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羅 坪
深度原創,仍是這個時代新聞人的共同追求
——一位調查記者的職業感悟
□ 文/羅 坪
·轉型大潮中的記者·
編者按今天,傳統媒體新聞工作者如何堅守,如何應對各方面壓力、淡定從容地直面轉型大潮,執著無悔地追求新聞理想?本刊陸續約請一些采編一線的媒體人談談心里話。本文作者說得精彩:“媒體變革浩浩蕩蕩,愿離開的人不回首嘲弄,堅守之人也不自詡悲壯”。
從2011年走出大學校園當上記者,我們這批80尾青年常調侃說,自己搭上了紙媒黃金年代的最后一班列車。
身為記者,從職業狀態上講,大多數時候我是個懷疑論者,尤其是做調查報道。這種不輕信的態度換種說辭,即遇事要有獨立判斷和考證精神。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傳播手段如何進步,我認為優秀新聞報道的格調從不改變:深度原創、注重邏輯,維護公共利益、富于社會建設性。
2008年,我正念大學二年級。有一天教中國新聞史課程的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頗有趣味的問題,你們已經學過《新聞學概論》,有誰知道“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這句名言是誰說的?它反應了新聞的什么屬性?記得,能準確回答上述兩個問題的同學人數寥寥,我屬于答不上來的那一類。
數年過去,回想大學的那課堂,關于民國報人邵飄萍這句名言的介紹,算是對新聞媒體和記者角色功能的普及教育。而老師下面這句話,至今激勵著從事媒體工作的我。他說,你們要記住,媒體代表著擁有話語權。新聞媒介是一項公共事業,除了傳播客觀事實,它還必須維護公共利益。
那么哪類新聞報道,算是在維護公共利益?我認為一定離不開以下幾類:維護公眾知情權、公眾表達權和生命財產安全,而且要把個體合法利益當作公共利益的起點。2016年8月至9月,我曾介入過一起涉及社會重大公共利益的財經報道——云聯惠網絡傳銷疑案調查。我是通過身邊朋友獲悉的相關線索。
提起傳銷,人們會自然聯想到控制人身自由的“老式傳銷”,而互聯網時代的網絡傳銷則表現得更為高明:通過虛假宣傳、培訓洗腦以及暴利誘惑,拉人加入并自愿去發展下線。它吸納公眾資金,在背后坐收漁利。其危害拆分來看,虛假宣傳侵害公眾知情權,吸納公眾存款資金鏈一旦斷裂,則危害社會穩定。2016年被查處的“e租寶”,即是一例。
廣東云聯惠公司是一家注冊資金10.1億元的電商平臺運營商,從2014年成立之日起,便對外宣稱是“財富永動機”“消費全返”。大多公司都有商業口號,營銷很正常,但像云聯惠這樣宣傳自己的甚為少見。自接到線索,我發現加盟云聯惠的一些家庭,內部成員有意見分歧致爭吵不斷。沒人能回答,這家公司到底安全不安全?是不是傳銷?
