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聚焦


P11 黃常開
求賢若渴創新有道:紙紅、網紅皆名記
沒有人才,再偉大的藍圖都是鏡花水月!媒體影響力的實現與競爭,終究是人才的競爭。新傳播格局下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實現多方面突破,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名記培育工程,有想法,重實施、善總結,引發關注,值得借鑒!這個創新突破的過程,本身就是激發我們尤其是年輕人的創造力,點燃激情、煥發才干的過程,一定會推進深度融合全媒體拓展,結出事業發展的碩果!歡迎來稿繼續交流!

P73 屈 婷 等
好記者,才有“好故事”!
從第11期起,《中國記者》連續刊發全國第三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中,新華社演講比賽勝出的佼佼者的文章。篇幅雖短,感染力不差,“貨真價實”好故事!可見,這一面向全國新聞采編人員的活動,該收獲多少好記者,好故事!本期兩位作者,解一個“點”的煩惱,送一個“點”的溫暖——小執著,促進解決了民族團結和諧大問題;沖突現場的點點感悟,道出“小”記者如何改變“大”世界的辯證!歡迎更多“精彩”!

P85 周曉鵬 等
看新媒體人怎么想怎么說
正如當下傳媒界論壇一般會請幾位新媒“大咖”蒞臨演講一樣,在即將結束2016年各期編輯的時候,本刊原本策劃約請些“當紅”新媒體人對各媒體普遍精心打造的“兩微一端”建設提些建議。然而,拿到稿件卻發現他們不約而同奔向了一個主題:不斷地思考未來!這是否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新媒體人較強的預警和先機意識呢?好在從他們略顯不同的思路與表述中,大家仍然可以有所收獲和啟迪!
版權聲明:
若轉載本刊文章,請務必注明轉載自《中國記者》,包括期數、作者等要素。
《中國記者》微信公眾號:京原路8號。微信號:zgjzzzs,敬請關注、評論!
特別提示:
本刊未設置任何收費性在線投稿網站,請讀者、作者提高警惕!
“京原路8號”推送與評論反饋
2016年11月,《中國記者》微信公眾號“京原路8號”進行了較大幅度改革,除了和以往一樣推出每期精華文章,還根據不同時點,推送了《85年新華社,那些獻身新聞事業的英烈》《4篇論文獲中國新聞獎的<中國記者>,向您約稿呢!》《懷念高殿民,重溫20多年前他為<中國記者>撰寫的奧運報道手記》《朋友,歡迎加入<中國記者>的讀者微信群》《傳媒變革時代,一起迎接挑戰——2017<中國記者>邀您同行》等文章和鏈接,獲得讀者廣泛好評與響應。
媒體人“范進”評論說:“《中國記者》是我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多年的良師益友,刊登的論文兼具前沿性、指導性和操作性,刊物編輯敬業、平易。微信推送的文章更是吸引眼球,篇篇精彩。再次祝賀!” 讀者“蔣鑫富”評論說:“用自己辛苦掙得的內心安寧的錢,訂一份我鐘愛數十年的伴侶期刊——《中國記者》,不是雜志社說的感謝支持,而應該是我作為一個普通訂戶該表達的心意。因為,是《中國記者》給了我一種職業的驕傲,同時也賦予了我一種使命與責任。”
《85年新華社,那些獻身新聞事業的英烈》一文引起廣泛關注,閱讀量過萬,很多同行表示,通過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新華社的烈士,為了新聞事業付出這么多,值得歷史銘記,后輩學習。
歡迎加入本刊讀者交流群,也歡迎您在此提出您的關注點以及意見、建議。《中國記者》微信公眾號:京原路8號。微信號:zgjzzzs,敬請關注!

重報集團推版權侵權確權系統
國家版權局組織央媒前往采訪、調研
11月18日,國家版權局組織《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等17家中央媒體到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就版權維權工作進行采訪、調研。帶隊調研的國家版權局版權司執法處處長趙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重報集團維權方面的做法走在全國新聞單位前列,尤其是數字版權維權系統,許多地方值得總結和推廣。
據了解,重報集團的版權維權系統由版權確權、版權監測、版權維權、報表分析“四個模塊”構成。版權確權模塊通過和集團各媒體的采編系統及工作平臺進行無縫對接,將其發布的作品嵌入水印進行確權。
同時,維權系統還可以在全網查找疑似作品,將相關作品的數據、信息與確權作品數據進行比對,并進行分析統計。而系統的取證功能,則會針對侵權作品數據自動生成取證任務并完成實時在線取證。
平臺監測系統已查找出多個“侵權大戶”。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新聞辦主任、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平臺具體牽頭負責人崔健說,目前平臺監測系統已初步查找出10萬多篇疑似侵權稿件,其中以網站侵權居多,自媒體和客戶端侵權也有不少,多家單位大量違規轉載重報集團稿件,目前集團已經發函,要求他們停止侵權。
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會議在上海舉行
2016年11月13日至15日,第23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圍繞“融合、創新、力量”主題,就黨報媒體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來自全國31家省級黨報負責人及部分中央媒體負責人、互聯網領域專家參加了會議。會議認為,在傳媒生態和傳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加快媒體融合發展,通過內容與平臺兩個方面同時發力,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互補,占領新聞傳播的制高點,掌握新聞輿論工作的主動權,是黨報發展的方向。《新聞戰線》《中國記者》《中國新聞出版報》等行業媒體受邀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