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蕾
摘 要:新時期的職業教育理念促進了教育部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服裝企業的新興繁榮,傳統的學校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中職服裝專業的教育發展與服裝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才能完成新時期的職業教育任務,培養符合服裝企業需求的服裝專業技術人才,轉變教學模式,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就變得尤為關鍵。學校結合企業的“雙主體育人模式”的建設施行,提升了教學質量,完善了中職服裝專業教師團隊建設,促進了中等職業學校服裝專業教學改革和發展。本文通過分析近年來我校服通過對裝專業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改革發展現狀,對服裝專業雙主體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創新探索。
關鍵詞:中職服裝專業;教學質量;教師團隊建設;雙主體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F59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207-02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而市場經濟條件影響下帶來的服裝行業由單一加工模式到品牌經營模式的轉換,使得服裝企業對人才專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傳統的由學校通過書本授課的單一主體育人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為了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培養企業需求的專業過硬型技術人才,豐富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更好的適應對口就業,就需要學校聯合企業進行 “校企雙主體”教學模式的教學,這種把課堂設在公司現場、把公司現場搬進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與企業“零距離”接觸,學生邊學習邊以實習員工的身份直接參加企業的運營、質量管理等工作,使得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具社會性,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一、雙主體育人模式對人才培養的意義
(一)改變以往的傳統單一育人模式,加強教學實用性
當前中職服裝專業的教師大多是從院校畢業后直接走上教學崗位的,在專業能力上,除了學校學到的知識外,嚴重缺少企業實踐,因此,專業課堂教學往往只能倚仗專業教材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照本宣科的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種方式把學生和市場分開,使學生缺乏對行業以及企業的了解,學的知識也不能適用于企業。而且屬于朝陽產業的服裝行業由于受流行的左右,行業的更新、新工藝的使用、觀念的轉變等速度非常快,而且當前中職服裝專業所使用的教材陳舊,書本上的知識只能作為理論基礎,不能完全依靠。而雙主體育人模式采用引企業進門,強調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工學融合”,使學生掌握基本專業技能的同時,能清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了解企業的工作模式,以產帶學,以產促學,從而增強學生的動手技能培養,提高專業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學實用專業知識,滿足企業對服裝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實現校企無間隙對接,促進教學資源的整合
在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施行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大育人主體的優質資源,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環境,實用的專業知識以及指導能力強的實訓教師,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密切聯系,產教結合,明確了人才培養方向,豐富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真正實現了學校培養與企業用人相結合、學習與生產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校企合作的雙主體育人幫助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術,所學專業技能能直接適用于企業生產,解決了學生畢業因所學知識與企業脫軌無法順利就業的尷尬局面,為學生將來步入工作崗位 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引入企業合作,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實習和找工作的問題,企業也能獲得人才儲備,達到共建互利的效果。
二、我校服裝專業雙主體育人模式發展現狀
(一)建立健全雙主體育人機制,積極引進合作企業
所謂雙主體育人,就是學校與企業聯合教學,通過將企業師傅請進來,借助學校的教學平臺和資源,引導輔助學校教師用企業實用知識教學,真正開展工學結合,我校通過帶領專業教師多次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多方面深層次的了解服裝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需求,先后與本地絲路花語演出服制作公司、瑞絲女裝以及外地卡賓男裝等多個服裝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制定共同發展戰略,企業在多方爭取下,在本校建立教學基地,選派專業過硬的師傅來校培訓輔導教師進行專業教學,并下放企業訂單給在校學生,以產促進學習,學生分階段就所學知識進企業實習演練,消化吸收知識點并了解企業工作流程,為適應就業打基礎。學校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以及加強對專業教學的管理,完善了校雙主體育人機制,提高專業課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強了教學實用性以及學生的專業技能,綜合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優化專業教學條件,提高教學成果
通過學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深度合作,學校的師資力量得到了明顯增強,服裝專業已經成為學校的重點發展建設專業之一。學校結合企業所投資建設的服裝專業實訓場,增添了許多新型的高科技設備,四位一體的專業工位設計,繡花機,CAD紙樣繪圖儀等專業設備的引進,為學生實訓提供方便,完善了教學設施,讓學習環境變成了五臟俱全的服裝廠,優化專業的教學條件,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把上課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市場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企業反饋學生能夠適應市場環境,與企業各個崗位的生產勞作,真正的縮短了就業差距,充分體現了“工學融合”的效果,大批優秀的人才得到發掘。并通過校企合作的雙主體模式育人,教學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學生專業技能不斷加強,在本地區舉辦的各種中職服裝專業技能競賽中,本校專業學生展現出自己的風采和實力。此外,通過鼓勵組織服裝專業師生積極參加國內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充分展現了“校企結合雙主體模式育人”“以賽促學”的積極效果。
三、加強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
采用校企結合的雙主體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所以學校應繼續強調與企業聯合雙主體辦學育人優勢,鞏固拓展雙主體育人模式的合作深度,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之前的雙主體育人的合作教學,根據教學經驗,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于今后的合作教學中,還可以做如下的培養模式改革,以加快人才培養效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豐富合作企業類型,建立健全雙主體育人合作體系,完善“雙主體育人”的新型辦學模式
當前的合作還是淺短的,我們應該針對當前服裝企業所能提供的各類崗位,擴大教學范圍,尋求更多不同類型服裝企業的合作教學,擴寬學生的就業道路,并通過各地考察挑選與企業的合作,建立“學校即是企業,企業即是學校”的新型教學理念。強調“學校中有企業,企業中有學校”的主要目的是為師生提供一個集設計、打版、成衣、營銷為一體的平臺,實現學生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通過實踐活動,將富有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服裝實訓成果投入生產,并通過實體店進行銷售,增強實訓成果轉化。
(二)加強服裝專業師資力量建設
學校通過廣納英才,吸收教學理念與動手技能同樣優秀的專業人才到服裝專業任教,為服裝專業教學注入新鮮的力量,帶來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同時,學校還應通過將本校專業教師送入企業實習,向企業師傅學習實用的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能力與質量;把服裝企業各崗位技能優秀的師傅們請到課堂內,通過他們的經驗傳授,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提升職業素養和鍛煉專業動手技能。優秀的師資團隊增強了服裝專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了教學質量的良性循環,提高了專業知名度和認可度。
(三)摒棄傳統的創新教學方法及手段
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雙主體育人”的教學,教師應采用先進技術,改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帶動整個專業的進步。如,采用互動式、開放式教學方法、示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教學模式。再如,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學網站以及多媒體演示等手段和途徑可活躍課堂氣氛,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更能提高教學效果。
學校與企業結合的雙主體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職業教育大力提倡與蓬勃發展的新興教學模式。通過近年來的實踐得知,新型的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非常適用于當前的職業教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們培養的學生如何才能學得更精,更加適應于企業,就需要我們更深入的加強與企業的結合,通過雙主體育人,才能把學校、市場和學生緊密聯系起來,形成良性互動,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和水平,帶來非常好的實踐意義和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