記者的使命,可以簡單總結為“核實調查”,即必須去收集信息然后甄別梳理,給公眾一個準確、權威的闡釋解讀。我以感興趣者的身份,臥底進入云聯惠公司總部,去聽他們的宣講課,了解其經營模式。很快,核心骨干身份造假的問題被取證到,幾位打著教授名義為其站臺的人,實則是公司內部的利益分享者,學者頭銜子虛烏有。
此外,云聯惠宣稱跟大企業如貴州茅臺集團、房企碧桂園的合作,也并不存在。除了明目張膽的虛假宣傳,更為可疑的是云聯惠的商業經營模式——分級營銷,積分返現。這套商業體系的解釋權,掌握在云聯惠自己手里。云聯惠設計了明確的上下線推薦會員的方式,號稱可全返買房、買車的宏大計劃,引起多個省份和銀監會的警惕。
連續一個月的調查,在反復接觸多個監管機構、分析云聯惠模式的風險后,我供職的《羊城晚報》推出了“云聯惠傳銷疑云調查”?!皶翰环蟼麂N的構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資”的官方結論,倒逼官方進行深入調查。至今,廣東云聯惠仍在接受調查中,所有虛假宣傳被勒令整改。公眾的投資行為,通過媒體的輿論監督報道,變得慎重而理性。
記者是時代的瞭望者,維護公眾知情權、財產安全、聲張正義,是媒體的職責。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高品質新聞提供給受眾的,始終是準確的甄別力、理性的預判力??梢哉f無論在哪個傳播平臺,只要生產新聞內容,維護公共利益就是新聞人最靚麗的名片和永遠的職業追求。邵飄萍之“鐵肩道義”,也就是媒體責任的文學化解讀。
任何行業都講究工種細分,傳媒業也如此。深度報道這些年深受器重,原因在于它追求品質和內容。我從事調查新聞的資歷尚淺,但有一點感悟就是,深度報道像剝洋蔥一樣講究證據與邏輯,講究縱深感,既不缺乏宏大視野也不缺乏小切口。《中國青年報》曾刊發的特稿《尋找林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或許有人會誤以為,深度報道都是批判報道,好像扒糞一類。沒錯,社會不良現象需要批判,但批判是手段而非目的,它的最終指向還有建設性。2016年上半年,我就做過一單小有心得的“建設性報道”。每年四五月份,是廣東湛江徐聞縣菠蘿的集中上市季。結果今年,接連爆出賤價滯銷的新聞。
很快,滯銷新聞引起廣東省政府和生鮮電商的注意。接下來各方力量介入幫助果農促銷,形式逆轉一片大好。結果沒想到又出現了一個“大逆轉”:一家注冊資金500萬元的生鮮電商”,因幫助果農促銷生意遭重挫,瀕臨關門。這家電商在下線關店前向客戶發了一個“致歉聲明”,大意是說:公益助農,結果果農太壞坐地起價、摻雜壞果,導致我們賣給客戶的果子壞掉,賠慘了——聲明一出,湛江果農成眾矢之的,批判小農經濟劣根性的言論層出不窮。最好的質疑是求證,于是我向部門報題把采訪方向鎖定在:自稱有情懷的電商其聲明是否屬實?它究竟是怎么關店的?采訪原則是不要偏信情懷,我的任務是調查原因,給出有說服力的邏輯和證據。隨即,我趕去湛江調查。
作為記者,我最關心的是果農的種植成本和盈利空間。摸查散市后,我聯系當地菠蘿協會,大果農為我提供了一份詳盡數據:種植成本,供求關系,外運市場等。那么菠蘿為何偏偏在2016年出現這么嚴重的滯銷?結果結論非常明確:徐聞菠蘿品種單一,集中上市。而2016年年初的寒潮低溫,嚴重影響了菠蘿果品。為驗證這個數據的精準性,我又聯系了徐聞幾位資深老果農,得出的結論相似。
在徐聞縣轉了幾天后,我把目光聚焦在當地的電商上。此時,電商對關店原因做出了正式回應:在物流環節,因對果品把控不嚴,導致寄送失控。通俗地講,就是收購菠蘿時,沒有專業、精良的分揀程序,而打包發貨時,沒有專業包裝,又未做冷鏈處理,果子在中途壞掉,大量退貨導致了高額的賠償。按照電商“差評”的運營規則,它被迫關店。

□ 2016年11月,本文作者(右一)采訪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深圳探索”。
就在采訪完徐聞菠蘿的種植、銷售出路,我準備返回廣州之際,報社后方直管領導對采訪提出了新意見。同屬粵西的茂名高州,荔枝正在上市。同樣是水果重要產地,兩地是否有比較性?這個想法瞬間“點化”了我,于是我轉場到了茂名。
