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士鋒
淮北日報社:提升公益活動影響力的全媒體發力點
□ 文/張士鋒
全媒體如何有效提升公益活動的影響力?本文以淮北日報社全媒體“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為例,提出全媒體在新聞實踐中的四個發力點:選題應貼近民生,策劃要精心細致,宣傳需多管齊下,互動要線上線下相融。
公益活動 影響力 全媒體 淮北日報
2016年3月,淮北日報社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活動旨在號召人們奉獻愛心,幫助蘋果滯銷的果農減少損失,擺脫困境。由于活動組織得當,策劃周密,尤其是報社全媒體主動作為,創新報道模式,線上線下緊密配合,有效發揮了傳播功能,為此項活動錦上添花,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2016年9月中國報協舉辦的“新聞社會活動案例”評選中,活動榮獲二等獎。
民生事件與百姓悉悉相關,最容易引起人們關注,成為社會焦點,因此淮北日報社全媒體在舉辦公益活動時,把選題就對準社會民生問題。
2015年,淮北市烈山區宋疃鎮和村果農種植的蘋果喜獲豐收,全村千余戶果農共計收獲蘋果1100萬公斤。然而,由于受到經濟下行等各種因素影響,蘋果市場行情不景氣,果農想盡辦法仍然滯銷嚴重。到了2016年3月,果農還有上百萬斤蘋果躺在倉庫里。眼看氣溫一天天升高,大量蘋果開始腐爛,果農們心急如焚。
此次烈山區宋疃鎮和村果農蘋果滯銷事件,涉及全村1000余戶果農,如果不能有效解決蘋果的銷售問題,果農的經濟來源將被截斷,該村的蘋果產業也將遭受重創,會大大挫傷果農種植蘋果的積極性。事實上,已有果農對種植蘋果喪失了信心,打算來年把蘋果樹砍掉,另謀出路。
淮北日報社全媒體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一民生信息后,以“為百姓負責、為黨和政府解憂”的態度,組織了這場“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
“公眾視野,民生情懷”是淮北日報社長期以來堅持的辦報理念,關注民生也因此成為報社經營媒體的重要著力點,大量救助性報道在解決百姓難題的同時,也給報社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增強了社會公信力。
(一)報道助力
2016年3月7日上午,一封微博求助信引起記者關注,寫信的是烈山區宋疃鎮和村的一名果農,他述說了他家面臨的困境,希望媒體能夠給予關注,幫助他擺脫困境。淮北日報社晨刊記者看到這一微博后,立即聯系果農并來到和村進行了實地采訪,當晚便在淮北日報社官方微博發出消息《烈山區宋疃鎮和村:百萬斤蘋果滯銷》,受到廣大網友關注。
對蘋果滯銷事件,如果只是刊登一則新聞,向社會呼吁一下,未必能起到持續的社會效果,社會對事件的關注度也不會很高。鑒于此,報社策劃推出了一組跟蹤報道,記錄了“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的全過程。《相城“中國好人”踴躍購買蘋果》《果農:媒體為我們搭建平臺我們也要讓媒體放心》《我要把最好的蘋果賣給大家》《城管隊員助力愛心蘋果銷售》《一座“好人之城”的愛心奇跡》等近20篇報道,記錄了活動的點點滴滴,果農的勤勞與樸實,市民的熱情與善良,人與人之間關愛之情,體現在這一篇篇感人的報道之中。
(二)活動策劃
在得知和村果農困境后,報社領導提出,心系民生是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黨媒應該主動作為,幫助果農們度過難關。隨后立即安排相關部室認真策劃一場“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通過整合社會上方方面面的力量,打通蘋果銷售渠道,盡可能地減少果農損失。
“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涉及部門較多,環節相對復雜,如果不能很好地銜接,將直接影響活動效果。報社首先派出記者與果農們對接,商量促銷活動的具體事宜。一方面既要保證果農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還要調動起市民購買蘋果的積極性。雙方商定,投放市場蘋果的價格要低于市場價,同時要確保把最好的果子賣給市民。這樣既能讓利于民,也能維護和村蘋果良好的市場品牌。其次,報社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以取得支持,為蘋果促銷打通綠色通道。城管部門為果農們在市區繁華地帶設置了6個銷售點;交警部門為果農的車輛進入市區提供方便;環衛部門負責蘋果銷售攤點的保潔……活動期間,報社還組織志愿者為果農們提供各種必要的服務,幫助維持銷售秩序。正是有了眾人的幫忙,“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至始至終熱熱鬧鬧,有條不紊。
新聞媒體組織策劃公益活動優勢得天獨厚。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傳播平臺,開展廣泛的信息傳播,為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從而推動活動順利開展。
圍繞和村“愛心蘋果大促銷”活動,淮北日報社全媒體進行了全面的宣傳報道,為活動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除運用《淮北日報》《淮北晨刊》兩張報紙進行宣傳外,其旗下的數字媒體中心也采取多種新媒體手段,微博微信、網站、手機報多端發力,全程跟蹤報道,淋漓盡致地呈現了新媒體平臺信息傳播的“蝴蝶效應”特征。一時間,“愛心蘋果大促銷”的消息傳遍了淮北市的大街小巷,婦孺老幼皆知,“買愛心蘋果”成為市民的口頭禪。
依托報網互動平臺,數字媒體中心優先選用報社記者稿件,從前期的宣傳造勢、中期的組織發動到后期的持續服務,重要信息做到了即來即發,充分發揮了新媒體平臺即時性強的優勢,為促銷滯銷蘋果贏得了寶貴時間。
淮北新聞網是淮北地區唯一的百度新聞源網站,淮北網微信粉絲超10萬,新聞網微博和淮北網微博粉絲近7萬,加上新媒體跨地域的互聯互通特性,有關和村蘋果滯銷的信息在這些平臺同步發出后,迅速發酵,形成了巨大的宣傳效力。
關于“愛心蘋果大促銷”的消息也在互聯網上快速傳播。人民網、財經網、環球網等10余家主流網站上刊發。本地網絡大V也紛紛發表博文聲援和村果農。

