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博文
摘 要:制度分析是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方法,其框架包括制度的演變過程及制定背景、利益相關者分析、社會影響分析、弊端及完善路徑幾個方面。研究生收費制度的實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其實施對政府、學校、學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要進一步完善研究收費,需要確立符合國情的收費標準與完善的獎助學金制度。
關鍵詞:制度分析;研究生;收費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6)12-0060-02
2014年秋季我國研究生實行全面收費制度,至此公費研究生制度在我國已經成為歷史。如今已經進入全面收費制度實施的第三個年頭,本文主要想從制度分析的角度來談談對研究生收費制度的一點看法。
一、制度分析的理論框架
制度分析在當代社會科學領域是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分析工具。那么什么是制度分析呢?我國有學者指出所謂制度分析的內核主要是“從一個整體的、相互聯系的、辯證發展的及歷史的視角研究經濟制度的變遷及其與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等因素的互動作用。制度分析不是將經濟制度及其運行作為一個孤立、抽象和現代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和設計的經濟機制, 而是將其視為經長期歷史演化而形成的一種社會文化的存在, 是經濟、社會、文化乃至天、地、人系統的一個有機鏈條”[1]。制度分析的邏輯起點是制度,制度分析的分析對象是制度,舒爾茨對“制度”的定義是一種行為規則,這些規則涉及社會、政治及經濟行為[2]。這一定義被許多研究制度的學者所接受。本文也將引用舒爾茨的定義,作為對制度的一種認識。
西方新制度經濟學提出了一個制度變遷理論,即認為制度雖然在形成的一段時間內是穩定的,但是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制度總是會相應地做出自己的改變。影響制度變遷的因素是廣泛和復雜的,但是從制度變遷的角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好的框架起點,那就是歷史研究。用發展的及歷史的視角研究經濟制度變遷,那么對制度的歷史研究,則構成了制度分析框架的起點。
從新制度經濟學對人的行為假設來看,“經濟人”假設和“有限理性假設”是我們在進行制度分析時所不能忽視的問題。所謂“經濟人”假設是指人的利己性,指個體會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為追求目標,總是以能為自己帶來最大收益為導向。而“有限理性”假設則認為人類自身的理性是有限的,掌握的知識量、認知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的產生是因為人類理性有限,而又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通過建立制度的方式來尋求最優化的組織活動。因此進行制度分析的時候,我們需要關注對制度人的分析,即分析制度下的個體行為及利益的分配與博弈。
制度分析相比傳統方法而言,具有“非純粹經濟分析”的特征[3]。新制度經濟學始終相信社會經濟是一個大系統,系統內部各部分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它們之間可能互為因果。因此在進行制度分析的時候,我們不可能脫離社會、政治、文化等因素,來單純研究經濟制度,制度分析需要的是整體上的多因素分析。這在制度分析的途徑上叫嵌入式制度分析[4]。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教育制度,不能簡單地套用經濟學里面的制度分析框架,需要在制度分析框架下找到適合教育制度的分析范式。筆者以為,在制度分析框架下,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分析教育制度。
第一,分析教育制度的演變過程及制定背景。
第二,分析教育制度對制度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第三,分析教育制度的制定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第四,教育制度自身的缺陷及完善路徑分析。
二、對研究生收費制度的分析
從教育經濟學的視角出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越發產業化,教育服務可以看成是一種產品。相比較于義務教育的公共性而言,高等教育更像是私人產品或者準公共產品。從教育成本分擔理論來看,由于高等教育的非公共性或者說準公共性以及受國家公共財政資源的限制,不可能由國家承擔所有的教育成本,而高等教育能夠給個體帶來巨大的個人收益,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由個體承擔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也就是說研究生收費制度的改革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從國際的情況來看,美國目前的研究生收費制度采取的是政府、個人、企業、社會團體共同分擔的成本分擔模式,這一模式相對來說更加契合成本分擔理論。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美國高等教育發展體系比較健全,或許這種共同分擔的模式是一種國際化的趨勢。
我國的研究生收費制度的變革與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雖然從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就開始了研究生的招生,但是那時候發展水平低,又受政治運動影響,研究生教育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們研究生教育真正開始起步發展是在恢復高考之后。那時候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以及社會對人才的迫切渴望,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是完全由國家承擔的單一成本模式,這一政策一直持續到1985年。1985年,《高等學校招收委托培養研究生的暫行規定》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研究生收費政策的一大變革,由單一由國家完全承擔轉為免費與收費相結合的雙軌模式,向定向、委培、自籌經費的研究生收取一定的費用。但是隨著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雙軌模式的收費制度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教育資金短缺、教育失衡等。因此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制度成為一種必然。早在1998年國家就開始論證全面收費制度,由于種種原因,直到2005年才開始有9所學校試行研究生收費政策,經過試點與論證,最終才于2014年秋季開始了我國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制度。
