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潔
摘要:隨著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研究其相關課題凸顯出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注重教學的形象化,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分析了突出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原則。在探討正確地處理三種關系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就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展開了研究,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初中物理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對其教學方法與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分析與掌控力度,進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策略,進一步優化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整體效果。
一、注重教學的形象化,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
雖然說初中階段,已經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已經有所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再過多地依靠形象思維開展學習。但是,對于初中物理學習來說,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困難,教師完全可以注重教學的形象化,讓學生對初中物理興趣盎然。
例如,在講“原子的結構”時,為了讓學生對微觀世界的原子結構產生興趣,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化抽象為形象。采用物質的原子結構模型和多媒體教學課件,讓實體模型和微觀世界的視頻、圖片給學生以直觀的認識和印象。學生本來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中,缺乏具體的形象化認識,借助這些模型和視頻、圖片,搭建起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橋梁,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困難,而且通過這些形象化的手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以興趣為指引,運用形象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形象性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學習的方法,學會物理學習。
二、突出把握“求實、求活、求新”的教學原則
1、課堂教學要扎實嚴謹、聯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常常以搞清物理要領的形成過程為出發點,講清物理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及物理規律中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應用既生動有趣又嚴謹的教學語言,讓學生既能感悟到物理科學的藝術美,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又能使學生領悟到物理學科的嚴密性,樹立求實的科學觀;在習題講析中,啟發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挖掘隱含條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規律、列式求解、做出結論并加以討論等。做到解題過程步驟完整,推理嚴密。
2、課堂教學要方法科學、靈活多變。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挖掘教材中的科學方法實驗觀察法、理想法、數學法、等效法、科學想象法……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培養其科學素質,建立科學的世界觀。比如在光滑表面、輕質小球、輕質杠桿等模型的建構中引入理想法;在探究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大小決定因素中引入數學法;等等。
3、課堂教學要轉變觀念、創新教育。在教學中,要不斷獲取新的物理信息,采用開放討論式授課,強化方法培養和注重實際應用,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使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內容形象、有趣,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正確地處理三種關系
1、科學探究和教師主導作用的關系。新課程要求科學探究應該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首先要對探究的重點有清楚的把握。其次大力開展學生自我創新的活動,通過學生動手和動腦相結合來完成知識探究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和能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導出探究的方法和思路、思維層次的提升和探究習慣的養成。
2、新課程教材和課程標準的關系。新課程教材是依據新課程標準而編寫的教材,教者要正確地把握他們之間的關系,深刻而準確地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實質和內涵,在學習方式、評價方式、教學理念作方面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新教材的使用上要避免新課程教材與老教材比、課程標準與老教學大綱比,否則我們會回到教學大綱上,進行單一的知識教學。
3、考試和評價的關系。考試只是評價的一部分,教者應該充分利用評價這個手段、方法來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和學業能力的發展。
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教法。根據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在努力改進教法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深入鉆研教材,掌握教材體系、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系,抓住主線、明確重難點,搞清疑點,把握關鍵。精心設計教案。每課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有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步驟;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教法;有合適精當的練習。要提前備課。授課后及時總結本課教學的成功和失誤,以便不斷改進教法,不斷提高質量。重視集體備課。我們堅持學科組集體備課,三統一(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內容、統一教學進度)。教師應當將備課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和學法指導上。單純依賴教參,備課就缺少源頭活水。
五、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其關鍵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教學實施策略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劉維紅.初中物理學習中規范化要求的幾點看法[J].新課程(下).2014(02):118-120.
[2] 李瑞杰.關于初中物理學習的一些看法[J].考試周刊.2014(51):182-184.
[3] 王文興.學好初中物理的幾點看法和建議[J].考試周刊.2015(0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