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奕
我們的面包出爐啦
——烘焙面包活動實錄
文 周奕

孩子的世界是湛藍的天空,藍的令你心靜。孩子的世界是碧波蕩漾的海洋,透徹的令你心醉。孩子的世界是潔白無暇的云朵,皎柔得令你心顫,這就是孩子的世界,像掛著霧珠的尖尖荷,罩著一層朦朧的面紗,只有當你蹲下來與他們在一起時,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世界。面包,孩子們非常喜歡吃,但談起制作方法,孩子們都很陌生,恰逢幼兒園“十二五”省級課題研究需要開設班級工作坊,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體驗面包的制作過程,我做出了大膽的決定:開設一個烘焙工作坊。當然,我們常常說讓孩子體驗到成功,讓孩子在快樂的成功體驗中成長,那么失敗是否還被需要呢?其實,失敗和成功就像生活中的調味盒一樣,要糖也要有鹽。
第一次失敗
今天的工作任務是:制作原味面包!在明確了今天的工作后,四個孩子在歡呼的同時開始忙乎起來,瞧!他們很快將手洗干凈,一邊看著工作程序圖示,一邊商量著分工,量面粉,打雞蛋,加鹽、糖、酵母粉、牛奶,用面包機和面等程序一樣不落,完成后調成發酵程序進行發酵,大約一個小時過去了,可是面團仍然不成形,還是一灘稀巴爛……孩子們滿心期待卻以失敗告終了。
尋找原因
“這是怎么了?一定是你在量面粉的時候量錯了。”康康對著牛牛,儼然一副責怪的語氣。“我沒有,是不是牛奶倒得太多了。”牛牛低聲說著。“不是,牛奶是我倒的,就是按照杯子上的記號線,一點都沒多放。”大頭邊說邊撓著自己的頭。幾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開始泄氣了,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沒錯,都是按照面包程序圖示工作的,那就說明我們是對的,繼續做下去說不定你們會有很大的驚喜呢!”聽了我的話幾個孩子眼前一亮,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老師,我覺得時間再長一點可能就會好的!”康康說。“可能吧!”我說。“那我們再等等。”幾個孩子異口同聲地說。我看看他們,肯定地給了他們一個大拇指。
第二次失敗
又過了一個小時,當孩子們滿懷期待地揭開面包機的蓋子時,我真的不忍心看這幾個孩子晴轉多云的表情了,為什么發酵不起來呢?是什么原因?也許大家都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時間停頓了一分鐘,突然大頭說:“加面粉,再加點面粉重新和一下再發酵肯定能成功!”“好吧!”其他幾個孩子將信將疑地又加了一些面粉,接下來又是漫長的等待,發酵好的時間已經到了午餐后,這一次的效果比第一次好了很多,孩子們又看到了希望,我提醒他們繼續下一步烘烤,大家都同意,出人意料的事情又發生了,時間到了20分鐘的時候,面包機散發出一股濃烈的焦味,我迅速揭開上蓋,只見面包膨脹得超級大,以至于溢出容器,面粉黏在電路上了,哎!我們共同得出結論,一定是我們的材料放得太多了……今天的工作經歷了兩次失敗!
成功的喜悅
“老師我們可以再做一個嗎?”在孩子們的要求下我同意第二天再做一次。這一次,他們總結了第一天的教訓,又重新進行分工,商量各種材料的比例,為了擔心再次失敗,他們分別用兩個面包機做了兩個面包,還加入了葡萄干、核桃。這一次成功做出了美味的葡萄干面包和核桃面包!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是工作中的小主人,他們又是觀察者、操作者,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我充分地讓孩子們從看、聽、想、學、做中學習,并挖掘了孩子們對面包的興趣和熱情,以動手操作為主,真正地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
1.要善于抓住契機,積極引導幼兒發展
在一日活動中,有許多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突發事件,教師要善于發現其中的教育價值,關注幼兒的需要,生成系列的、不斷深入的探索活動或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隨機教育活動,積極引導,促進幼兒主動獨立的發展。我們的面包烘焙坊就是通過下午的點心,從孩子們的談話中挖掘了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生成而來,在這里,孩子們可以盡情發揮,做他們自己喜歡的工作,編織著他們自己的夢想,烘焙坊里傳出開心的笑聲,他們很享受在烘焙坊里的快樂!
2.用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給孩子失敗的權利
在我們和一些家長接觸的時候發現,多數父母都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失敗,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孤軍奮戰。于是常常就想“越俎代庖”,毫無疑問,每位父母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功,都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少走彎路,或者不走彎路。于是,孩子們感受失敗的權利被剝奪了。
在我們的烘培工作坊里,失敗也是孩子的權利,老師在活動中能看到幼兒的關注點和疑問的教育價值,支持幼兒的探究活動,并能根據幼兒探究的需要增加材料,使幼兒有充分的材料進行探究。這次的做面包也是一樣,當孩子們失敗時,我并沒有說什么,只是給他們思考、冷靜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著解決問題,無論他們的決定如何,我所做的只是給與支持、引導和鼓勵,真正地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
成也好,敗也好,總之是孩子做的。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誰能保證不失敗呢?誰能保證不遇到挫折呢?既然我們成年人在生活、工作、事業當中都會遇到失敗,那么孩子為什么就不能失敗呢?經過這件事情我發現,孩子們都很能干,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會做得很好。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我只需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贊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說,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不要過度包辦,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去鼓勵孩子,讓他嘗到從失敗到成功的滋味,相信孩子的能力是無限的。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示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