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看政府、學校、學生及家長是研究生收費政策的主要利益相關者。筆者將從這幾個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對研究生制度進行分析。
對于政府來講,實行研究生收費政策一方面節省了教育經費,很大一部分經費由學生個人承擔,緩解了公共財政的壓力。另一方面通過設立獎學金制度,把競爭機制引入研究生教育,在激勵研究生學術創新方面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能夠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培養創新人才。但是政府也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研究生收費標準的確立是關鍵,如果收費標準過高會把一部分寒門子弟擋在研究生教育的大門之外,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教育公平。同時要建立配套的獎助學金制度和國家貸款制度,并保證這些制度的完善與實施,如果配套制度不完善,不僅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而且可能會產生反向激勵的惡果。
從學生及家長的角度來看,首先我們知道研究生收費制度規定每年碩士收費不超過八千,博士不超過一萬。相比于本科教育的收費標準,差不多翻了一倍。在“經濟人”的假設下,面對這樣較高的教育成本,學生及家長在報考的時候會更加理性,以尋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理性報考不是意味著報考人數會大幅度下降,從統計數據來看,2014年全國研究生報考人數為172萬人,2015年為164.9萬人,2016年為177萬人,可見經過2015年的小幅度下降后,2016年報考研究生人數又開始反彈,因此雖然開始全面收費,但是并沒有降低研究生的報考熱情。而理性報考更多地體現在報考的地區和專業的選擇上。從研究生學習來說,雖然收取學費,但是也建立了相應的獎學金制度,而像高校設立的特等、一等獎學金的額度往往是超過所交費用的,獎學金制度的設立能夠一定程度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但是保證獎學金評定制度的透明公正是需要我們重視的一個問題。雖然有獎學金制度,但是仍舊還有一部分學生拿不到獎學金,學費的經濟負擔會促使研究生校外兼職情況加重,就筆者所觀察的現象來看,很多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以兼職、實習為主業,有時候甚至課不上跑去兼職、實習,這也是收費制度下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研究生收費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學校的經費來源通道,能夠給學校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但是如上文分析的那樣,在收費制度下學生和家長對于報考更加理性,那么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院校的生源則會受到影響,一些學校會面臨研究生招不滿的情況。另一方面從專業方面來說,學生和家長會考慮到投資的收益,一些冷門的、就業前景不好的、收入較差的專業可能面臨著招生困難的問題,從長遠來講會引起人才結構的行業性失衡和地域性失衡,不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同時研究生收費制度也能促使高校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在這種競爭機制下,落后的、水平低的研究生教育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而高水平的,具有特殊研究生教育的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從嵌入式制度分析的角度來看,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研究生收費制度在我國的實行需要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域不平衡和城鄉二元結構,城鄉、地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依舊很大。那么研究生收費政策的收費標準如何確立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教育所要努力促成的事情是實現社會公平,而不應該是復制社會階層,加劇社會的不公平。對于東部發達地區、城市的孩子而言,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的孩子更需要通過接受教育來實現向上流動。因此研究生的收費標準,應該在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彈性。從上文分析來看,研究生收費制度引入競爭機制,會造成中西部高校生源危機和部分冷門專業的生源危機,那么可以把收費標準作為一個調控的杠桿,比如中西部高校的收費標準低于東部發達地區高校,冷門專業的收費標準低于熱門專業,這樣一方面實現生源、專業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能給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
與收費制度相配套的獎助學金制度以及助學貸款制度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上文分析的那樣,沒有一個健全的獎助學金制度做支撐,對于研究生收費制度所有美好的愿景都會化為泡影。確立合理的獎助學金制度,保證助學貸款渠道的通暢,保證獎助學金評定的公開、公正、透明化與程序化是實施好研究生收費制度,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林義.制度分析及其方法論意義[J].經濟學家,2001,(4).
[2][美]R.科斯,A.阿爾欽,D.諾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
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C].上海:上海三
聯書店,1991:253.
[3]任保平,史耀疆.制度分析方法及其應用[J].西北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4]黃新華,于正偉.新制度主義的制度分析范式:一個歸納
性述評[J].財經問題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