□ 上圖為和村蘋果滯銷。(岳建文/攝)

□ 中圖為體育場東門,志愿者在幫助果農賣蘋果。

□ 下圖為海宮社區銷售點,志愿者在幫助果農賣蘋果。
關于蘋果滯銷的信息,最初來自于一名果農通過微博發出的求助信,記者第一時間趕赴當地采訪獲得第一手資料;消息通過微信微博發布后,用于聯系網購和村蘋果的微信群很快便被熱心網友們加滿;報社數字媒體中心的編輯及時通過微博和微信評論區,發布新開微信群的消息和二維碼,并回復各地網友提出的問題;愛心蘋果促銷的兩天時間里,數字媒體中心和晨刊記者部全員參與,大家通過QQ工作群及時溝通各銷售點的情況,調配貨源;值班編輯通過微博微信第一時間發布現場資訊,持續造勢,不斷激發市民購買愛心蘋果的熱情,并通過網友在線反饋監督各銷售點的售賣價格,確保整個活動的有序順利進行。關于和村百萬斤蘋果滯銷的新聞在淮北網微信公眾號上發出后,不少網友留言支招,比如“聯系幾家大企業發福利啊,或者搞個展銷會之類的,和村蘋果還是不錯的。”“直接賣效果慢,現在蘋果不能等。能不能找一些做果脯,蘋果片,果汁的企業想想辦法,先把蘋果做成易保存的形式,再來解決銷售的問題。”……
愛的信息在線上傳播,愛的行動在線下實施。從3月12日到13日,淮北日報社全媒體組織了兩天的促銷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和村果農僅在市區就賣出蘋果11 萬斤。“愛心蘋果”媒體大促銷活動不僅受到果農的歡迎,也受到廣大市民的好評。有讀者說,果農不易,媒體發力助銷,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更值得稱道。
報社全媒體與本地市民的互動,增加了公益活動的活躍度和影響力,調動了市民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媒體對用戶的黏性。 (作者是安徽省淮北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編 輯 陳國權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