痕跡,如制定的規則和飼養小提示等等,無一不體現了環境中幼兒參與的主題性和主動性。如“大樹與小花”,在老師制作的大樹旁,就是小朋友畫的各種小花;在“春天”中的每一只蝴蝶形態各異,花紋、色彩左右的對稱這也是小朋友的杰作;主題環境“我在長大”中,小朋友的自畫像更是讓大人都自嘆不如;走廊錯落有致的繪畫作品,是我園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因此,墻壁、走廊等多方位都凸顯了特色與環境的協調。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僅要體現它的育人作用,更要讓幼兒從中受到美得熏陶。對于小朋友的原生態作品,老師不能信手拿來,隨手張貼,而是要有規劃地進行整體構思,整體設計,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加工,這樣,整個環境就更和諧,更美化,孩子置身在自己創設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得到美的陶冶。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環境創設是幼兒園課程和課題實施的一個重要途徑,讓每一堵墻都會說話,讓主題活動和課題活動在環境創設中活起來,讓小朋友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我們每個幼兒教師的責任,也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和小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