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2016年會的觀點和討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本刊記者
創新改革、融合發展:民族報業何以守好陣地、辦出影響
——來自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2016年會的觀點和討論
□ 文/本刊記者
編者按2016年11月11日,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2016年會暨第28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報紙新聞論文評選會在黔西南興義召開,來自全國各少數民族地區的20余家報紙負責人與會交流討論。本刊長期關注我國民族地區新聞事業發展,特集納這次會議上的部分發言,希望民族新聞事業能夠得到大家的共同關注和支持。

戴時昌,黔西南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安國賢,延邊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


龍捷,湖南湘西州團結報社副社長、副總編輯。

蘭年爾軌,涼山日報社黨委書記。

潘朝陽,廣西民族報社社長。

羅成蕃,鄂爾多斯日報社副社長。
黔西南州委宣傳部副部長,黔西南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戴時昌剛剛參加完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暨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頒獎會從北京趕回。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大會上親切會見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獲獎者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戴時昌近距離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深深地感受到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視:講話把黨中央和新聞界的心靈距離拉得更近,讓新聞工作者心里暖暖的。總書記的講話時間不長,但內容豐富,句句都有分量,都是沉甸甸的囑托。戴時昌說,這次年會是一次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會議,是讓我們牢記囑托,繼續前進,把民族新聞事業推向新高度而抱團發展、共同進步的一個會議。《黔西南日報》有32年的辦報經驗,我們努力在辦好百姓報上下功夫,在“深度”和“溫度”上用力,撲下身子、深入基層,報紙質量越來越高,在今年的貴州省報刊社社長年度工作會議上,《黔西南日報》由二級報紙升為一級報紙,位列貴州地市黨報四強。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形成大媒體、全媒體的時代,我們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力推動“2+N”媒體融合平臺建設,到目前已經形成了“兩報、兩微、兩端、三網、三信、一刊”的媒體矩陣。
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副會長,延邊日報社黨組書記、社長安國賢說,民族地區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民族地區發展進步,也事關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一直為各民族報業同行、各民族地區黨報發展、進步、溝通搭建有效平臺。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參加中國記協九屆理事會一次會議暨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頒獎會全體與會代表時,我也在現場。總書記鼓勵廣大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新聞志向,提高業務水平,勇于改進創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于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一句話,就是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俞昌振,吉林朝鮮文報社副總編輯。

溫義遙,烏海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袁國中,六盤水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