廣東荔枝主要有五大產地:從化、增城、惠州、東莞、茂名。這之中粵西茂名最偏遠,為了耐儲運,這些年來茂名一直在開發荔枝的冷鏈儲運。生鮮水果中荔枝算是極品,常溫下一天變質、兩天變黑。要長距離運輸,首先就得分揀水果,區分出層次;然后從打包上花心思,讓果子不受擠壓;最后,加冰冷藏處理,用最快的物流急速送出。整個荔枝從摘果到寄達客戶手中,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一路飛奔。
公益助農的“笨鮮生”自己也承認這一點,在介入之前它并未想到物流環節和冷儲問題,結果遭遇果品失控,教訓慘重。從打情懷牌的電商關門,介入采訪菠蘿產銷問題,進而延伸到生鮮水果行業的發展,《同是佳果命不同,菠蘿要向荔枝學習什么》系列報道刊出后,得到了水果行當、粵西兩地高度贊揚。此外廣東省省長、副省長分別批示要重視冷鏈運輸,之后中宣部閱評也認為,該深度報道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這些年來,盡管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媒體發展迅猛,但人們對高品質新聞資訊的渴求一如既往。因此,深度原創新聞是這些年各大媒體相互競爭的標準之一,各自借此爭取讀者,擴大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
很多名牌欄目都是圍繞深度新聞進行選題操作。一個奇怪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現象是,很多輾轉門戶網站的調查記者這兩年也開始操刀深度報道,比如曾短暫出現的騰訊《探針》、網易《路標》等??梢姡瑹o論新老媒體,都需要深度原創新聞。
業界的新動作,同行的新選題,都給我們以激勵和鼓舞?!堆虺峭韴蟆穭摽?5周年,很早就組建了深度報道部門,從最早的特別報道組到現在的深度部,跨越十幾年。曾經每周一出版的《新聞周刊》是刊發深度報道的重要陣地。面對傳播途徑的變化,《羊城晚報》在停掉《新聞周刊》后將深度融進日常出版流程,保證一周有四天的“深度版”。
這種調整,是為了適應熱點新聞的刊發節奏。舉個簡單例子,2015年元旦前夜上海外灘發生踩踏事故,事故背后暴露出的是城市應急預案的處理能力?;ヂ摼W時代,當晚發生的事情半個小時就可傳遍全國。人們自然關心,方方面面都是新聞熱點。
和所有注重深度原創的媒體一樣,《羊城晚報》沒有缺席,第一時間派出記者前往上海。后方做聯動,并聯系廣州本地的事情做拓展延伸解讀。連續滾動播報,同行間的問題報道,為記者提供了新視角。業界良性競爭,可以錘煉記者的職業素養,實際上見賢思齊是任何職業從業者的應有追求。
類似案例,還發生在后來出現的2015年長江沉船事故、天津港爆炸事件中。《羊城晚報》均派出采編力量,做深度原創。業界同行中,那些反應迅速、報道精細、剖析到位的新聞,成為大家探討學習的范本。除了全國重大題材,廣東本省題材例如港珠澳大橋建設等重大策劃報道也會落在《羊城晚報》深度部記者肩上。
利用歷史資源,做強原創特色也是深度報道記者的職業追求。比如中國航天衛星發射,《羊城晚報》深度部副主任溫建敏長期關注此領域,十幾年沒落下一次重大發射。每次《羊城晚報》都會制作專版全程解讀跟蹤,同時注重新媒體傳播,嘗試做直播提升傳播力??傊谏疃仍瓌擃I域,新老媒體從未放棄過,而是在結合自己的特點不斷調整節奏以適應傳播新時代。
從業五年我感覺經歷尚淺,新聞行業給我最大的教育,就是一個理性的人必須學會甄別信息,擁有質疑思維和獨立判斷能力。不盲從,不迷失,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用一句前輩媒體人的話來說就是:“新聞,是活潑的人從事的嚴肅的事 業,是熾熱的人肩負冷靜的使命,是浪漫的人從事一錘一鑿的艱辛勞動?!钡福夷芾^續樂在其中。也愿,仍在這個領域奮進的人,寫出更多高品質新聞作品。(作者是《羊城晚報》深度部記者)
編 輯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