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美
【摘 要】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之一,基于此,筆者認為,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評價主體多元化;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評價標準多維化;強化學生發展過程,評價過程動態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評價方法多樣化;強化學生作業改革,評價手段互評化,是語文教學中有效評價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有效;評價;探微
在語文教學中,能科學、合理的實施有效評價,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又能拉近師生關系,增進師生間的感情。還可以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它也是檢驗和改進教師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中采用的有利手段。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有效評價呢?結合自身認識體會和工作實際,談幾點粗淺做法,敬請專家賜教。
一、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評價主體多元化
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教學中的評價并不是教師的專利,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也要把評價權下放,提倡學生自己給自己,以及同學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參與評價,即讓被評價者從被動接受評價逐步轉向主參與評價,使學生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加強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既可以提高被評價者的主體地位,將評價變成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同時,在相互溝通協商中增進雙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積極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關系。這將有助于被評價者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促進其不怕改進,并獲得發展。教師日復一日的“你真棒!”、“你真行!”顯然不如其他同學發自內心的“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更能引發學生的自豪感。學生自主參與的自評與教師的評價有機結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實現主體價值。還可以讓家長參加評價,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各種積極因素,形成“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合力,使學生在校內校外,都能表里如一,從而健康的成長。
二、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評價標準多維化
當代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強調每一個人都會以豐富的方式表現其特有的天賦。遵循這一理論,我們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就要對每一位學生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倡用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學生,提倡多角度、多層次地評價同一位學生,努力從多角度來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優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從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多維評價改變了傳統的完全按一個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的做法,是一種評價方法的發展和創新,“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關懷,讓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聰明的人、有前途的人,多維評價體現出“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發展理念。
三、強化學生發展過程,評價過程動態化
美國的愛倫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這就是說,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成功的前奏,有了興趣,“被動”會變為“主動”,因此,我們在平時注意觀察學生是否喜歡語文學科,是否愿意上語文課,課外是否愛好讀書。不要“只看結果”。語文本身就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生命靈動是學生獲得成長的“感性表現”,是無法用分數來量化和考核的,是需要觀察動態過程并對之進行評價的。
傳統的獎懲性教育評價是一種終結性評價,只注重評價結果,不注重評價過程。它忽視了對學生發展過程的考查。發展性評價更關注的是全程性的動態化評價,這樣的評價,不僅僅增強了學生想讀、愛讀、讀好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今后獨立閱讀、分析文章和品賞詞句的能力。它一環緊扣一環,一步更進一步,貫穿了整個學習過程,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評價方法多樣化
在課堂教學中,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評價學生的方式及手段,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言評價是隨時隨地、簡單易行的評價方式。教師要善于使用多種語言以鼓勵。而當學生回答不完全正確時,我不是光挑不正確的部分評價,而要首先予以鼓勵。如果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我也盡可能找出積極因素。“敢于積極發表意見,勇敢大方。但考慮問題的思路錯了,要加油!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有些學生,平時極少發言,偶爾舉手發言,又可能出錯,我的評價更要著重鼓勵主動發言的行為,而不要在發言質量上有太高的要求。
書面評價也是教育教學中評價的一種方式。它以書面形式的正規性更能引起學生對它的關注與期盼,因而它以評價的深刻性,效果的長期性的特點而日益成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手段。作業本中的一個翹起的“大拇指”,一個“紅蘋果”,一顆鮮紅的“五角星”,一個簡單的“優秀、真棒、進步”,都是讓學生激勵好長時間,更不要說一句句充滿鼓勵性語言的評價了。這樣一來,我相信我和學生的距離更近了,學生的作業會有所提高的。
神態評價是最有魅力的評價。教師需要適當地運用體態語言。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鼓勵的微笑,拍一拍學生的肩膀,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極其專心地聽,都不僅僅傳達了一份關愛,還表達了一種尊重、信任和激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更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于隨意的口頭表揚。
五、強化學生作業改革,評價手段互評化
在作業評價改革中,必須將學生的自主評價放在評價的重要位置。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時候,怎樣同時讓學生正常地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在批改語文作業時,我分別采用同桌互評,小組評議的方式,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有些作業題,讓學生采用同桌批改、小組互相批改的方式,鍛煉學生檢查錯誤的能力,一些學生自己作業本出現的錯誤檢查不出來,但是對待他人的作業他們卻不會放掉一點“蛛絲馬跡”,在此過程中,學生互相“查漏補缺”,做到“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就這樣,學生的優點在互評中不斷得到了肯定。慢慢地學生之間不僅學會了互相發現優點,還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對方,去贊揚鼓勵對方,而且自身在學習過程中也受到鼓舞,進一步增加了學習的欲望,對學習充滿樂趣。
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只有師生相互理解、相互接納,才能達到心意相通,而有效評價是實現這些的重要助推力,它可以讓學生在知識、精神方面獲得雙贏。