吳會武,黔東南日報社總編輯。

劉靖林,畢節日報社副總編輯。

李榮江,黔南日報社副社長。

許新曉,黔西南日報社總編輯。
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顧問、黔西南州政協原副主席、黔西南日報社原社長胡宗裕今年已經85歲了,此次年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專門邀請他參加。胡宗裕說,少數民族地區的報業,第一次開會還是20世紀80年代。每年有兩次活動,30多年來一直堅持,再困難也沒有斷過。民族報業分會的成立讓少數民族地區報社同仁集中在一起,就是要相互交流、學習、促進。
中國報業協會少數民族地區報業分會秘書長,湖南湘西州團結報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龍捷說,湘西在沈從文的書里,在黃永玉的畫里,在宋祖英的歌里。對報紙來說,湘西在《團結報》里。《團結報》1952年創刊以來,一直堅持出版發行,從來沒有間斷。報社在職員工120人,對開4版,是湖南省十佳報紙。報社成立了4個公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新媒體有限公司、出版印刷有限公司、旅游公司,4個公司實行集團化運作。2017年起,《團結報》準備擴版,從4版擴到8版。如今我們最大的困惑是,怎么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更好地融合起來,希望能夠通過交流,得到更好的方法和經驗。
涼山日報社黨委書記蘭年爾軌認為,從目前發展來看,傳統媒體面臨空前的困難。怎樣在夾縫當中求生存求突破,打造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涼山日報社結合實際,創建了涼山日報彝文版和彝語手機報,希望通過不斷深化彝文、彝語宣傳,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宣傳陣地建設。要結合新媒體發展找到發展結合點,加大直播力度,發展電商和物流等產業,適應社會新需求。
廣西民族報社社長潘朝陽介紹,《廣西民族報》的壯文版1957年7月1日創刊,是全國唯一的一份壯文報,創刊初期發行量就達到8萬多份。壯文報充分享受到民族政策的特殊照顧和待遇,是廣西唯一一家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目前,國家對媒體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我們要各司其職,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近些年,我們報社也作了一些努力,把壯文報辦成了壯族群眾學習的重要媒介,把我們的網站辦成全國唯一一個能用壯文看新聞的網站,報社在民族新聞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有關部門和讀者肯定。
鄂爾多斯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羅成蕃介紹了鄂爾多斯日報社在報網融合方面的做法和體會。鄂爾多斯日報社辦有三張報紙,分別為鄂爾多斯日報蒙文版、漢文版和鄂爾多斯晚報;建有兩個網站,分別是新聞網、蒙古語新聞網;成立了四個公司,分別為廣告公司、發行公司、旅游公司、印務公司。其中發行公司與物流企業通力合作,積極開發物流和電商產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吉林朝鮮文報社副總編輯俞昌振說,民族地區報紙也可以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2010年吉林朝鮮文報社就實現了報網融合。2012年經過當時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許可,報社在韓國首爾成立了一個支社,以韓語在當地發行,基本實現了本地化。支社成立至今快五年了,發行渠道、人員配置等方面已逐步走上正軌。接下來,我們要在怎么講中國故事、講什么故事等方面努力,主要是研究宣傳內容的問題。我們想通過這個平臺,宣傳中央精神、宣傳吉林省的“一帶一路”建設、推介吉林省的旅游資源,組織中韓企業交流、洽談與合作。
烏海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溫義遙
說,民族地區報紙要走出去取長補短,一定不能閉門造車。我之前參加過一次會議,會場上很多人都在議論“紙質媒體的末日到了”,對于我這個剛剛入行的人來講,壓力特別大,聽到這些話之后有一段時間一直灰心喪氣。通過參加各種研討,特別是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新聞輿論工作發表的講話之后,我感覺吃了定心丸,我們各位同仁心里應該更有底氣,更有主見了。盡管現在的新媒體發展態勢很迅猛,但我們作為黨的主流媒體,一定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
六盤水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六盤水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袁國中認為,民族地區的報紙要靠改革創新促發展。《六盤水日報》的特點就是改革,一是實現了宣傳和經營分開。《六盤水日報》、六盤水電視臺實現了跨行業、跨領域的資源整合,成立了傳媒集團。2015年,集團效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16年上半年也保持了百分之七到八的增長。二是與畢節日報社聯合主辦的非時政類報紙《烏蒙新報》,五年來影響力越來越大。
黔東南日報社總編輯吳會武認為,要通過廣泛開展新聞社會活動提升報紙影響力。黔東南日報社近兩年通過開展新聞社會活動,聯合各兄弟報社共同參與,從而擴大了地方的對外宣傳,樹立了良好對外形象,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形成巨大壓力的情況下,提升了地方報紙自身的影響力,提高了對外的傳播力。特別是承辦今年6月份舉辦的全國地市報年會,外宣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參加的報社近九十家,刊發的專版、整版就有五十多個。吳會武認為,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形成巨大壓力的時代,傳統媒體還是要抱團。順勢而為、借勢發力,借助大家的力量、平臺與優勢,抱團提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形成互利共贏。
畢節日報社副總編輯劉靖林認為,要強化特色辦報。《畢節日報》的主要特色是專門針對學校辦了教育周刊,結合學校的需要辦刊,反響良好。黔南日報社副社長李榮江認為,作為民族地區報紙,當前的重點是虛心學習媒體融合經驗,在更高層面上實現融合發展。
黔西南日報社總編輯、黨委副書記許新曉總結了大家的經驗:一是創新改革是民族報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各家媒體的經驗介紹和創新思路都證明,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走得更遠;二是融合發展是民族報業發展的推動力量,因為各種因素限制,民族報業比其他媒體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更多,在媒體融合發展方面,很多報社探索成功的經驗,提供了啟示和借鑒;三是合作共贏是民族報業發展的重要路徑。舉辦少數民族報業年會,就是要讓我們這支隊伍在一起互相分享交流辦報的經驗,這也是年會的主題,以后還需要加強抱團發展。很多民族報紙就在“一帶一路”的線路上,建議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希望能在國家大戰略的前提下組織一些聯合采訪活動,這樣既鍛煉隊伍又出作品,還能促進交流。
編 輯 張 壘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